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黄子厚诗序(朱熹)

余年十五六时,与子厚相遇于屏山刘氏斋馆,俱事病翁先生。子厚少余一岁,读书为文,略相上下,犹或有时从余切磋,以进其所不及。后三四年,余犹故也,而子厚一旦忽踊跃骤进,若不可以寻尺计,出语落笔,辄惊坐人。余固叹其超然不可追逐,而流辈中亦鲜有能及之者。自尔二十余年,子厚之诗文日益工,琴书日益妙,而余日益昏惰,乃不能及常人,亦且自念其所旷阚,又有急于此者,因遂绝意,一以顽鄙自安,固不暇复与子厚度长絜大于文字间矣。既而子厚一再徒家崇安、浦城,会聚稍希阔。然每得其诗文笔札,必为之把玩赏叹,移日不能去手。

盖子厚之文学太史公,其诗学屈、宋、曹、刘而下及于韦应物,视柳子厚犹以为杂用今体,不好也。其隶古尤得魏、晋以前笔意,大抵气韵豪爽而趣味幽洁萧然,无一点世俗气。中年不得志于场屋,遂发愤谢去,杜门读书,清坐竟目,间辄曳杖行吟田野间,望山临水以自适。其于骚词能以楚声古韵为之节奏,抑扬高下、俯仰疾徐之间,凌厉顿挫,幽眇回郁,闻者为之感激慨叹,或至泣下。由是其诗日以高古,遂与世亢,至不复可以示人。或者得之,亦不省其为何等语也。独余犹以旧习未忘之故,颇能识其用意深处,盖未尝不三复而深悲之,以为子厚岂真坐此以穷,然亦不意其遂穷以死也。

衰暮疾痛,余日几何,而交旧零落,无复可与语此者,方将访其遗稿,椟而藏之,以为后世必有能好之者。而一日三山许闳生来访,袖出子厚手书所为诗若干篇、别抄又若干篇以示余。其间盖又有余所未见者,然后益知子厚晚岁之诗,其变化开阖,恍惚微妙,又不止余昔日之所知也。为之执卷流涕,而识其后如此。

子厚名铢,姓黄氏,世家建之瓯宁,中徒颖昌且再世,母孙读书能文,昆弟皆有异材,而子厚所立卓然,尤足以自表见,顾乃不遏而厄穷以死,是可悲也!许生尝学诗于子厚,得其户牖,收拾遗文,其多乃至于此,拳拳缀缉,师死而不忍倍之,是叉可嘉也已。

庆元己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书。

注释

①隶古:以隶书写定古篆文。
②场屋:日时科举考试的地方,也称科场。

译文

我十五六岁的时候,和黄子厚在屏山刘家斋馆相逢,一起拜病翁先生为师。子厚比我小一岁,读书作文的程度,大致相差不多,有时还要跟我一起讨论,来弥补他不足的地方。过了三四年,我还是老样子,可是子厚一时间忽然进步神速,好像难以估量,发表议论、撰写文章,总是使在座的人吃惊。我固然为他遥遥领先不可企及而感叹,就是同辈中也很少有能比得上他的人。从此二十多年,子厚作诗著文一天比一天更精巧,弹琴写字一天比一天更精妙,可是我却一天比一天更糊涂懒散,竟然比不上普通人。我又想到自己的荒废欠缺,还有比学文更急迫的,于是就断绝学文的念头,一概以愚顽鄙陋自居,当然也没空和子厚在文辞方面争胜了。不久子厚两次搬家,到了崇安、浦城,见面聚会的机会渐渐少了。但我每当收到他的诗文书信,一定拿着它欣赏赞叹,长久不能放下。

子厚的文章学习太史公,他的诗学习屈原、宋玉、曹植、刘桢,一直到韦应物,对于柳子厚的诗还认为杂用今体而不太喜欢。他用隶书写定的古体字,更得魏、晋以前书法的意态风神,大都气韵豪爽,并且趣味雅洁,潇洒超脱,没有一点世俗习气。子厚中年时在科场上不得志,就愤然抛弃科考,闭门读书,终日闲坐,有时就拖着手杖,在田野间漫步吟咏,或望远山,或到水边,来满足自己。对于骚体,能用楚调古韵组成诗的节奏,高低起伏,上下快慢之间,气势逼人,跌宕起伏,意境幽远,风格沉郁,听的人为之感动慨叹,有的甚至掉下眼泪。从此他的诗日益高超古朴,于是和世俗不能相合,以至不再可以拿给别人看。即使有人看到了,也不明白他说些什么。只有我因为还未忘掉原先的爱好的缘故,很能理解他作品的深意,不曾不再三观看,深深地为他感到悲哀,心想子厚难道真的就因此而困厄吗?但我也没想到他就这样困厄而死。

我年老多病,活在世上还能有多少日子?过去老友,都已衰亡,再没有可以一起谈论这些的人了。我正要访求子厚的遗稿,放在木匣里收藏起来,心想后世一定有能够喜爱它的人。一天三山许闳生来见我,从袖中拿出若干篇子厚亲笔所写的诗及若干篇另抄的诗来给我看,其中还有我以前没有见过的。这样就更加了解子厚晚年所作的诗,这些诗变化无穷、收放自如、难以捉摸、精微神妙,还不止是我以前所知道的一些东西。为此,我拿着他的诗卷,泪流满面,在他的诗后记下这些感受。

子厚名叫铢,姓黄。世代居住在建宁的瓯宁县,中间迁居颖昌,且已有两代。母亲孙氏爱好读书,擅长作文,兄弟都有非凡的才干,而子厚杰出的成就,尤其能够显现自己。但却生不逢时,困厄而死,这真是太可悲了!许生曾经跟子厚学诗,得到他的真传,所收集的遗文如此之多,并勤恳地进行编辑。许生在老师死后仍不忍背弃他,这又值得称赞啊!

