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医一副五积散,上午不喊下午喊 | 宋元以后的医家常用名方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我们改变环境的能力日益加大,随随便便就可以获取很多之前获取不到的资源。
夏季炎热的时候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吹到冷气。空调,卧室、商场、公交、地铁......除了大马路几乎遍地都是,空调和wifi已经成了夏季必备了,店里没有这俩最佳拍档,对不起,告辞!可是,就是这样的随时随地却让我们在夏季轻松获得寒气的侵袭。
如果说本身体质不好的人会有意识的“去寒就温”;本身阳气足的小伙伴还能享受空调带来的清凉而不受邪;但那些天生体质不好而且对自己身体感应不敏感的人来说,真的是“怎么生病了都不知道”。
想起前几年“一天能干仨冰棍,空调连着好几天”的傻姑娘,只能说年少不懂事啊!
生命即是一团阳气,是一团源自太阳的阳气。阳气不散,则生命不息。养生,即是养自己机体内蕴的这团阳气,使之不因阴邪满而灭,不因五志过而熄。古贤有“法于阴阳,合于术数”的养生方法,其根本在于养阳。阳气宣通,则阴霾自散。偶尔阳气不足或不通时,机体就会暂时把阴浊、瘀毒、水饮、痰湿等等代谢废物打包放在身体某处,表现出来的可能是肥胖、脂肪瘤、结石、增生、囊肿、脂肪肝、肿瘤,甚至会有女孩子脸上出现“水斑”,颜值高低暂且不讲,体内阳气不足和血瘀的情况却是更为要紧。
在如今虚邪贼风更容易进入人体的时代,春夏养阳显得格外重要(当然不是说秋冬养阴不重要,秋冬养膘的情况以后再说,冬天过度暖气和肥甘厚味在秋冬更让我难受)。
所以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大名鼎鼎的五积散。
五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积散首载于唐代骨伤科专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药物剂量比例与《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略有不同,后世临床应用多采纳后者。),该书云:“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五积散治五般积,五积是指寒积、湿积、气积、血积、痰积,以寒积为主。
一、方药组成
方药组成:“白芷、川芎、甘草(炙)、茯苓(去皮)、当归(去芦)、肉桂(去粗皮)、芍药、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陈皮(去白)、枳壳(去瓤,炒)、麻黄(去根、节)各六两,苍术(米泔浸,去皮)二十四两,干姜(爁)四两,桔梗(去芦头)十二两,厚朴(去粗皮)四两。”
“上除肉桂、枳壳二味别为粗末外,二十三味同为粗末,慢火炒令色转,摊冷。次入桂、枳壳末令匀。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入生姜三片,煎至一中盏,去滓,稍热服。”
二、批注
1.《局方》五积散的炮制方法,后人称之为熟料五积散,与生料五积散(《易简方》)之不加炒至黄色者,应用上略有区别。熟料五积散以温散里寒见长,而生料五积散则以发散风寒、风湿为胜。
2.《局方》干姜(爁),爁(làn),火焚之意,等于“炮”,为《局方》常用的炮制方法。半夏汤洗是古制,现在多用姜制。《三因极—病证方论》先将十二味微炒令香,后入枳壳、肉桂、厚朴三味,同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温服。其余药量,大同小异。
3.五积散之成人服用量,一般为每服三钱(9g),加水适量,一次煎,煎取七分,去滓温服,这是一次量。日二三服,总剂量为六至九钱(6-9g),分次煎服,药引临时加入。现代除作散剂外,亦可作汤剂,汤剂用量则应按原方十分之一量左右斟酌。
