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经药”——中医特殊的用药方法
引经的理念,最早可追溯至《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载:“菌桂,为诸药先聘通使”。至金代张元素《医学启源》中,正式出现“引经”一词,“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同时张元素于《珍珠囊》中首次创立引经学说,而后其弟子李东垣、王好古不断丰富完善引经学说。金元之后,引经学说受到广泛关注,备受医家推崇。明·申斗垣《外科启玄》记载“引者,导引也,引领也”。清代尤在泾《读书笔记》言:“兵无向导,则不达贼境。药无佐使,则不病所”。清·张叡《医学阶梯》云“汤之有引,如舟之有揖”。吴鞠通《医医病书》谓“药之有引经,如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向导也”。引经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经验总结,对提升中医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现将引经药总结为两类,一是引药入经络,二是引药达部位。
注:鲁迅杂文提及蟋蟀、甘蔗为药引。
(1) 手太阴肺经:桔梗、升麻、白芷、葱白。
(2) 手阳明大肠经:葛根、白芷、升麻、石膏。
(3) 足阳明胃经:葛根、白芷、升麻、石膏。
(4) 足太阴脾经:升麻、白芍、苍术、葛根。
(5) 手少阴心经:黄连、细辛。
(6) 手太阳小肠经:藁本、黄柏。
(7) 足太阳膀胱经:羌活。
(8) 足少阴肾经:独活、肉桂、桂枝、知母、细辛。
(9) 手厥阴心包经:柴胡、牡丹皮。
(10) 手少阳三焦经:连翘、柴胡、地骨皮(上焦)、青皮(中焦)、附子(下焦)。
(11) 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
(12) 足厥阴肝经:柴胡、青皮、吴茱萸。
(13) 督脉:狗脊。
(14) 冲任脉:香附。
二、引药达部位
1. 头面部
(1) 额头:白芷。 (2) 头部两侧:川芎。
(3) 眼目:菊花。 (4) 鼻部:苍耳子、辛夷。
(5) 巅顶:藁本。 (6) 上行于头:蔓荆子。
2. 胸腹腰背项部
(1) 颈项:葛根。 (2) 背部:姜黄、防风。
(3) 腰部:杜仲、独断。 (4) 胸腹:木香、砂仁。
(5) 少腹:小茴香、艾叶。
3. 四肢部
(1) 上肢:桑枝(右上肢)、桂枝(左上肢)。
(2) 下肢:木瓜、牛膝、鸡血藤、防己。
4. 皮肤与骨节
(1) 皮肤:蝉蜕。 (2) 骨节:威灵仙、油松节。
5. 脏腑
(1) 肝:柴胡、当归。 (2) 心:丹参、黄连、菖蒲
(3) 脾:苍术、白术。 (4) 肺:桑白皮。
(5) 肾:知母、肉桂。 (6) 胃:半夏。
6. 走行方向
(1) 引药上行:柴胡、升麻、桔梗、蔓荆子。
(2) 引药下行:牛膝、代赭石、旋覆花。
在用药过程中,若药物能够直达病所,可会提高中药治疗效应,但亦不可盲目夸大引经药的作用。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选用引经药。(关于引经药学习的书籍,推荐 刘完素《珍珠囊》、李杲《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及王好古《汤液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