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的误区,老师您踩过吗?
许多教师深知,要想让自己在课堂上讲得轻松自如,必须在备课环节下足功夫。可实际情况是,有的教师备课的功夫下“足”了,课却上得不够轻松自如,甚至被尴尬地“挂”在讲台上。探究其原因,应该是备课走入了相应的误区。
一、备课备教辅
许多教师备课时,习惯于在桌子上摆满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如《点拨》《教材全解》《奇迹课堂》《教案》等等,并在各种教辅资料上勾画圈点,标注疑难。有时简略地浏览一下教参, 对于同一问题与教参答案不一致有分歧的,则不假思索地定论以教参答案为准。几乎不研读教参中的“有关资料”,很少思考教参中的“教法建议”等内容。
长期这样,一直被教辅资料牵引着备课,导致不少教师几乎少有独自仔细钻研教材、揣摩教材的编写意图、探究教材习题的设计目的、思考所面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备课,我以为, 应该在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详备教材,明白教学重点、难点后备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结合教学经验备精当教学问题,否则,就有舍本逐末之嫌。
二、备课抄答案
不少教师课本上密密麻麻地写着各种“答案”,如重要句子的含义、文章结构的划分、段落大意的概括、人物性格的特点、课后作业的答案等等。可一旦走上讲台,面对学生形形色色的看法,或学生不相上下、激烈的争议,或学生对某些“答案”提出异议,或学生对教材内容本身提出质疑时,教师就不能从容应对或果断裁决了。
诚然,密密麻麻地写着的“答案”都是从教参或各种各样的教辅资料上“抄袭”过来的,但有的教师并未深思和领会这些“答案”的来龙去脉,并未比较这些不尽相同的“答案”的优劣,并未弄清“答案”与教材相关内容的因果关联、推论关系,并未把教材读懂并且读出自己个性化的合乎情理的理解。笔者认为,教师备课时不应该把这些“答案”的要点死记在教本上,而应该装在教师的脑子里,“存活”在教师的讲解中,适时引导学生明白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备课缺思路
面对一篇课文,不少教师心中没有整体教学构想,虽然读了教材,看了教辅,也参考了教参, 但大都只是在对那篇课文各个教学内容的“点”的积累,缺乏“一线串珠”的整体感知与把握,缺乏备课的重难点取向,没有或基本没有成型的教学思路,课堂教学中捉襟见肘的尴尬景象就不可避免。所以,备课、上课“两层皮”的现象就十分突出。于是,教辅资料上有哪些内容,课堂上就讲哪些内容;资料上的内容讲得差不多了,这篇课文的授课内容就完成了。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小池”,那么,备课就是源头活水。备课要想得宽,思得深,备得细, 才能应付课堂上的各种“意外”,才能使课堂结构紧凑,使学生的思维、能力、知识、情感都得到全方位的培育。诚然,不必把备课的所有内容都讲给学生听, 那样会让学生听得累, 自己也讲得累。备教学思路还要备出教师解决重难点的措施与手段。
举个例子
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备课为例, 教师可以先确定教学的主要思路:①这首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题。②如何帮助学生理解这个主题。③学生朗读诗歌。④学生整体感知诗歌大意。⑤学生结合直接间接经验感知诗歌主题。教学思路确定了,就决定了备课思路。
笔者认为,教学思路决定备课思路。教学思路明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备课材料选取的精当与否, 备课重难点的取向准确与否。无论是有经验的教师,还是年轻后生,备课都一定要备好教学思路。对于重难点内容,最好多备一两个教学思路,授课时才有回旋与发挥的余地。有位教师说得好:“备课要粗细结合,粗在老师如何教,细想学生怎样学。粗备方法,细备情趣;粗在预设,细在生成。”教师既备教辅教参, 又备教材和教学思路, 才算是备课备对了方向, 下足了功夫。
来源 | 教研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