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观、庵”有什么区别?
寺与庙,本义不相同,引申义有相同之处
【寺】,
《说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之声。
【寺】=【之(㞢)+ 寸】,之为此地,寸为法度,即执行法度之地。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
本义:官署。
秦以官员任职之所,通称为寺。
如:【唐书·百官表】汉以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司农,少府为九卿。后魏以来,卿名虽仍旧,而所莅之局谓之寺,因名九寺。
引申为:佛教的庙宇,僧人所居住的地方。
汉明帝时,摄摩腾自西域白马驼经来,初止鸿胪寺,遂取寺名,为创立白马寺。后来浮屠所居之所都称为寺。东汉以后,指佛教的庙宇。
如《洛阳伽蓝记,王子坊》:“王侯第宅,多题为寺。”
引申为:宦官、奄人,内监。古代皇宫内供使令的小臣
《诗·秦风·车邻》: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诗·大雅·瞻卬》: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 貂。
《谷梁传·襄公二十九年》:阍,门者也,寺人也。
【庙(廟)】,广+朝,庙是廟的异体字,现在两字简化为“庙”
《說文》:尊先祖貌也。廟者,貌也,好象先人之的英容相貌。即先祖形貌所在处。即宗廟。
本义:供奉祭祀祖先的地方,即“祖庙”、宗庙。
《论语·先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引申为供奉神祗的地方,即“一般的神庙”。
如《水经注·江水》:“故为立庙,号朝云焉。”
引申为:王宫和庙宇的前殿
如:《六書故》:宮前曰廟,後曰寢。今王宮之前殿,士大夫之廳事,是也。虞箴曰:民有寢廟。傳曰:夫鼠不穴寢廟,畏人故也。猶後世言廟朝,廟堂也。
《文中子·禮學篇》:山澤有廊廟之志。
【观】=【觀】
《说文》:諦視也。从見雚聲。
雚为高大型水鸟,【觀】指从高上处向下处仔细见。
【观】为俗体简化,指用手遮目仔细见。与【觀】表达方式不同中。
本义:guān 谛视,仔细看。
引申:
读guàn时,指楼台,亭台,古代宫门前的双阙。
“观”本是“台观”(高大的建筑物)的意思。
刘禹锡《游玄都观》:“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后来用来称道教的庙宇。如:
《新唐书·李叔明传》: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
唐· 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概括地说,汉代以后,
“庙”是一般的庙宇,奉祀的是“神”;
“观”是属于道教的,奉祀的是“仙”;
“寺”是属于佛教的,奉祀的是“佛”。
【庵】,本字:奄,异体字:广(ān)
奄、广、庵,读ān,意思都是指:草屋。圆形草屋。
刘熙《释名·释宫室》:“草圆屋曰蒲。蒲,敷也。总其上而敷下也。又谓之庵。”
引申为佛教的小的庙宇,一般是尼姑住的。
如徐宏祖《游黄山记》:“扶杖望朱砂庵而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