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都没耐心读长文了,通识教育还能搞吗? 2024-08-04 13:22:47 昨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维舟 ,作者维舟 维舟维舟的观点、评论与文学 一直都有人问我:“你有没有想过用短视频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比文字更生动、更有利于传播开来,最终能让有价值的知识点让更多人看到。”其实我从不排斥新形式,只是以往我没有时间精力去做,但前一阵,“硬核读书会”把我那篇《南京:一座不断重生的城市》视频化了,6分半钟,在B站上播放两周下来,反响比我预期的好。有人直接跟我说:“相比起你的文章,我觉这更能让我看下去。”像他这么想的,可能不在少数。在此之前,我也尝试过网络直播课,但内容视频化还是头一回,这也让我意识到,无论是人文历史还是社会科学,新形式可能是通识教育一个有效的载体——在一个越来越多人不爱读长文的时代,它可以有效地降低通识教育的门槛,引发更多年轻人的兴趣。1为什么需要通识教育?如今,很多人都抱怨年轻人“不爱看书”了,而知识领域的细分、功利主义的取向,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又使得连大学都变得像是“职业教育”。这样,不仅人文思想无处容身,甚至连具备“常识”都变得稀缺了,至于综合性人才更是难觅。这些看法,说实话也都不无道理,但这种“每况愈下”的悲叹往往忽视了一个事实:现在的这种状况与其说是倒退,不如说是社会进步之后才出现的新现象,也正因此才更需要通识教育。此时,抱着原有的态度是无法解决新问题的,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回应全新的社会变动。1929年出任芝加哥大学校长时的哈钦斯,1929-1950年的该校被称为“哈钦斯的大学”实际上,通识教育最初就是由此诞生的。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通识教育”的精神基底虽然源于中世纪的“博雅”(liberal arts),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体制,则源于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1936年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提出的主张:大学应当为不同系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提供共同的精神文化基础,以扭转专业分工所造成的裂痕,由此展望和期盼一个共同的未来。虽然现在这一主张已得到广泛接受,但在当时却遭到芝加哥大学大多数教授的强烈反对,因为他们以往的教育几乎都是基于专业分工的,当时备受推崇的德国模式就强调职业化的研究精神。哈钦斯则坚持认为,专业教育实际上是一种把人作为工具和手段的教育方式,尤其突出专业与市场的关系,为就业而教育,但真正的大学应该培养的是“全人”(whole man)。简言之,通识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培养、拓展个性,而不仅仅是为某一专门的职业或技能铺路。“通识教育”不仅包含人文历史,也包括科学、实验等基础知识不难看出,这和近二三十年来国内教育的问题几乎如出一辙:正因为各学科不断专业化取得了极大的进展,才使得全社会更感到有必要提倡一种不涉及职业实用性、专业功利性的自由探索精神。现在各学科的研究领域太细太专、太过实际,视野狭小,以至于许多人对本专业之外一无所知,而通识教育恰恰可以矫正这一弊端,因为它从本质上来说正是反职业化的。实际上,许多国人所理解的“通识教育”,并不尽然是指一种在“博雅”基础上塑造“通才”的教育模式,倒不如说更接近于以前《十万个为什么》那样的科普,是不同领域的名师学者向社会公众普及自己专业知识的努力。科普UP主芳斯塔芙开始没想到自己的古生物科普视频能出圈,她的走红作品《奇虾:初代霸主的故事》,在介绍奇虾演化史的同时,赋予了它们人格、情绪和剧情,让以为自己对生物学没有任何兴趣的观众代入了进去。连距离人们功利化目的最远的古生物学都能走红,就是因为芳斯塔芙的视频在功能上满足了这一大众心态:一方面响应了“学习社会”的潜在需求,另一面也是因为人们确实感受到了专业细分所带来的常识匮乏。现在棘手的一点是:国内并不是没有意识到这方面的问题(有时都到了痛心疾首的地步),也不缺市场需求(知识付费的火爆就是明证),问题是用什么方式讲,才能更深入人心——我已经遇到无数人问起我,他们想让自己或孩子了解一些人文社科方面的相关知识,但却没有好的选择,甚至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找。由于我们当下的现实,许多人在大学期间就没能接受系统的通识教育,又或意识到其重要性的时候,却已经错过了学校受教育阶段,更何况,现在即便是一些基础性的人文知识,其实也随着这些年学术研究的进展在不断更新迭代——有时当你真的静下心来看书时,却不知道书本里的知识可能已经过时了。在这种情况下,也就难怪近年来“百家讲坛”等电视国学、TED网络公开课广为流行了。不过,这些形式共同的问题是其内容的形式还是不够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在这方面,倒是以往不为人注意的B站名师、科普UP主从内容上做了优化,符合年轻人的口味,才引发了他们的兴趣,而好奇心正是通识教育普及的基础。如果新的形式能拓展受众面,那又何必拘泥于传统讲授模式呢?至少,它可以为那些想求知但又苦于不得其门而入的人提供更多一个选择。2水泥地上可种花毫无疑问,在当下这个环境中,推动通识教育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林怀民曾说过,在他那个年代,把现代舞带到一个没有土壤和养分的社会,就像是“在水泥地上种花”。多年后,作家林奕华借用这句话说,在一个现代商业社会里推进通识教育,也差不多是类似的境况,因为在人们算计无比的人生观中,很难理解为什么要花费时间去做这样一件非功利性的事。