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肆丨Winter is coming 可搜索公众号“拾贰录”查看原文和更多文章。 深度系列...
深度系列的第四篇一般是讲讲价值、估值、风险和策略啥的,但通策系列经过前面的几篇大作(自认为是深度系列里“专业+文采”综合起来最好的了吧,标题也取的都不错),其实这一篇本来已经可写不可写了。因为,通策的价值定位读过前3篇,我想还不会不明白,而TA的估值毫无疑问是贵的了,如果还要特别去聊怎么个贵法,难免有点无趣。
然鹅,就像王家卫的电影基本是四个字的那样,一个深度系列不写到4篇,小编总觉得缺点啥。
这一篇除了按例做价值评估和估值评估外,还特别会看看在这个阶段如果持有这一类高价股,未来会怎么样?
01
—
价值评估
通策除了管理层这个因素外,其他均是高价值指标,而管理层在资本运作上的瑕疵,小编已经在通策医疗·叁丨春华秋实里提到,是由于初始股权比例不足而产生的运作私心。这一点,从管理层近几年放出来的态度来看,似乎已经认命了。所以,通策医疗在本号的覆盖标的中,是继广联达之后的第2个一流投资标的。
如果与爱尔眼科相比:
①赛道上:俗称“金眼银牙”,眼科的进入壁垒使得先行者更能快速提升规模;通策的口腔,虽然壁垒低,会有更多连锁诊所分流,但毕竟行业这么大,而且公司在这种环境下找到了自己独特的经营模式(独冠牙科、眼科两个行业的盈利能力,详见通策医疗·贰丨野百合怎样才有春天?),这未尝不是一种隐性的高壁垒。
另外,爱尔未来仍会专注于眼科赛道,而通策除了牙科以外,在眼科和辅助生殖方向有大医院模式的布局。
②运作上:因为实控人初始股权比例,更倾向于和自己名下的资产并购,通策的资本运作相对会受到一定掣肘;
③体量上:爱尔2900亿,通策800亿,虽然一般都说小的弹性大,但相比于这两个行业的集中度和空间,并无太大差异。通策深耕浙江省,未来迈向全国;爱尔虽已全国布局,但渗透率仍不高,国际化也正在路上。
02
—
估值概况
作为一流标的,尽管通策比起爱尔来似乎稍差,但贵的一点儿不含糊:
爱尔自上市以来的业绩用“稳如狗”来形容毫不为过,通策呢在15-16年有一段低迷期,不止资本运作失败,而且业绩降速。相比而言,爱尔的估值演化更具稳定性和参考性。
-今年牛市以前:爱尔的估值在60-100倍这个大的区间内波动,通策除了因为15年的不稳定(业绩降速、增发失败)而带来的PE畸高外,其后的时间估值都是略低于爱尔的。
-今年牛市之后:市场抱团情绪很牛,而且因为1季度的停业,两家的PE(TTM)估值都被动的升高了,令人咋舌,爱尔来到了170倍,通策更是180倍。
-如果把1季度的影响还原模拟:
以爱尔最新2864的市值计,PE(TTM)为144倍;以通策最新822亿的市值计,PE(TTM)为138倍,两个公司差不多,而且也都在自己的历史高位以上了。
如果以心法篇·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中,小编对公司的市值结构模型来解构目前爱尔和通策的市值,两家公司的内在价值、事件趋势价值、短期交易价值,其中的短期交易价值占比是很低的(因为贵的很明显),事件趋势价值的占比是很高的(特殊环境下资金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所给予的溢价),这个构成风格,茅台、五粮液、海天味业等也类似。
03
—
未来会发生什么
虽然,在余欢·壹周年记丨光阴的故事的文末,我引了一个应对“需求、竞争、估值”不可能三角问题的策略,但是就估值本身的起起落落来说,TA的周期轮换是不可捉摸的股市里的一条一定会发生的真理。
即使,因为资金抱团取暖趋势不改、外币超发的超资金供给等种种因素,会使得“这一次不一样”,也可能只是多跑一会儿,或者幅度更平缓些(给公司增长以更长的时间来抚平估值)。
然而,就像权利的游戏里史塔克家族的族训,冬天终将到来:
当然了,纯看历史估值的波动上下沿来操作股票,很容易忽略几个因素:
①不同阶段,市场资金的构成不同,从而引起对不同商业模式的偏好不同,即给的估值溢价不同(比如这几年对于消费、医疗的估值中枢上移);
②单个标的市值构成中,内在价值是遵循自我发展逻辑的,而事件趋势价值和短期交易价值很大程度是跟着整个市场走。
光看历史估值,不可避免的是一种刻舟求剑的方法策略,很容易把大牛股做飞,很多股在2019年年底都到了历史估值上沿,光看这个那就错过了今年100%的涨幅。
所以,在没有掌握更难以掌握的卖出之前,本号一直强调严进宽出,买入的时候做到严谨可控,这样,持有等待带来的才会是更多的惊喜,而不是惊吓。
对于整个宏观市场,不专业的小编也来唠几句,确实有几个“这次不一样”:
①风格严重分化,抱团股也往往是优质股估值高企,也还有便宜的和不涨的,分化的市场毫无疑问比普涨的市场,更给人安全感;
②增量资金依然充分,不管是今年严重超发的外资,还是内部新增基金;
③国内疫情控制得力的背景下,克制的货币政策给未来留了很多余量。
但是,对于这些股,既然估值到了这个阶段,确实有必要考虑下“Winter is here”之后,会发生什么?
至少心里有个谱和预演,对此小编画了个草图:
我们可能现在正在图上三角形的山肩处,对于基本面能持续成长的公司,未来有4个演化方向:
①股价急剧下调来消化估值,后随着利润的提升开启下一个周期;
③市场偏好某些确定性高的优质成长股,下调和缓但上涨也无力,用时间来抹平;
④在消化估值的过程中,公司出现了超预期的事件,提前开启下一个周期的上升。
简单来讲,如果持有着极度高估值的标的,要做好一段时间不赚钱的心理准备。
即使是这几年涨幅惊人的爱尔和通策,在估值消化期,也是很令人难受的,毕竟风筝总是有线牵着的,我们看看15年-17年的爱尔眼科↓↓↓
如果当年在爱尔的山肩上买入,会有几个过程:
①短期仍然会有+20%的收益
②2015.6月到达上一轮牛市的最高点
③3个月左右的深调,调整幅度-42%左右
④1年左右,到达反弹高峰
⑤后继续调整至底部,估值消化周期达到2年
这个过程当中,PE(TTM)的回调幅度达到-50%,但由于利润的持续增长(30%+左右),股价的均衡回调幅度在-20%左右,但结果仍然是很残酷的,因为可能整整2年的时间,不赚钱。
但是,持有稀缺优质股的好处就在于,即使是15年6月买着10块钱的爱尔,6年过去到现在也有700%的涨幅。
再但是,小编认为,两年不赚钱甚至亏钱,即使最终收益还可以,这也并不是一个成熟的、能够依靠体系化持续赚钱的二级投资者。
两个转折充分说明了一个现象,即“估值是门艺术”,在现在的市场状态里更是如此,只能选择从心(怂),根据自己的要求和体系来做决策(可以是力度的控制,可以是标的的配置)。
估值里也有不是艺术的部分,那就是对自己的选择,心里要有谱和预演,这也是本篇文章的意义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