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胃炎,肠炎,见到这些症状就可以用这个“神方”,半夏泻心汤!
先来看一个腹泻病号,她看过很多中医,有说是气血不足,脾肾阳虚。但是开的药吃了一段时间也没有调理过来,然后这几天的腹泻更严重了,找我想问一下是先调脾肾还是先补气血?
她目前主要症状:吃东西不消化,腹胀、胀气,胃酸,肚子一打鼓就开始拉稀便,擦不净!
有的时候咽干口苦,心情一般,脾气急躁易发火,面部还有黄褐斑。舌象淡红苔少。
我分析就是肝热克脾,导致脾胃升降失司,故而口苦,腹胀腹泻等。选方柴胡泻心汤加减:
柴胡10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太子参15克,干姜6克,黄连6克,木香6克,枳壳6克,神曲10克,蒲公英20克,仙鹤草30克,桔梗10克,炙甘草6克,大枣5枚。
七剂日一剂
咱来分析一下这个方子,按照方证对应口苦易怒发火,肝胆火旺,必须小柴胡,舌苔少,伤阴现象,不用人参改太子参益气养阴比较合适。腹胀腹泻,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加了木香枳壳行气消胀,神曲助消化,仙鹤草桔梗这是采用朱良春老仙桔汤之意药对,公英清热解毒。
后依此方加减调理三个月治愈。胃酸加左金丸,乌贼骨等;腰酸加寄生杜仲;颈椎不适加葛根;气滞明显加青陈皮疏肝理气。
小柴胡调节三焦,也能解郁;半夏泻心汤里边也用芩连半夏干姜为主,辛开苦降,暗合脾升胃降正常生理功能。其中芩连不单纯治脾胃湿热,也能泻肝火。比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案中“陈宿病冲气胃痛,今饱食动怒痛发,呕吐,是肝木侵犯胃土,油气上踞,胀痛不休,逆乱不已,变为先寒后热,烦躁面赤汗泄,此为厥象。厥阴肝脏之现症,显然在目,夫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诊要旨矣,议用泻心法。干姜川连人参枳实半夏姜汁”。
又如“郁”案中“胡(四六)悲泣,乃情怀内起之病,病生于郁,形象渐大,按之坚硬,正在心下。用苦辛泄降,先从气结治。(心下病结)川连干姜半夏姜汁茯苓连皮栝萎”。
刘渡舟老认为属于痰气痞。他介绍说 “心下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证,是指病人感到心下(相当于胃之上脘)部位有一种痞塞不通的不适感,医生采用触按的方法时,一般没有触痛或按痛感。半夏泻心汤是治疗寒热错杂痞的代表方,本方集寒热补消之药于一体,能清上温下,辛开苦降,目的在于调和脾胃功能,恢复气机之升降以消痞塞。本方由于以半夏为主,具有化痰和胃降逆之功,所以针对“痰气痞”而设立。痰气内阻,容易引起胃气上逆而发生恶心、呕吐或呃逆等证,所以本方临床辨证的特点是以胃气上逆为主。至于内挟水饮的“饮气痞”,以及客气上逆的“客气痞”,则分别用生姜泻心汤及甘草泻心汤治疗。
而本案口苦易怒,显然肝胆火旺,故而小柴胡配合半夏泻心芩连泻肝火疏肝,半夏干姜辛开,加枳壳木香小量行气消胀;桔梗宣肺排脓祛湿,取肺与大肠相表里之意。仙鹤草治利,也能补益,不可多得药对。
总之属于肝火犯胃,口苦,口干,心烦易怒,泛酸,嗳气,腹胀,肠鸣,腹泻,就可以选用本方,适当加减,效果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