庆元已未七月壬子,云谷老人写。

(0)

相关推荐

  • 【东方诗苑•有约】鑫香‖如果不相遇

    假若小草不遇见春季 哪有一望无际醉人的碧绿 茫茫的荒野 也不会有绿荫馥郁下的 花香鸟语 静静的湖水 怎么会荡漾起涓涓涟漪 印记心灵相见的美丽 假如阳光不遇见大地 哪有万物生存的契机 浩瀚的宇宙 也不会 ...

  • 笑对困厄

    笑对困厄

  • 精编故事记实词 120实词之60 穷

    60.穷 一.义项: (1)失意. (2)困厄,处境艰难. (3)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4)寻根究源,穷尽. (5)尽,极. 二.全义短文: 竹林七贤,盖晋之穷(失意)厄人也.然穷(困厄,处境艰难) ...

  • 3. 再纯五律《世俗赋》李再纯 (外一首)

    3.再纯五律<世俗赋>李再纯 [李再纯运用中国诗化仄平思想; 研习乐平里整理的五言<劝世诗>; 赋再纯五律<世俗赋>;循五律正格 式1234X11.5(=11.5五 ...

  • 炫丽的《澄明之境》

    -1- 略有一点点文学史知识,都来自中小学时期的语文学习.可是,所读过的全部语文课本中,没有收录过一篇陶渊明的文章. 后来,老师刻印了一些高考复习资料,其中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因此记住 ...

  • 一切自有定数!

    国运混乱兴胜,是由天命决定的:穷通显达,是由命运决定的:富贵贫贱,是由时机决定的. 纵观历史,国运将要兴盛之时,必定产生圣明的君主:有了圣明的君主,必定会有忠贤的臣子.他们彼此的相遇,不是互相访求而是 ...

  • 《好诗欣赏》

    <好诗欣赏> (之一) 肩担日月两昆仑, 漂泊天涯独断魂. 愧对高堂难尽孝, 妻儿梦里叙温存. 也曾气盛少年狂, 十年苦读作文章. 不怨皇天违人意, 背无大树难乘凉. 人过五十知天命, 半 ...

  • 古文阅读-黄家贼事宜状(韩愈)

    右,臣伏以臣去年贬岭外刺史,其州虽与黄家贼不相邻接,然见往来过客,并谙知岭外事人,所说至精至熟.其贼并是夷獠,亦无城郭可居.依山傍险,自称洞主.衣服言语,都不似人.寻常亦各营生,急则屯聚相保.比缘邕管 ...

  • 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 ...

  • 古文阅读-《李贺集》序(杜牧)

    太和五年十月中,半夜时,舍外有疾呼传缄书者,某曰:"必有异,亟取火来."及发之,果集贤学士沈公子明书一通,曰:"吾亡友李贺,元和中,义爱甚厚,日夕相与起居饮食.贺且死,尝 ...

  • 古文阅读-与长子受之(朱熹)

    盖汝好学,在家足可读书作文,讲明义理,不待远离膝下,千里从师.汝既不能如此,即是自不好学,已无可望之理.然今遣汝者,恐汝在家汩于俗务,不得专意.又父子之间,不欲昼夜督责.及无朋友闻见,故令汝一行.汝若 ...

  • 古文阅读-智子疑邻

    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译文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说:" ...

  • 古文阅读-游大林寺序(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1].安定梁必复[2].范阳张特[3].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士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七人[4],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5 ...

  • 古文阅读-雍里先生文集序(归有光)

    雍里先生少为南都吏曹,历官两司,职务清简,惟以诗文自娱.平居,言若不能出口,或以不知时务疑之.及考其莅官所至,必以经世为心,殆非碌碌者.嗟夫!天下之俗,其敝久矣.士大夫以媕婀雷同.无所可否,为识时达变 ...

  • 古文阅读-赠黄生序(袁枚)

    唐以词赋取士,而昌黎下笔大惭①.夫词赋犹惭,其不如词赋者可知也.然昌黎卒以成进士,其视夫薄是科而不为者,异矣.今之人有薄是科而不为者,黄生也.或且目笑之曰:"<四书>文取士,士颇 ...

  • 【诗钟临屏548】双钩格:星梦奇缘(主评:黄子谦)

    "空谷诗钟社"第548期(诗钟)临屏赛结果公布 一.总策划 潇湘妃子.竹山布衣 二.评委 终     审:潇湘妃子 终审助理:吴海燕.舜梁 本期主审:舜   梁 本期主评:黄子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