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借月抒怀
来源:运城新闻网
苏轼那首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人根据月亮的变化悟得悲欢离合乃人生之常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据说此词为苏轼在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所作,是诗人在醉酒后怀念弟弟苏辙的即兴之作。
中国人多借助月亮表达思念之情,即便偶尔寄托男女之情,也不似西方诗歌中的浪漫爱情,而往往是夫妻间温情的思念。象征中国文人意识觉醒的“古诗十九首”中,《孟冬寒气至》一首便是写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月亮圆了又缺,可丈夫还是没有回到自己的身边。曾写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的张九龄,在《赋得自君之出矣》中表达了一位妻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又比如吕本中的《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中,抒发了妻子对丈夫的矛盾心理:“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诗中的妻子希望丈夫能像月亮一样与自己长相厮守,永不分离;同时却又怨恨丈夫像月亮一样总有圆缺,聚少离多。(《邢台日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