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雅量

民间有句俗语叫做“无容人之量便无用人之福”,而我读唐人吴兢《贞观政要卷五·论忠义》一章中,有关唐太宗如何处置昔日隐太子李建成麾下的大将冯立一节,深有感触。
冯立远是唐武德年间东宫的统帅,深得太子李建成的信任与厚待。李建成死后,他从前的很多随从都逃走了,而他却率兵在玄武门与秦王李世民的军队苦战,并杀死了李世民手下的大将敬君弘等,然后解散军队躲藏起来。第二天他面见李世民向他请罪,李世民对他说:“昨天你带兵和我的军队作战,使得我的军队受到严重的损失,你如何逃过这项死罪呢?”冯立哭着回答说:“我冯立生来侍奉太子,希望能够为他卖命,所以战斗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太多。”李世民好言安慰他,并封他为屯卫中郎将。冯立对他的亲信说:“我犯下这样大的罪过却免于一死,我一定要以死报答圣上。”不多久,突厥攻打便桥,冯立率一百余名骑兵与突厥兵大战于咸阳,杀死突厥兵许多人,所到之处无人能敌。
隐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的斗争,因为彼此的目标都是龙椅,而龙椅只有一个,所以,真可谓你死我活、水火难容。作为李建成的人的冯立,鉴于昔日深得其信任与厚待,在他战死之后,与秦王手下的军队死战,以求通过这样的方式报答太子,是可以理解的——所谓尽忠,不就是指的这个?当然,从李世民的角度来说,对他抱有怨恨与怒气同样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他让他的手下损失太大了,不杀很难平息自己的情绪。然而,李世民最终对冯立的处置方式我以为却是值得称道的:作为帝王之人,应该有这样的雅量,否则,你便不太可能成大事。
今天的我们如果客观地去评价唐太宗李世民与他的哥哥隐太子李建成之间,围绕龙椅展开的你死我活的斗争,恐怕很难说谁“正义”,谁“非正义”——如果站在旧时“宗法制”的角度看这一问题,我们大概不能不说,李建成似乎站在道德高岗上:他可是名正言顺的储君——太子,而李世民则属于“篡政”者。当然,如果我们从过去协助父王李渊“打江山”过程中建立的功勋的大小,个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角度来说,可能李世民登上太子之位无疑更加合适。今天的我们知道这一点,而当年的李世民我相信也很清楚这一点:龙椅之争,真的从来无所谓正义非正义,不过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罢了。或许正是这一点,让李世民在最后处置冯立的问题上,才没有那么决绝、那么暴虐。
与此同时,李世民心里可能还惦记着另外一些事儿:隐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麾下,都曾经集聚了不少的人才,假如对冯立的处置不当,那么,极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让太多的人对他李世民因为心存恐惧而作鸟兽散。然而,国家的动乱刚刚平定,百废待兴,需要大量的人才集中他们的智慧与力量,保卫国家、振兴经济、稳定社会、安抚百姓,因此,更加明智的做法无疑是网开一面,予以这些人以出路。而在李世民赦免冯立之后不久,他还真从冯立那里得到了回报:当突厥再次袭扰大唐的时候,是冯立率领官兵将其拒于咸阳之外,让国家避免了又一次的危机——那年代,突厥可是大唐的心腹之患哟。不仅如此,从前属于隐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的很多人如魏征、王珪等,后来也都成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左臂右膀。
一个人容量从何而来?从他的修养而来,从他的眼光而来,从他的气度而来。而唐太宗李世民恰恰就是一个在这些方面具有过人的素质的人。因此,他能够把大唐王朝带向繁荣昌盛,赢得“贞观之治”何足为怪?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