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没了,我的保单受影响吗——从“安邦”变身“大家”说起

Phoebe Liu/文

从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6号驱车前往西二环金融街,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

这一趟车程,银保监安邦接管工作组组长何肖锋在过去两年,走了多少趟,外界无从考究。

但可以确定的是,7月10日晚,自“大家保险集团”标识被悄然换上,建国门外大街6号这栋大楼随着大东家入驻,过去15年的辉煌成就,在红布拉下那一刻,也幡然谢幕了。

旧貌换新颜。两年了,安邦保险集团这个烂摊子,终于迎来新资金入场,保稳定、瘦身、纠偏和重组,满血复活的曙光时刻似乎就在眼前。

网友们喜气洋洋,段子一个接一个:

图片来源:微博

但是,前两天打开后台,我却发现好像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开心。

面对这个曾号称总资产2万亿元、全球布局超3万名员工、十几张金融牌照、3500万客户的庞大金融保险集团,最近有几个读者还蛮担忧的,因为安邦重组的消息,伴随着这么一句话——

“安邦旗下的子公司和谐健康保险被出售了。”

“保险子公司被卖了,我的保单怎么办?出险了还能理赔吗?不能理赔我要找谁退保?退保又能拿到多少?不退保续保应该找谁?……”

疑惑伴随着焦虑感从多方渠道席卷而来,透过这一个个问号,我们深切体会到,每一个问句背后都是一个为家庭保单,为个人健康焦急的灵魂。

所以,在解答大家的疑惑之前,先说结论,给大家吃颗定心丸:

往小一点说,安邦保险虽已成历史,但保单仍然有效“存活”,并且只要您不退保,它还将继续履行合同条款约定的责任;

以安邦为例,它被银保监监管,就是为了防止当初它不能为造下的孽承担风险,现在被重组、出售和谐健康保险等一系列举动,犹如刮骨疗毒,是好事,大家无需担心。

往大一点说,不论保险公司大小,有一类保险公司被撤销/重组都无需担心,因为法律明文规定,总得有一批接盘侠来盘活这局将死之棋,具体公司是什么类型,下面细说。

01

安邦出了什么事

先给大家梳理一下安邦保险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如今狼狈退场的安邦,成立于2004年,仅用13年,就登上世界500强企业榜单。

在2017年金融市场大整改,银保监出手接管前,它还是国内注册资本最高的保险公司。

但是,相对保险这个标签,这家公司的投资属性更强。对银行情有独钟的安邦系,曾举牌一系列商业银行,民生、成都农商行和招商都被这条巨蟒的嘴亲吻过。

不仅如此,海外投资也是安邦的心头好。

2014年10月,安邦以19.5亿美元收购美国华尔道夫酒店大楼;

2015年5月,安邦以3.94亿美元收购比利时FIDEA保险公司。同年,它又陆续收购了比利时Nagelmackers银行、荷兰VIVAT保险公司100%股权以及韩国东洋人寿63%股权,总花费1.3万亿美元……

拼命花钱的背后,意味着拼命赚钱。

由于集团强势扩张,安邦乘着国家放开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不得超过2.5%限制的东风,大推投资型万能险,2015年,安邦财险保户储金及投资款扶摇直上,突破五千亿。

失去地基的大厦,倒闭仅需一秒。

我们都知道,对保险公司来说,每成交一笔保单,就相当于往自己身上多添了一笔隐藏的债务。

而当年安邦大推投资型万能险,无法保证未来资金的稳定性,导致后来连银保监都看不下去了,出于安全考虑,银保监于2018年2月23日,接管安邦,为这些潜在的偿付风险兜底。

这里涉及到的依据《保险法》第115条:

(点击可查看大图)

在接管组接管安邦一个多月后发现,安邦内部存在使用非自有资金出资、编制提供虚假材料等行为,偿付能力大大降低。于是,中国保险保障基金在2018年4月4日,赶紧增资为安邦注入608.04亿元。

看到了吧,我们国家早已为保险公司的幺蛾子想出应对之策,为了确保保险的安全性,每当有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或者面临风险时,保险保障基金就会带着资金出马,抚平暗涌。

关于保险保障基金是什么,还不清楚的同学可以戳这篇文章《国家608亿元巨资接管安邦保险,你如果读懂了,可以每年省30%保费》复习一下。

而后,时间来到当下,接管组不断为安邦寻求新的投资方,在6月30日,“大家保险公司”成立了,看看大家保险集团发出的通告,你会发现还是原来的办公大楼、还是原来的一些业务,就连股权架构也和原来一模一样,并且股东还成为了“有钱银”。

这一波监管,似乎不亏?

当然,风险被抹平后,国家事前为安邦注入的608.04亿资金,也要重回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中。

故事讲到这里,就算结束了。

归结起来,安邦这两年来发生的事,简单一点来说,就是保险公司因为太调皮,可能捅出一个巨大的风险幺蛾子,国家抢先介入调查、接管并且解决问题,最后使保险公司回归健康状态的故事。

像这种手段,就是我们国家防控保险公司出事,损害投保人利益的方法之一。

02

保险公司破产,我的保单怎么办?

