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系列16丨德治仁政 文帝定邦
△文帝之治
汉文帝自继位以来,无论是在庙堂之内还是江湖之外,几乎都是一种“慈爱”的形象,甚至将刘邦当初用来形容汉景帝刘盈的“仁弱”一词来说刘恒也并无不妥。虽然文帝的各种“仁义”都换来了不错的效果,但总让人有些“消极”。
那么,太史公是否也认为文帝“仁弱”呢?《史记》记载:“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於今。呜呼,岂不仁哉!”大致是说汉朝建立已有四十多年,德政的布施在文帝时达到了顶峰,而文帝也并没有因此大肆封禅,这不就是仁德吗?
太史公对文帝的评价颇高,只是有“仁”而无“弱”。其实,文帝很多“弱”的表现,并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怂”,而是颇有些“无为而治”和“德治仁政”的意味。
“德治仁政”好理解,可这“无为而治”,到底是“为”还是“不为”呢?《道德经》里有句话,叫作“治大国,若烹小鲜”,是说治理大国,和烹烩一份美味的小菜一样,不能乱搅和、瞎折腾,要轻而慢地雕琢,这与“无为而治”的含义颇为相近了。
在汉文帝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些久违的人影。无论是上古的尧舜禅让,还是春秋的兄终弟及,这些人和事在大多人以利相倾的时代,都是稀有之物。想来刘恒继位前,对于王位也是有所推脱,尽管有惧怕阴谋的因素,但也本无意为王;而后来,对于册封太子一事,刘恒亦不认同,在他看来天下贤能之人何其多,只要稳固社稷,谁来做王又有什么关系呢?着实是有尧舜遗风了。
对于民间的百姓,文帝也是给予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民以食为天,为了鼓励老百姓归农为本,汉文帝颁发了许多鼓励农作的诏书,甚至和皇后籍田亲耕。“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在文帝看来,农作和孝悌是同等重要的事,做得好了都应该给与奖励。
为了减轻百姓们的负担,文帝将田税直降了足足一半;也取消了关卡凭证制度,让商旅和贸易更加便利地流通;成年男子的徭役减为每三年服役一次,轻徭薄赋,宽惠至极。对于全国鳏寡孤独和穷困的人,80岁以上者,每月赐给米、肉、酒若干;90岁以上的,再赐帛和絮,还必须由当地官员亲自送上门去。
而在秦王朝最让人生怖的法律上,汉文帝也做出了极大的改革,先后废除了连坐法、妖言诽谤罪和肉刑,古往今来为第一人。
当然,“无为”既不是毫不作为,更不是漫无边际的放纵。法律是无为的边界,德化是无形的约束。要想国民信服,皇帝首先要做出表率。
国家积贫积弱,百姓尚在苦苦挣扎生存,而朝中却已有奢靡之气,汉文帝便以身作则,大推节俭之风。其衣服常是黑色粗丝,其最宠爱的慎夫人美貌如斯,衣裙竟不如一些寻常贵妇华丽;有人向他进献千里马,他不仅给人家退了回去,还多次下令,不接受进献;在位二十三年,汉宫中宫室和园林等仍是原先的旧物,并没有扩充新建。
想当初初到长安,汉文帝如履薄冰,唯恐身陷囹圄,那时的他,对于即将接手的江山,兴奋有之,更多的却是惶恐。谁能想到临危受命的刘恒却用“德治仁政”创造了一个时代巅峰。
既如此,为何在历史上似乎除了汉文帝外,却鲜见其他人推行“德治仁政”的治国方略呢?
虽说英雄造就时代,但有些事终究非一人之力可及。对于文帝来说,更多要归功于这个恰如其分的时代:刘邦初定天下,给了功臣们足够的封赏,在吕后夺权后,也是怕既得利益受损,周勃等人才会积极守护刘氏天下。而随着功臣们的年长退场,才给了刘恒实现自己理想的空间。
彼时,天下已少有战火,军功逐渐被淡化,文儒开始入朝任用,就在这个缝隙中,文帝方才依照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行简廉,施仁德,成就了这千古贤德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