三、功效
“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
四、主治
“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
五、注意
1. 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对五积散提出评议:“若五积散之治产后余血作痛,则又不能忘言者。以苍术为君,麻黄为臣,厚朴、枳壳为佐,虽有芍药、当归之补血,仅苍术三分之一,且方中言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闭而不行,并宜服之,何不思产后之妇有何寒邪?血气未充,似难发汗,借曰推陈致新,药性温和,岂可借用麻黄之散,附以苍术、枳、朴,虚而又虚,祸不旋踵,率尔用药,不思之甚。”虽然如此评论似无道理,但从反面提示用方者,本方有耗伤正气之弊,用方时必须重视正气。
2. 明代龚信父子合编《古今医鉴》云:“五积散治寒邪卒中,直入阴经等症”,用治伤寒之阴证。本方气味辛温,既发表又温中,开郁顺气,厥功甚伟,为祛寒湿之圣剂也。龚氏推崇五积散及防风通圣散为一阴一阳、一正一反之要方。谓寒湿阴邪也,用五积散以散其阴;燥热阳邪也,用防风通圣散以泄其阳。并谓人之有病不外阴阳二者,善用药者,对阳邪则用防风通圣散以治燥热,对阴邪则用五积散以散寒湿,故春夏多宜防风通圣散,秋冬多宜五积散云。【现在夏秋天气炎热,大家以胃口不好常见,而又外有空调,内有冷饮,形寒饮冷比较常见。反而冬季和初春天气较冷,室内暖气充足,又喜冬季吃些热食和米面肉食,易食积胃热,故实际使用时应多多考量,细细辨证。】
来吧,接下来是我们的病案时间,一起来看看五积散的应用。
一、病案1
单某,女,25岁,未婚。矮胖,身高151厘米,体重60公斤,头发黑密,肤色白嫩,且颜面肤色常透桃红色。患者因月经不调伴头昏、乏力多年求诊。该患者月经常3~4月一行,无规律,色黑,量少,有血块,有痛经,较甚。经常脸红,时下巴冒痤疮,脸红后即头昏,易疲乏,劳累后或运动后更甚,咽部不适,有梗阻感,晨有白痰,上腹部有隐痛,胃纳可,大便日行3~4次,软,有不尽感。双下肢无水肿,腿毛较长。舌质淡红,质嫩,舌体胖大,脉细。
一诊:五积散原方7剂,嘱加强营养。
二诊:诉脸红明显消退,痤疮消失,头昏乏力改善,大便日行1~2次,咽中痰变少,梗阻感减轻,继与五积散原方7剂。
三诊:诉月经至,痛经大减,量变多,经色变鲜,经期维持6天,继与五积散原方7剂。
四诊:药后体重减7斤,体质明显改善,嘱加强运动,以适度出汗为宜。并嘱一个月只需复诊一次,直至连续3次月经正常即可。
二、病案2
葛某,男,45岁,已婚已育。婚后患牛皮癣,至今已20年,每年冬天发作甚,困扰不已。性格豪迈、外向,自诉为了皮肤病已花费不少,但收效甚微。中等身材,胖壮,脸上肤色偏黑,有眼袋和黑眼圈,面垢,还有此起彼伏的痤疮,头发浓密,喜清嗓子,咳吐白痰,偶夹黄痰,头发及脸上油多,胃纳佳,喜饮酒,小便不多,大便日行3~4次,时不成形,无腹痛。双下肢无水肿,舌质偏暗,苔薄白腻,舌体偏大,咽充血。
治疗经过
五积散原方21剂,嘱戒酒,少饮水、勿受寒。复诊时欣喜不已,称皮肤感觉明显好转,体重下降8斤,脸上皮肤变干净、变亮,眼袋变小,痤疮消失,咽中痰变少,大便日行1~2次,成形度有改善,因为患者初诊时是秋天,我建议冬天坚持服,春天减量,夏天停服,至第二年秋天看情况再定。嘱加强运动,以适度出汗为宜。
体会
1.病案1患者的颜面为何出现桃红及出现头昏,我认为是虚热上冲的桂枝证,五积散证常表现为上热下寒,而其本质是寒湿作祟。在临床中关于寒热虚实尤其是寒热不好把握。要注意从整体去辨认、从体质来区分。不然常陷在五积散方证与防风通圣散方证的鉴别困扰中。
2.在病案2中显示出五积散在减肥方面的疗效,这一点很值得研究。当然,应用前提是五积散体质者。而且这个治疗过程中,无需刻意控制饮食。只需加强锻炼微微出汗,还有注意限水、避风寒、忌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