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侧改革下,农民肥料需求对肥料生产的影响,跟价格有关系
2020年12月1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需求侧”改革,这是相对于2015年开始研究,2016年1月提出的“供给侧”改革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措施。结合当前的肥料供应和需求市场,我认为是有利于农民用肥的一项结构性改革措施。
肥料供给
什么是需求侧
需求侧是相对于供给侧的,是解决需求这方面一些问题的。对于肥料来说,如果价格上升,农民施肥量就会降低,这也是由农民生产的农产品价格所决定的。如果肥料价格上升太快太高,那么农民购买肥料的积极性就会降低,就会影响肥料的整体生产和销售。
如果肥料的价格降低到农民可以接受的程度,那么肥料的销售量就会提高,农民购买的意愿就会加大,肥企也会跟着受益,农企与农民之间会形成良性的购销体系。
肥料供给与需求就如这两个齿轮的关系
肥料供给侧改革
2015年,肥料供给侧改革开始,主要的任务是去产能、去库存、环境保护和肥料产业链的进一步升级。直到现在,肥料供给侧改革得到了成功,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去产能去库存。在肥料供给侧改革之前,我国的肥料生产配置比较健全,但总体上产能结构控制不严。中小型肥料生产企业比较多,产能比较大,但实际产量只占产能的1/3,一些中小企业的产量产能比只有1/10。而一些大型化肥生产企业的产能大,形成的产量也大,但大都不能形成高产能比。在市场中的影响就是企业包袱重,肥料产品价格高,产品配套不全。
供给侧改革后解决的结果就是,肥料产业中控制产能,去除库存,形成比较大的优势肥料生产能力。一些效益不好的中小型肥料生产企业先后破产或者重组。
去产能去库存一直是之前几年的主要工作
2、环保,确保大环境不被肥料生产所破坏
这是长治久安的一项大政策,把一些环保不达标的企业进行整改或者关停,对于农民的耕地来说,少受重金属污染,耕地改良更加容易了一些。
3、肥料产业链整合
从现在实际情况来看,肥料产品的升级变化非常明显,已经由原来的单质肥料、普通复合肥料,转型到了水溶性肥料、中微量元素肥料、各种生物肥料上来,对于农民作物种植的营养性、高转化率有了非常大的正面促进。在其中,国家出台一些如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政策,都是非常有效的肥料产业链结构变化的引力。
当然,在肥料产业链整合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新型肥料产品在市场中的价格高低不同,大多处于高价位,这是与农产品价格所不匹配的,农民对于新型肥料既可爱又可恨,所以在,使用量上远远低于预期,这也给肥料生产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麻烦。
肥料装车出厂
肥料需求侧下,肥料生产企业该如何突破,农民有什么需求
从当前农民用肥的习惯来看,虽然通过供给侧改革,已经全面从单一肥料、普通复合肥料,转向到了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上来,同时一些特种肥料也被农民所认可和使用。但不可否认的是:
1、现在新型肥料生产的品牌和厂家实在太多了,品牌化的产品不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价格高低幅度太大,这是农民所接受不了的。
2、肥料流通环节制约着肥料生产企业的发展和升级,使肥料价格的高启。
农民虽然使用着各种新型肥料,使农产品质量得到了提升,也使农产品产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农民反应最为激烈的还是农产品价格不高和肥料产品价格太高这一矛盾,这与肥料流通环节的臃肿有关。
智能配肥,科技先行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适时地提出了需求侧改革,当然主要是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和拓展投资三方面来做的,但作为肥料这个行业来说,主要还是扩大内需和促进消费。而最为迫切的就是如何将肥料价格降下来。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肥料生产企业科技先行,研制更好的、利用率更高的肥料产品,使农民用少量的肥解决更大的事。
2、加大产量产能比,让企业肥料产量提升,利用市场化营销,使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使出厂价格降低。
3、改变当前臃肿的肥料市场销售渠道,增加服务化功能,改变渠道高利润率现实,切实让农民享受到低价肥料的优惠。
果农施肥料
举个例子,现在农民种一亩玉米,用40-60公斤复合肥料,如果改良土壤的话,还需要几百公斤有机肥料,而有机肥料的投入就是改良土壤的增殖费用,国家有相应的补贴,这农民是欢迎的。
果农管理一亩果树,普通肥料投资也在3、4000元,其中水溶性肥料价格在6000-20000元/吨之间,价格差距太大,市场监管不力,生物肥料的价格从60-200元/袋不等,农民无从选择,多花钱的事屡见不鲜。
农民配制肥料
肥料生产企业的供给改革已经初步完成。从需求侧的角度来看,当前解决了农民敢投资、敢消费肥料产品,才是大家应该做的。特别让农民在价格上形成共识,不会受到欺诈,让农民放心用肥,放心用肥,这才是接下来该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