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白的绝笔诗,凄凉悲壮,读一次心痛一次
如果说唐朝是中国诗歌文化史上的巅峰时代,那么李白便是巅峰中的巅峰。李白一共活了60多岁,写了至少上千首诗(现存1000多首),然而他一生坎坷,晚景凄凉。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生活窘迫的李白不得不去投靠同一个家族的叔叔李阳冰,没有过多久,李白就病逝,临终前留下一首绝笔诗《临路歌》,对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总结。根据前人的考证,《临路歌》中的“路”字应该是当作“终”字,出错的原因估计是古代刻书时因形近而误。有记录为证:唐人李华 《 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李白)年六十有二不偶,赋《 临终歌》而卒。”诗云: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当作“左”)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整首诗一读完,就能深深地感觉到李白将自己比作大鹏,其实,在李白很多的诗歌中,我们都能看到他以大鹏自喻,毫不掩饰地自夸自己具有超凡脱俗的才华,而在绝笔诗中仍旧没有例外,只是这一次,李白在大鹏的形象中融入了自己人生的际遇,读来却是那么的凄凉悲壮!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大鹏展翅,本来翱翔千里,威震八方,然而却在半空之中遭遇挫折,力量不济。病榻中的李白自觉时日无多,不能继续飞翔于天地之间,感慨于自己人生的短暂。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当作“左”)袂。大鹏展翅扇起的余风,依然能够激扬万世,只可惜遨游天地却被扶桑大树挂住了左袖。挂住李白的衣袖的不是他物,正是人生中的不顺。雄才大志的李白以大鹏在空中的遭遇暗指自己在政治上遭受过两次重大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和入永王李璘幕致使下狱),此后再也无缘与仕途之中,想高飞而不得。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后人知道大鹏折于中天的事已经会传颂下去,只可惜孔子已经死了,谁也不会像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落泪?李白传世作品多,他也深信自己的作品会不朽于后世,就像大鹏虽折翅于云天,但它振动翅膀产生的猛烈余风将会激励着后世的千秋万代,它那巨大的力量,执着精神一定会永远影响后人。
我们都知道,李白诗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豪放,李白本人则是大气磅礴、包容天地,然而,世间对于李白而言太过狭窄。李白诗歌中的大鹏不是庄子笔下的鲲鹏, 而是身体中寄托着李白炽热感情的大鹏。苏轼曾经如此评价李白与大鹏的关系:“ 其身与鹏化,无穷出清新”,《临终诗》里的大鹏亦如是。
小佛用晚唐诗人皮日休的话来作结,这是当年他读《临路歌》时所发的感慨: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
参考资料:周懋昌,《伟大诗人的最后闪光——读李、杜、苏、陆绝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