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瓷中贵族(青花釉里红)不同时期的釉里红如何鉴定
釉里红瓷器最早创烧于元代,但是那个时候由于烧造技术不成熟,所以烧造出来的数量极少,可谓是凤毛麟角,釉里红瓷器数量少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元人尚白,汉人尚红,民族文化有别,所以当时的釉里红产量一直要比其他瓷器少,其二,是烧造技术不完善,釉里红瓷器会发红色主要是铜离子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我们所看到的传世元釉里红瓷器呈现的发色为黑红色或灰红色,这是因为当时柴窑温度难以控制火候不到所出现的颜色,而如果窑温过高则会挥发,从釉层中逸出来,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烧飞了,纹饰也就不连贯了,而真正能掌握这些窑温的要靠有经验的师父来,所以当时根本没办法大规模生产
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军持
一、洪武釉里红
早期的洪武釉里红发色多呈黑红跟元代是差不多的,发色不够鲜艳,可能是因为比较难以烧制,一些釉里红被烧成了'釉里黑'的瓷器也未被打碎埋掉,该时期发色区域比较宽广,自灰黑至暗红,且时常因釉里红料研磨不细,而出现类似元青花青斑感觉的局部红斑,即使这样,釉里红的品种还是贯穿了这个时期,洪武中、晚期的釉里红较多呈纯正红色,同时还经常带有露釉、淌釉等时代特征,总体而言,时代特征还是比较明显的,很容易与其他朝代制品区分,如下图,此器为洪武后期制品可能性比较大,釉里红发色呈暗红,由于釉水厚,器足出现明显淌釉现象(现在仿品一般没有相似的淌釉现象)
洪武釉里红局部发色图
二、宣德釉里红
据史料记载,永宣时期的釉里红制作其实并不多,因为二者制作时代接近,很多时候的瓷器都有异曲同工之处,这个时期的釉里红发色区别不太明显,一般来讲与洪武时期釉层相比,釉面会相对轻薄一些,且发色区域较洪武窄,通常会呈现出暗血红或暗红发色,偶有局部发铜绿或发黑现象,如下图,该器为宣德早期制品,釉里红发色基本呈暗血红,由于铜料浓厚,龙纹有不同程度的下淌现象
宣德早期釉里红局部发色图
三、成化釉里红
成化的釉里红要分两种情况来讲:
一种情况是与宣德制品有些接近,其涂抹浓厚,因为铜料堆垛,所以在烧制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流淌的现象,此器暂未见景德镇御厂发掘资料,龙纹因涂抹浓厚,所以发色较深,并带有一定程度的流淌现象,此时发色更接近宣德时期釉里红发色
成化龙纹釉里红局部发色图
另一种是铜料涂抹均匀,不浓厚,发色显得较为鲜艳,在景德镇御厂发掘资料中,仅见相同图案、造型的成化中期青花类制品,暂未见青花釉里红制品,由于铜料涂抹均匀,釉里红匀称,发色呈鲜血红,与宣德的暗血红有不同发色特征,如下图
成化中期龙凤纹釉里红局部发色图
四、康熙末期、雍正釉里红
在近几十年的拍卖会上,永乐、宣德、成化的釉里红制品极其少见,但是相对于,康、雍、乾三朝同类制品较多,海内外拍卖会中屡有出现,而且因为康雍乾的制瓷工艺要比前朝还更加成熟,铜绿特征已经大大减少,用放大镜观察,此时的釉里红内部有团絮状凝聚物,这特征仅在康末、雍、乾隆早期制品所独有的,尤其是雍正时期的制品尤最为明显,这对雍乾制品的断代极其有利,甚至可以瞬间鉴别相关制品(这里读者不要误解为,不具备此特征的釉里红制品就不是该时期制品,毕竟釉里红发色多变,无法一概而论)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穿花玉壶春特写照片
图中红斑点处一般会有团絮状凝聚物特征
清雍正青花釉里红云龙天球瓶特写照片
此器有不同程度的铜绿现象
五、乾隆釉里红
乾隆时期的釉里红发色跟成化一样,要分两种情况来讲,我们知道雍正七年与乾隆前期,景德镇御厂基本由唐英督陶,所以这个时期的釉里红发色跟与雍正朝釉里红特征相近制品,当然该类制品为乾隆早期制品可能性较大,不过因为该观点缺乏确凿证据供考证,仅做参考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祥云纹九龙梅瓶局部特写照片
中间正面龙龙首的团絮状特征尤为明显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云龙扁瓶局部特写照片
另一种情况是在乾隆中后期,这个时期的釉里红具备独特的乾隆时代特征,此类釉里红不再像上叙的'釉里红内部有团絮状凝聚物'特征,与雍正釉里红时期差别明显(因为乾隆时期跨度为六十余年,一些相关的乾隆釉里红制品大林接触的也不是特别多,所以了解的不是特别深入)有待于考证,下图为乾隆釉里红中铜绿的特写照片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局部特写照片
因发色与雍正制品风格不同,不具备'釉里红内部有团絮状凝聚物'特征,为乾隆中后期制品
清乾隆青花釉里红龙纹梅瓶铜绿特写照片
市场上历来赝品满地,鉴假容易鉴真难,先生认为看假只要抓住一条就可以作出明确结论,看真却要谨小慎微,面面俱到,尽量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所有可能出现疑点的地方都排除后,才能作出肯定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