买保险,就是买一份保障,但很多人买保险都用错了方法。

选人身保障类保险的正确方法,一是看条款,二是看保额,即使保险公司破产了,我们的保单依旧是有效的,至于保险公司规模大不大、名声大不大,其实对自己影响并不大。

当保险公司破产了,您可以随时留意银保监的公告,找出接替自己原来保单的公司,或是直接拨打接管公司热线、与投保的保险经纪人沟通,一旦出险,理赔流程与之前差别不大。

同时只要您正常续保,保单仍然会发挥效用。保险理赔按照合同规定来操作,白纸黑字,没有人可以耍赖,这就是为什么说买保险,条款才是王道。

03

买保险,大公司才靠谱?

这又是一个困扰大家多年的伪命题。

因为国家严格监管以及保险公司售卖产品需要相应的保险牌照,某种程度上来说,保险是我国最安全的金融产品。

为什么呢?

首先,成立一家保险公司,我国法律规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2亿元,且注册资本必须是实缴货币资本。

这意味着,要想成立保险公司,除了有钱,你还得会赚钱,否则可能连进场门槛都够不着。

《保险法》第68、69条

其次,即使成功注册了保险公司,银保监也会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进行考核,考核频率为每个季度一次。合格的欢迎你继续经营,不合格的,就得接受整改。

偿付能力分三项,分别是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级,必须要三样一起达标,才能够继续开展正常业务。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50%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00%

风险综合评级不低于B级

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资本(可以永久使用和支配的优质资产) / 监管要求的最低资本

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实际资本(所有资产的总和扣除债务) / 监管要求的最低资本

再次,每个保险公司背后还有一个再保险公司兜底,可以将其看作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风控指数再上一层楼!

再说个题外话,我们都知道,自2015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生效以来,银行必须购买存款保险,当银行破产时,储户最多能拿回50万,这50万还是保险公司给的。

你看,连银行都需要买保险,可见我们国家对保险的监控要有多严。

最后,保险公司如果真的有风险,在尚未出事前,银保监就会事先介入监管,万一真的破产了,还有保险保障基金兜底。

空口无凭,来看看法条是怎么说的:

《保险法》第88条

由此可见,其实在中国大陆,要想成立一家保险公司,光是注册实缴货币资本2亿元就已经消灭了“保险公司大小”这个伪命题了。

现在存在的“大”公司,或许更多是指注重品牌宣传,斥巨资广而告之,打响了知名度或分支机构多的保险公司。

所以,归结起来,还是忍不住想再啰嗦一次:

买保险,条款永远是王道,其次是公司服务和核保规则。至于保险公司规模大小、知名度高低,就保障类保险而言,没有关系。真正出险的时候,理赔快、服务好,才是我们需要的“心头宝”。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了解保险不走弯路

相关阅读(直接点击标题):

规划和理念:

选择保险时,比性价比更重要的是这点!

买保险的几种渠道中,哪种对您最有利?

做不到这两点,你年交10万保费,还是会拒赔!

当你挑保险时,你应该挑什么?

直截了当点,哪款保险产品性价比最高?

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亏损,他家的保险还能买吗?

国家608亿元巨资接管安邦保险,你如果读懂了,可以每年省30%保费

那些我没听说过的保险公司,靠谱吗?

有保险公司被接管了?别闹,保险公司要破产难着呢

大家眼中的小保险公司,其实牛到让人亮瞎眼!

重疾险

买啥重疾险啊?只要做到这两点,就可以每年节省大笔保费

有了300元保300万的医疗险,还需要重疾险吗?

万一罹患重疾,多少费用会让你放弃治疗?

深扒︱爆款重疾险平安福升级,是“福”还是“坑”?

深扒︱有比平安福更贵的重疾险吗?有!友邦全佑至珍

寿险

如何用73万总保费,换取1000万身价?

买保险时,这个最严重的风险大部分人都忽视了!

《爸爸的笔记本》:把拔,你会陪我很久吗?

意外险

家人意外险,看这一篇就够了(含产品推荐)

境外旅游险,到底有啥用?应该怎么选?

有车族,你的意外险会让你大呼“意外”,你造吗?

养老

留给你锁定终身4%年复利的时间,不多了

4.025%预定利率的产品,为何可能是薅保险公司羊毛?

他用可以买一家企业的钱,买了一份保单(保费4090万)

男人自信“胜者为王”,女人看中“剩”者为王

从“政府来养老”到“推给政府很可耻 ”,你的养老只能靠自己

4万*10年交之后,为何我要再买10万*10年交的年金

我拿100万,预定了妈妈的“晚美”人生

资产保全

数千万资产化为乌有,只因给儿女的婚嫁金给错了!

保险到底能否欠债不还、诉讼不给?

健康告知

买保险时怎样健康告知,才最有利?

带病投保,熬过两年,保险公司就得赔?

我把医保卡借父母用,凭啥就不能买保险了?

香港某保险公司欺骗大陆人?——这事儿和你有啥关系

理赔

从拒赔到全额赔付的翻案之路

保险公司明明可以拒赔,怎么帮客户顺利理赔?(两个真实案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