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听到这两个词,可千万别以为说的是三国时期的曹魏和东吴,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关系。我们知道,在一些创作当中,经常会有一些创作风格,而吴带当风曹衣出水说的就是古代绘画当中出现的两种在画人物的衣纹的时候的风格,而曹和吴指的是古代两位非常有名的画家。这两个人是谁,吴带当风曹衣出水又是怎样的风格呢?
说到衣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这句话。这两个词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它们都是什么 feel。
先来看“曹衣出水”。它是由南北朝北齐画家,曹仲达所创造的一种衣纹样式。他画的人物有着稠密的细线,衣服褶纹都紧紧的贴在身上,就像刚从水中出来一样。
说到曹仲达,他其实是个外国人。他的故乡在中亚曹国,也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后来他沿着丝绸之路,跑到了北齐,还当了官。
曹仲达,原籍西域曹国(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生卒年不详。官至北齐朝散大夫。记载中说他善画佛画,也长于泥塑,所做佛画,到了唐代被称为“曹家样”,与“张家样”并称。曹仲达的“曹衣出水”画法,与唐代吴道子的“吴带当风”并称。唐代又将曹仲达的佛画风格称为曹家样,与张僧繇的张家样、吴道子的吴家样、周昉的周家样并列,奉为典范,对佛教绘画及雕塑都具有重大影响。
他来自西域,绘画风格带有异邦色彩,但到中原后又受到汉族美术的熏染,相互融合,受到当时人的赞许和肯定。据记载,他还画过卢思道、斛律明月、慕容绍宗等人的肖像,又画过《齐神武临轩对武骑图》、《弋猎图》及《名马图》,这些作品皆早已不存,但可知他也擅长肖像画及描绘贵族生活等题材。他的艺术风格在现存的北朝佛教造像中仍可见其仿佛。
他画过许多佛陀、菩萨、可惜没有作品流传下来。不过这个风格却在龙兴寺的出土佛像上找到了。1996年10月在山东青州龙兴寺遗址发现了窖藏的400尊佛教造像。时代跨越从北魏至于北宋,(跟敦煌藏经有大致相近的时间跨度与最后的封藏时间,一样具有不解之谜。)龙兴寺北朝作品,体现了画史上著名的“曹衣出水”样式。《点石斋丛画》:“用尖笔,其体重叠,衣褶紧穿,如蚯蚓描。”此法用笔最宜沉着。北宋陈用志,明丁云鹏、陈洪授等人作品,系基于此法之发展。
唐张彦远说:“曹仲达本曹国人也。北齐最称工,能画梵像。官至朝散大夫。”“曹家样”究竟是一种什么风格的画呢?我们从他的师承关系可略知一二,张彦远说曹仲达师袁昂,并说“袁尤得绮罗之妙”。也就是说曹仲达继承了中原魏晋以来的汉族文化传统,掌握了绣罗人物的技巧,即一种工笔重彩所应用的粗细一致、细劲有力的线条,把这种线条应用来画菩萨与佛像的衣饰,又带着明显的外来文化的色彩。我们可从北朝的石窟造像中看到“曹家样”画法的某些特点:一种宽袍大袖的服饰,“其势稠叠,衣服紧窄”,给人以薄衣贴体的美感,所以有“曹衣出水”之誉。
在此之前,佛教也是沿着丝绸之路,传到我国。而曹仲达本人最擅长画的,就是佛教图像。当时,大家都照着他创作的形象来塑造佛像。后人也把这种样式,称为“曹家样”。
顺便说一句,佛像在每个地区和时代其实都不太一样。比如说菩萨像,在中国菩萨是女性的相貌,而在佛教的发源地印度,菩萨则是个男性的形象。
很可惜的是,由于时间历史的因素,曹仲达的画没有保留到今天。我们现在是看不得曹仲达的原作的,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和他同时代制造的佛造像,来感受曹衣出水的魅力。
说完曹衣出水,我们接着来认识一下吴带当风。这种样式出自大名鼎鼎的“画圣”吴道子。他大约生于唐高宗时期,说起来比曹仲达晚了很多年。
吴道子少年时先是苦学书法,但是没有成功,后来改攻绘画。在不到 20岁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画画的精髓。这点和我们之前讲过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很相似,他们也都是在 10 来岁的时候,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吴道子的画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会动。从繁花般致密线条中,完全可以感受到那种飘逸的绚丽。所画人物的衣袖和飘带,都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十分的飘逸,因此得名吴带当风。后人也把这种样式,称为“吴家样”。
唐画家吴道子善画佛像,笔势圆转,所画衣带如被风吹拂。后人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他突出了人体曲线和自然的结合,这种画风在后来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后人亦以之美称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