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集丨大匠之园萧朗(1942-1981年作品)
萧朗(1917.11—2010.5),中国近现代著名花鸟画家和美术教育家。生前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名誉副主席。萧朗先生自幼喜爱中国画艺术,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开始随王雪涛研习书画达十余年,并得到齐白石、陈半丁等人指教。从1940年在北京琉璃厂的画店、纸店挂润笔单成为职业画家后,艺术生涯达七十余年。与此同时,萧朗先生从二十世纪40年代起先后在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任教,从事美术教育五十余年,其中在天津美术学院工作时间最长,有二十余年之多。
松鼠觅果图-1942
萧朗先生继承了雪涛艺术,又有所发展。特别是萧先生到广西去了近十年,对南方的草虫、动物以及各种奇花异草画了很多写生,他的画把南方的题材与北方的题材融合在了一起。我觉得萧先生在雅俗共赏这一类国画作品里,比雪涛先生晚年的东西雅,他的颜色用得不是那么艳。萧先生的作品,特别是近二十多年来的画,已经脱离开五六十年代社会那种背景。在笔墨造型上,萧先生也和雪涛先生拉开了一定的距离。——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竹石八哥图-1942
今天我们多讲些书法入画呀,诗书画印结合呀,画面的构成和力度呀,而对大自然中花鸟虫鱼的情趣,比如蜜蜂采花春天到了,桃花绽放燕子飞来,似乎注意得少些了。其实,这在人间是非常美好的东西。在萧朗先生的画里常常见到螳螂捕蝉,一些可爱的小鸡、小鸟,让人感到这是非常可贵的。欣赏萧朗先生的画,大家应注意情趣。这一点作为中国画中的重要特征,是一个重要的领域,还需要发掘。——刘龙庭(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
石榴小鸟图-1942
看了萧朗先生的画以后,我认为他对中国画的理解有一个很大的特点。过去常常说线的重要性,而对于色的认识,对于染的认识,恐怕萧先生在这方面有自己很独到的地方。我感觉他近年的东西很苍劲,在染上比较注意,有一种很痛快的感觉,不到一种年龄段就出不了这种效果。中国画常说笔墨,特别是近年比较重视水墨。我觉得笔只不过是一种工具,笔的运用只有沾上墨,或沾上色,才能在画面上出现一种效果。这里面对色的认识,萧先生要比我们一般中年、青年画家深刻得多。这方面我觉得( 看了他几幅画以后 )他比他老师雪涛先生又进了一步。——杨悦浦(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家通讯》原主编)
秋味图-1942
萧朗先生在论画的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学得文武艺,奉献百姓家”,所以他有奉献这一面,从众而近雅。如果说萧朗先生和王雪涛先生都有这么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特点,那么不是低俗,而是为大众所欣赏,同时又具文人高雅一面,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因为在现在艺术创作走向商品市场的情况下,既笔精墨妙,同时又为观众所欢迎,而且能够提高大众的审美口味,实为可贵。分析一下萧朗先生的师承,他是非常广博的。他跟雪涛先生学过画,跟白石先生也学习过。所以他的作品面貌非常丰富。既有吴昌硕,也有任伯年,也有齐白石、陈半丁,作品既笔精墨妙,又古雅大气,而且特别讲究艺术的自然天趣。——袁林(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红瓜草虫图-1942
观赏萧朗先生的画作,我有一个突出的印象是他的作品和他的名字非常一致。 因此我想就萧先生的名字关联其人其画做一点文章。
首先是他的画格。萧先生画的风格是萧疏爽朗。无论画花鸟、草虫、树木,整个画面都有很大的空间,有一种看不见的很湿润的气息在里面流动。看完以后心情很清爽,很舒朗,很宽松,不是一种阻塞感。这种风格体现在画面上是柔、松、舒、朗。
第二是他的时格。萧先生特别爱画秋天,所以我说他的时格是萧瑟晴朗。秋天是秋高气爽的日子,同时也是收获的日子。他画秋天的果实,秋天的虫鸟,秋天的花朵,秋天的树叶,表现出秋季的空间,使画面充满生命力,与此同时又传达出一种萧瑟的、沧桑的、老练的感觉。萧先生之所以选择一年四季中的秋天来描写,与他的感觉、思想、性格、经历、体验等是有密切联系的。
第三是他的人格。萧先生的人格是潇洒明朗。尽管我和萧朗先生接触不太多,可从他的画面上感觉到他是一位很潇洒,很明朗的人,而不是很势利和热衷于名利的那种人。萧先生是不管潮流怎么走的,他总是有一份闲逸心情,自由地表达他想表达的物象,他想表达的感情,他想表达的情趣。所以他总是那样闲庭信步,自由潇洒,心态平和,心情也很明朗。综上所述,我认为他的人格和他的时格与画格是完全统一的。
萧朗先生虽然是北方人,但他画的并不是纯北方风格,而是融进了南方的风格,将北方的豪迈融进了南方的润泽,同时将中国的传统笔墨融进了西洋美术的块面。他很重视晕、染,而似乎不太重视皴、擦。他的画中晕、染比较多,这与他对西洋美术中块面的吸收是有关系的。鲁迅先生有句话说:“南人北相者佳,北人南相者优。”这阐明了一种现象,就是一个艺术家要成功,要把自己的艺术才华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一定要走出去,一定要走出家乡。萧先生曾经在广西住过一段,更在北京生活过一段,他的经历是非常丰富的。