然而,林怀民最终还是成功地“在水泥地上”种出花了,这意味着看似不可改变的社会心态,其实并非铁板一块,关键是如何去做。我发现,许多学界的知识分子都有点排斥新媒体形式,仿佛那是年轻人才玩的嘈杂事物,但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是:如今的年轻人都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对他们来说,一对多“你说我听”至少已经不是唯一的教学模式了,互动的交流更能契合他们的要求,形式和渠道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戴锦华先生在B站的视频合集片头和很多人一样,我最早意识到这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社会现象,是因为罗翔的出圈,后来又意外地发现戴锦华的视频被搬到了B站,她不仅没有在意,反而欣然正式入驻。前些天,她在抖音也开了“开学公开课”。严肃学者和平时看“鬼畜”的年轻人在课堂之外的平台上相遇了,而她的广受欢迎也证明,年轻人其实相当渴求知识,也尊重这些前辈学者的。当“讲台”变成“平台”,很多变化也随之而来。这些名师在网上并不只是对台下几十个学生讲课,而是面对无数公众,因而势必就得把所有人都当成零基础的小白(所谓“把每个学生都当傻子教”),更需要讲得深入浅出,甚至帮助“差生”成功上岸。像赵峥教授讲的天体物理、广义相对论,连我这样的文科生都能听懂。对象变了,讲述方式和互动模式也就自然而然变了:为了引发大众兴趣,老师们经常是从现实话题切入;课本里的问题不再有标准答案,蔡丹君等老师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评论区往往涌现大量非该专业的学生留言,这是真正基于兴趣的主动学习,因为和学校的课堂不同,网络公开课不可能用点名等方式强制你学习。另一个常被人忽视的好处是:国内学生普遍在课堂上不太积极举手发言,但弹幕却没有任何心理压力,因而往往讨论踊跃热烈得多。汪品先院士,很可爱,他说自己为此“非常开心”让我印象颇深的是: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汪品先院士,虽然现年已85岁高龄,但也相当与时俱进,讲解“深海生物为何没被压扁”、“南海的演化总共分几步”这样的科普话题,这连我家上小学的两个孩子都听得津津有味。如果不是这样一个平台,普通人恐怕也难以接触到这些名师学者,而他们所讲往往还并不只是专业知识——汪院士自述“我60岁以后才出成果”就很励志。我知道,仍有不少老师、学者警惕、反感年轻人用网络公开课替代了严肃阅读。不过,公平地说,真正爱看书的人还是会看书的,网络视频所吸引的那些受众,如果不看视频,恐怕大概率也是不会读书的。对这些年轻人来说,视频的功用未必是替代阅读(事实上也替代不了),但可以成为通往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一个很好的跳板。一百年前,梁启超就曾借用报纸这一当时新兴的媒介形式,以明白晓畅的语言推进了一系列新理念深入人心,其影响之深远,大大超过一般的书斋学者,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个年代的报纸也是“新媒体”,和现在的网络视频并无本质差别。与其抱怨现在的年轻人不爱读书、不能接受传统的教学模式,还不如勇于拥抱变化,此时我们可能会发现,“水泥地上”其实是可以种出花的,以前之所以没有种出来,不是因为那是“水泥地”,而可能是我们种花的方法不对。 赞 (0) 相关推荐 讲好皇姑历史文化故事视频展播(五)沈飞航空博览园 沈飞航空博览园是集科技.教育.旅游于一体,系统介绍我国歼击机发展历程和航空科普知识的大型专业性展馆,占地2.5万平方米,外展区设有休闲广场及歼击机真机展示区,主展馆4600多平方米,共分为序馆.蓝天梦 ...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抖来涨知识 #老年痴呆 #健康科普 @抖音短视频 如何预防老年痴呆?#抖来涨知识 #老年痴呆 #健康科普 @抖音短视频 专家健康科普短视频:高血压防控知识 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与中国科协科普部组织制作专家健康科普短视频系列,旨在普及科学.权威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 高血压防控知识专家分别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 在B站,1亿年轻人成为同班同学 作者:起司黄 来源:网易数读(ID:datablog163) 有句话说得好,也许在 B 站,你能看到年轻人的复杂. 年轻人一边刷着鬼灭之刃.天官赐福:一边又看着风犬落泪,为说唱呐喊. 转头在鬼畜区看& ... 百大UP主第三年,知识区抢滩B站 ©深响原创 · 作者|吕玥 30日晚,又一批在2020年快速成长.爆红出圈的UP主们站上了年度百大颁奖舞台,接过了金色小电视人的奖杯. 这是B站举办百大UP主颁奖礼的第三年.与两年前"UP主 ... 一节物理公开课 (1513) 一节物理公开课 这是一节让我耳目一新的物理课. 新之一很好玩 这是一节充满兴趣的课堂. 一上来,老师先安排了两个学生自己动手的比一比抽纸实验.从粉笔到茶杯,从学生自由玩,到老师在讲桌上领 ... 提升自己的100种方式,为自己收藏! 最近听闻身边的朋友,利用空余时间报了不少班,美其名曰"成为更好的自己".范叔听了也挺心动,总觉得不该虚度人生,确实应该学点技能来提升自己,然而该提升哪方面.怎么提升,却是令我最烦恼 ... #健康科普 @抖音短视频 #健康养生小知识 #健康科普 @抖音短视频 #健康养生小知识 男性如何抗衰老呢?#抖来涨知识 #抗衰老 #科普知识 @抖音短视频 男性如何抗衰老呢?#抖来涨知识 #抗衰老 #科普知识 @抖音短视频 我擅长的领悟 #涨知识 #科普 #端午种草大会 #端午节@抖音短视频 我擅长的领悟 #涨知识 #科普 #端午种草大会 #端午节@抖音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