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一例口干口苦小便不利案

治疗一例口干口苦小便不利案

(作者:韦安理 2020-12-12)

一位朋友半夜口干口苦多年,其他症状还有:不怕冷,也不怕热,没有汗,常大便稀烂,口渴,食凉易腹泻,睡眠不好,易惊醒,舌体胖大,舌红苔薄白。

【一诊】2020年11月30日问诊,辨为少阳病,方用“小柴胡汤+柴胆牡蛎汤+生龙骨、苍术”。

方子组成:(20201130)柴胡25克,黄芩10克,党参25克,天花粉30克,炙甘草10克,生姜6片,大枣8枚,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龙胆草10克,苍术10克。三剂,水煎服。

服药反馈:上方捡了三剂,服完第一剂,当晚就没口干口苦的现象,再服第二剂,感觉基本好了,剩下的一剂也没吃。

辨证要点:

(1)“不怕冷,也不怕热,口干、口苦、口渴”,这是少阳病,小柴胡汤证。

《伤寒论》第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小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胸中烦而不呕者,去半夏人参,加栝楼实一枚;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若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三两;若胁下痞鞭,去大枣,加牡蛎四两;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四两;若不渴,外有微热者,去人参,加桂枝三两,温覆微汗愈;若咳者,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

在以上小柴胡汤的方后注中,有“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萎根四两”,因为患者有口渴的症状,故本方要去掉半夏,再加天花粉。

(2)柴胆牡蛎汤是简裕光老中医创制的一首治疗单纯性口苦的专方,组成有:柴胡10克、胆草10克、生牡蛎30克、葛根30克、生甘草6克。如果口苦作为兼症时,可将本方合并入治疗主症的方中,疗效更佳。本方也是简老先生治疗慢性胆囊炎的通治方,以肝胆郁热型为佳。我在广西中医药大学听课时,教方剂学的罗眈教授曾专门提到过此方,所以印象很深。

(3)睡眠不好,半夜易睡,加生龙骨、生牡蛎。

(4)大便稀烂,加苍术,健脾燥湿,与方中党参、生姜、炙甘草组合,有理中汤之意。

【二诊】2020年12月3日问诊,经过一诊治疗,患者吃了两副药,口苦口干基本上好了。患者这次又反馈说,自已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小便有点难排,拉拉停停,总有尿不尽的感觉,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年多,希望我继续开方治疗。处方:“柴胡桂枝干姜汤+猪苓汤+生龙骨、龙胆草”。

方子组成:(20201203)柴胡25克,黄芩10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天花粉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炙甘草10克,猪苓15克,茯苓15克,泽泻20克,滑石20克,龙胆草10克,阿胶10克(另包,烊化)。

(注:其他药煎好后,过滤好,再放阿胶进去溶化即可)。三剂,水煎服。一天一剂,一剂煎两次温服。药渣不要丢,晚上煮水泡脚15-20分钟再睡觉。

服药反馈:12月11日见到患者本人,说是捡了三副药,吃了两副,小便就正常了,剩下的一副也没吃。劝其把最后一副药也吃完,12月12日早上反馈称,吃完了最后一副药后,半夜口干口苦的现象也完全没有了,小便也顺畅了,停药。

辨证要点:

(1)一诊之后,虽然半夜口干口苦的症状基本上没有了,但是该病病程太久,要除恶务尽,因此还要继续处理这个问题,故选方柴胡桂枝干姜汤。《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由此可知,其方证主要有:口苦、口干、乏力、心烦、失眠、头汗、往来寒热、胸胁满、阴证、虚证、半表半里证。这与患者当前的症状是符合的。

(2)“小便难拉,拉拉停停,总有尿不尽的感觉”,这也是小便不利。《伤寒论》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这位患者口干,小便难拉,就是“渴欲饮水,小便难拉”。

(3)加生龙骨,处理睡眠问题。加龙胆草,处理口苦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