正因为如此他才能把北方的、南方的,中国的、西方的,把多种截然不同的新鲜感受组合起来,突破了那种要么是豪放,要么是温润的纯北方或纯南方风格,有了一种杂交优势,一种中西杂交的优势和南北杂交的优势。具备了这种优势,再加上他具有雄厚的传统功底,所以他的画,尽管出自一位耄耋老人之手,仍具有强大生命力,有一种青春活力在里面奔突流荡。——翟墨(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论教授、博士生导师)
虫鸟鸣秋图-1942
从萧朗先生的作品中,能感受到萧朗先生是位富于文化修养的艺术家。他的作品给我们中青年人的启发,不仅仅是画如何画,更多的启发是作为艺术家,应是怎样做人。萧朗先生的绘画作品,以小品为主,但我们可不要小看其中的构思立意以及笔墨表达。几片叶子,一只小虫,它所传达的人生感受,并不比大幅立轴画弱。这一点我想萧先生本身会有更深的体会,因为他画的是自己内心的东西,这也正是他的作品之所以赢得社会承认的原因。——杜哲森(《美术研究》原主编)
竹石草虫图-1942
萧朗先生的花鸟画,尤其是小幅册页和斗方画,看起来画得很随意,但实际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一点都不雕琢,非常自然。 特别是在用色上,色彩明快,使人看了非常舒服。 另外他的花鸟画,不但能够给观众精神上的愉悦,还能够起到很好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对于生活、大自然的热爱,对于人生的思考,在其作品中都能够很好地表现出来,丝毫没有矫揉造作,委靡低沉之感。 萧先生作品小写意手法是很雅的,但其雅在骨,不在表面。 他画人们常画常见的题材,但给人的感觉却格调不低,这一点我觉得是值得那些刻意追求文人之雅的艺术家们学习的地方。——陈瑞林(《美术》原主编助理)
丝瓜雏鸡图-1942
我觉得20世纪以来,世界上的美术思潮,说白了,无非就两个,一个是高格艺术的平民化,一个是传统艺术的语汇重新组合和建构。在这方面,中国画家有大量的工作要去做,我觉得萧朗先生的画作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他恰恰做了这样的工作,扎扎实实地运用中国艺术的传统语汇,传统的题材,希望把它做到进入平常百姓家的程度。当然,一个流派也好,一个创造也好,恐怕不是一代人能够完成的。我觉得萧先生在继承王雪涛这个角度上,已经迈出了新的一步。——陈绶祥(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原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蜻蜓戏蝶图-1942
萧朗先生在创作上追求三个特征,一是经典性,即弘扬中国画的笔墨气韵的优秀传统,风格形式是中国传统的,又是弘扬中国传统的当代方式。二是情趣化,即在作品中表达画家本人富于个性特征的情趣感悟。情趣是智慧的幽默,是活泼的兴味,是富于内涵和联想的磁石,是自然天真的玩笑,是艺术中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基因。三是承接中华文脉的意笔之作,即遵循并发展中国写意画优秀的艺术传统,做到古不乖时,古为今用,古我同化。萧朗先生花鸟画创作总是以纯美至善为意念,以敦厚吉祥为情怀,以历代经典书画为津梁,以书法用笔为筋骨,以练达豪纵为风范,采取真而不似、柔中寓刚的艺术方式,创造出洋溢情趣感悟的自我化的花鸟意象,坚持传统性、学术性、人民性和写意性。——王振德(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菊石双猫戏虫图-1942
寒秋雉鸡图-1942
秋菊草虫图-1942
多寿-1959
丝瓜斗鸡图-1959
黍蔬图-1959
鸳鸯-1959
世世平安-1960
月季草虫-1960
水仙鸳鸯-1960
葫芦双鸡图-1960
月季小鸟图-1961
清供图-1961
蔬果草虫图-1961
松鼠戏虫图-1961
菊石草虫图-1961
梧桐飞蝉图-1961
花草石头小虫-1961
芭蕉草虫-1961
鸡鸣图-1962
丝瓜双鸡图-1962
梅柳双鸭-1962
莲菱香瓜图-1962
牵牛竹子小-1962鸟
晚凉都在藕花汀-1962
清供图-1962
双色芍药蜂蝶图-1962
菜蔬图-1962
喜上眉梢-1962
玉簪-1962
山茶葡萄佛手百合-1962
荷塘翠鸟-1962
紫藤麻雀-1962
红柿八哥图-1962
秋声-1962
荷花翠鸟图-1962
葡萄双鸟图-1962
丝瓜草虫图-1962
蓝花步鸭图-1962
葡萄草虫-1962
鸡冠花草虫-1962
鸭-1962
荷塘蛙声-1962
牵牛花-1962
瓜豆草虫图-1962
荷花蜻蜓-1962
野菊草虫-1962
教子图(画稿)-1963
荷花鸳鸯图-1963
桃花鹦鹉-1963
浴罢(之二)-1964
花卉长卷-1964
葡萄草虫-1965
紫藤八哥-1965
芙蓉翠鸟图-1965
铁姑娘-1971
决赛-1971
杉林破晓-1971
踏遍青山-1972
山水-1973
竹虫图-1974
向阳-1974
柑橘丰收-1974
木鳖子-1975
试笔之作-1975
玉麒麟-1975
臭矣-1976
阿肥-1976
春韵-1977
岭南果飘香-1977
菠萝蜜-1977
竹梅芭蕉图-1977
公社鸭群-1977
墨牡丹-1977
红莲-1977
葡萄-1977
临风-1978
岭南风-1978
荷花翠鸟图-1978
紫藤草虫-1979
天窥-1979
鸢尾-1979
教子图-1979
雀鸣-1979
荷花金鱼图-1980
蜀葵双鸡图-1980
梧桐八哥-1980
白藤萝-1980
玉簪香-1980
秋蝉-1980
葡萄草虫-1981
图文来源:玺朗艺术,特此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