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将至,温暖待至,侯团圆,愿多福,见者皆安。

让你学会不生病的智慧。

岐· 黄 ·学 · 社
让中医更美|更有趣|更加贴切生活

  爱心提示:微信版本更新,自己的劳动成果被淹没在杂乱的消息列表中,关注我的中医爱好者也不容易找到我。在这里真诚的邀请各位加上星标或置顶,具体操作很简单,只要三步:①点击本文左上角蓝色字“岐黄学社学友会”——②右上角三个点“. . .”——③选择置顶或设为星标。谢谢大家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北半球将迎来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自古以来,中国传统节日冬至的地位不亚于新年,民间历来十分重视。

把冬至作为节日来过源于周代,盛于唐宋,并相沿至今。

周历的正月为夏历的十一月,因此,周代的正月等于如今的十一月,所以拜岁和贺冬并没有分别。

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

明、清两代,皇帝均有祭天大典,谓之“冬至郊天”。

宫内有百官向皇帝呈递贺表的仪式,而且还要互相投刺祝贺,就像元旦一样。

冬至日也是“数九”的第一天。

所以冬至,亦称“数九、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每一个节气不只是一个节,更多的则是那份情。

迎一个冬,更多的是对家的思念和精神的寄托。

二十四节气中,冬至是极特殊的。

冬至后阴气达到极点,阳气开始上升,古人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福祉,所以把它定为一年节令的开端。

可见,人们那份对福祉的祈盼,那份冬日里的温暖,今天依然存在于每一个平常的日子里,也存在于每一件生活小物中。

▽▽▽

冬至标志着我们已经慢慢进入“生”的状态,而冬天的本质还是“藏”!因此我们的生活起居养生要围绕“藏”做文章!阳气藏不住,随意外泄,这刚出生“火苗”也犹如无根之苗,到了春天也不能茁壮成长!

滋阴、藏阳、强脾胃

是冬至养生之根本;给春天阳气生发打好基础,提供能量。

冬至艾灸让人体顺从自然界的阳生之气,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能主虚劳百损,壮一身元阳。

因此冬至养生我们就要做好:

一、防寒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此时天气极寒,“冬三月,干冷冻皮肉,湿冷冻筋骨”;在长江以南湿冷的地方,穿得再厚,我还是能感受到,肩胛骨处的寒意。

老年人因阳气过弱,最好中午以后再出门!在天气晴朗的日子,出去晒晒太阳,补补阳。

二、滋 阴

睡觉

中药,西药不如早点睡觉,佛教,道教,还是相信睡觉。冬三月,此为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泡 脚

身冷脚下寒,而冬至寒气通于肾,因此上床之前,泡泡脚,搓搓脚底板,艾灸涌泉穴、太溪穴是非常必要的!不仅滋肾阴还温肾阳。

泡脚、搓脚、艾灸,都要忌汗!

用足浴泡脚包,可防脚臭、脚汗、脚气、取一袋足浴包放到锅里用水烧开后(也可以开水冲泡),双脚先熏等水温能下脚的时候就开始泡脚。可治疗腿静脉曲张,治腰酸痛。(泡脚的水一定满过脚踝骨

足浴包是利用热水促进药物渗透进人体的作用,即可保证药物能通过脚部透达周身经络。使中药的有效成份充分地通过毛血管循环至全身经络,再循经络运行到五脏六腑,从而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作用。

三、强 脾 胃

冬至时节,脾胃蠕动慢,忌暴饮暴食!羊肉再好,吃多了,要消化它还会消耗阳气!

冬至健脾养胃,除了不暴饮暴食之外,还可以艾灸中脘穴20分钟。

当然,更提倡推腹:从上往下推,推腹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强健脾胃!特别是对脾胃功能弱,或者是阴虚之人最好。

四、冬至艾灸

冬至艾灸让人体顺从自然界的阳生之气,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能主虚劳百损,壮一身元阳。

纵有种种烦闷,此刻都化作对生活、对生命的洞然。

冬日里,中医养生,自己在家做一个简单的艾灸,仿佛唤醒我们沉睡的灵魂,去感知天地万物的美,生命的希望和诗意,皆在其中。

冬至将至,严寒已至;越近年末,心越浮沉,希望你能在天寒地冻中尝到陪伴的滋味,能在小物中感受到生活的希望,能在陪伴中找到节日的意义。

冬至将至,温暖待至,侯团圆,愿多福,见者皆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