极富传奇色彩的赫赫名迹王原祁《仿黄大痴山水》

清 王原祁 仿黄大痴山水 立轴纸本 成交价2013万元【作品鉴赏】王原祁(1642-1715)是清初“四王”之一,开创“娄东画派”,一统清代山水画坛百余年,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王原祁绘画得益于乃祖王时敏(1592-1680)亲授并汲养于明末董其昌绘画,广泛吸收南宗大师画艺,尤醉心黄公望,并以此探索自己的绘画之途。他说:“余弱冠时得先大父指授,方明董巨正宗法派,于子久为专师,今五十年矣”,“所学者大痴也,所传者大痴也”。他于黄公望山水画极见功力,一生留下很多仿黄、拟黄、摹黄之作,在《麓台题画稿》五十三则中,仿黄公望的多达二十五则。所以,他在朋友眼里绝对是个摹拟黄公望的高手,正如孙岳颁(1639-1708)题王原祁康熙癸酉清和所作《仿大痴富春山图》诗云:“富春山绘黄公望,生面重开王麓台。应是长歌歌不尽,画中诗见右丞才。”乃祖王时敏在王原祁尚未大成时即断言:“元季四家,当推子久。得其神者,惟董宗伯。得其形者,余不敢让。若形神俱得,吾孙其庶手!”王原祁对黄公望佩服得五体投地:“大痴笔法疏秀,而峰峦浑全得董巨妙用,为四家第一无疑”。正是在娴熟黄公望的基础上,王原祁优游于宋元诸大家之间,努力冲破对元代样式的摹仿,主张“作画但须顾气势、轮廓,不必求好景”,将画面结构安排脱离山水之真实景物,将古代大家之树石、丘壑当作图形符号,按传统画面空间的“开合”法自由进行组合,而将作画之全副心思放在笔墨美感之效果上,使丘壑笔墨愈发苍辣浑脱而淋漓痛快,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风格。从一系列成熟期作品来分析,王原祁从黄公望处得到苍莽荒率的意趣,再从王蒙处得到浑沦磅礴的整体气象,再从吴镇、高克恭处泽以浑厚苍润的气色,最终形成所谓“沉雄骀宕,元气淋漓”的风格。《仿黄大痴山水》属于摹仿黄公望风格的作品,作于稀贵的宣德笺纸上,画重山叠岭,山峦浑厚,草木华滋,山势多蜿蜒之态,布景浑然天成,并无淤塞挤迫之感,具有深醇融和、苍浑厚重的笔墨意象。画幅右上款曰:“余应制作画,而曹务又复繁重,退食之余,乃从事笔墨。此图练笔偶成,略仿痴翁大意,不求甚肖也。王原祁并识。”钤印:朱文方印“麓台”、白文方印“原祁之印”。可见,这是一件政余的墨戏自娱之作。这里,王原祁以干笔淡墨勾出山峰的转折大轮廓,再以各种浓度不同的墨色,从淡到浓,从枯到润,从润到焦,从疏到密,层层入深,反复多次皴擦积染,交互变换,尽变化之能事,使那些大小不等的块面,层层交迭,产生一种厚重、毛茸茸的质感,正体现了其所谓“熟不甜,生不涩,淡而厚,实而清,书卷之气盎然楮墨之外”的美学主张,当然,他绝非对黄公望风格的临写或再现,而是对黄公望原作树石屋宇等所有的造型方法融会贯通而变成自家的造型手段,并按自己的构图程序予以组合。不仅如此,他在黄公望风格中掺入了王蒙的笔法,多岩石的山体更加独立,而干笔皴擦使其原有比较湿润的长线条披麻皴显得更为滋润而具一定的苍莽之感。而且,王原祁十分注重山石的结构意识,山峰是由近乎方形的岩石集合而成,山峰、白云、流水、天空构成了三个大的斜欹着的三角形平面,黑白交错,岩石上面繁茂的草木使得岩石与岩石之关系显得错落有致,相互独立而相互支持,从而产生动势之感。这种塑造、设计岩石的方式,明显有异于传统。王原祁以笔墨总摄全局,云烟漫漶,黑中求白,实里求虚,渐淡、渐简、渐小,层次井然而不失动势,其着重点显然是在如何累石成山而不流于细碎。按题款所谓“曹务”判断,《仿黄大痴山水》应是晚年之作。康熙五十一年(1712)四月,王原祁升户部左侍郎,时同官皆陆续奉差,以一身综理部务,时常主持一些水利运输工程,甚得民心。广州某人所藏王原祁康熙甲午(1714)初夏为朱星海所作《拟大痴笔山水图》(轴,绢本,墨笔,98*53cm)即有云:“星海朱子久趋绛帐颂述时雨春风,津津不置,其初至京即索拙笔为赠,于今已三年矣,漕务孔繁,时多作辍,兹奉檄将归,促迫始成,仿大痴法而不复设色者,以神君至洁、至真、亦惟后素为称耳。”于此看来,《仿黄大痴山水》应作于1712-1714年之间,而绘画风格也完全再现出王原祁晚年笔松墨散的总体倾向。在完成后的三百多年间,《仿黄大痴山水》一直辗转于江南收藏家之手。乾隆、嘉庆年间,《仿黄大痴山水》始归江苏吴县鉴藏家刘恕(1759-1816)收藏,他在画幅右下角钤有朱文长方印“花步刘氏家藏”。刘恕,字行之,号蓉峰、寒碧主人、花步散人,官至广西右江道,为清代苏州留园主人。其家世殷实,精书画鉴赏,一生收藏无数,南京博物院藏有其小像图以及王学浩(1754-1832)等为其所作《寒碧图册》,连同时人题识,洋洋数十开,堪称珍贵历史文献。刘恕之后,《仿黄大痴山水》又为江苏常熟邹珍所有。邹珍,字荻芗,其父邹沛霖是邑痒生,布政司经历加二级,阶奉直大夫,旌表孝义,与李兆洛(1769-1841)、林则徐(1785-1850)等高官名流交契。其为邹沛霖次子,其兄邹珏生于嘉庆元年(1796),同治八年(1869)去世。由此推断,邹珍当生于嘉庆元年之后,光绪二年(1876)仍在。吴建华的研究论文介绍,光绪二年,邹珍自置仓房一所于履福堂之西。与众多地方士绅,邹珍也喜欢舞文弄墨,收藏名人字画,购藏《仿黄大痴山水》之后,他钤下朱文扁方印“南沙邹氏荻芗收藏”,以示珍视。邹珍之后,《仿黄大痴山水》则江苏吴县收藏家曹曾涵收藏,有其朱文长方印“恂卿心赏”为证。曹曾涵,字恂卿,别字蘅史,号石仓旧主,曾任清代《寓言报》主笔,与蒲华(1839-1911)、王震(1867-1938)同为上海书画研究会会董,纂有《万国通史续编》、《龙井访茶记》等。民国年间,《仿黄大痴山水》归藏蒋汝藻(1877-1954)之密韵楼,吴湖帆(1894-1968)题签:“麓台司农仿大痴山水。密韵楼藏,吴湖帆题。”钤印:朱文方印“吴迈”。蒋汝藻,字符采,光绪癸卯(1903)举人,官学部总务司郎中,后曾参加辛亥革命,任浙江军政府盐政局局长,去官后在京城开设来运公司,经营古玩、字画、古籍。蒋家是吴兴南浔望族、藏书世家。蒋汝藻承家学,能鉴别古籍真伪,更广为搜集,在南浔老宅辟传书堂收藏古籍善本,因收得宋刊孤本周密《草窗韵语》一书,遂名藏书楼曰“密韵楼”,藏宋本83种、元本102种、明本863种,编有《传书堂书目》,着《说文解字校勘记》、《求是斋杂着》等。其子蒋祖怡(1902-1963),字谷孙,少受家学熏陶,风流倜傥,精于书画、古籍、碑帖鉴定,长期在京沪从事书画古玩生意,与庞元济(1864-1949)、吴湖帆、陈巨来(1904-1984)等人交谊颇深。吴湖帆在《丑簃日记》中多有记载与蒋祖怡的古书画鉴藏交游的活动,而陈巨来《安持人物琐记》专有“记蒋密韵后人”一节记载蒋祖怡、吴湖帆等人鉴藏书画事例,文字生动,令人唏嘘不已。迹象表明,吴湖帆题签时,《仿黄大痴山水》当为蒋祖怡所藏。有清一代,王原祁画名大噪,从学者遍及朝野,作品深受收藏家青睐。从刘恕、邹珍、曹曾涵,至蒋汝藻、蒋祖怡父子,《仿黄大痴山水》几易其手,流传有序,的确是一件赫赫名迹,理应呵护。值得一提的是,1945年,《仿黄大痴山水》收录于由龙文书局出版的《中国名画集》第七册,更显珍贵。笔者著有《王原祁》一书,新近由江西美术出版社出版,因《仿黄大痴山水》发现稍晚,否则可收录图版,以飨读者,未免遗憾。但幸运的是,笔者在第一时间得以鉴赏此作,足以欣慰,今特撰小文,与同好分享心得。(南京博物院艺术研究所副所长 万新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