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一阳初动,五行造化太幽微,正午时分光照紫禁 | 午门及社稷坛(中山公园)
今日签到:序号159
2020年12月21日,星期一,北京。
雾霾指数:144,橙色。冬至。
【心尧爱北京】x【心尧爱拍照】
📸️
每年的年末,最盼望的不是跨年,而是冬至。
冬已至,春未远。
人类自古就流传着冬至崇拜,这一天会举行大规模的祭天活动。太阳巨大而神秘的能量一直笼罩着地球,早期人们把太阳视为神一样的存在。
而现在,关于冬至的礼仪几乎消失,唯独饮食习俗历经千年而不衰。
北方吃饺子,南方吃汤圆儿。
(饺子挺忙,好多节气和时令都要吃饺子
)
分析了一下,今儿扎在颐和园、天坛和景山拍照的人应该少不了。好在是个礼拜一,故宫不开门,相对安静许多。
来午门这儿碰碰运气吧!嗯,还可以。
除了几位直播的姑娘,就只有一位大爷和一大哥专门在拍。
冬至这一天,是全年日照角度最低的时刻。正午时分,当阳光直射在午门上,匾额 “午门” 二字不会留下光照阴影,能完全显露出来。
而且,两侧城台的日照阴影在正午时分纵深等长,明暗一致。
这便是古人们的智慧,人为造出来的 “天意”。
午门广场上有好多胖鸽子,在地面找食吃。只有当游人故意上前跺脚吓唬它们的时候,才会呼啦啦成群而飞。鸽子的生活也是很安逸了,能站在午门房檐上晒太阳。
端门方向也是空荡荡的,只有两名站岗的工作人员。
逆光感觉很冬天,北京的冬天。
今天的阳光格外暖和,站在广场拍了会儿照片都开始出汗了。一边听着小姑娘们直播明朝历史,一边看着旁边的大爷咔咔咔咔地拍全景。这些声音,都是流动着的生活的美好。
祝所有人,冬至快乐。
走,我们去旁边的中山公园转转。
比 “中山公园” 这个名字更应该被记住的,是社稷坛。
··· 社稷坛 ···
社稷坛微历史:
中山公园的位置,在辽代曾是兴国寺,元代改称万寿兴国寺。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成祖朱棣按照《周礼》“左祖右社” 将这里辟建为社稷坛(紫禁城东侧为太庙,西侧为社稷坛)。 社稷坛是明清皇帝祭祀土神(社)、谷神(稷)的地方,也是皇权王土、国家收成的象征。 自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至清宣统三年(1911年)明清两朝皇帝或遣官在这里举行过1300多次祭祀活动。
1914年,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提议主持下,将社稷坛改为公园向社会开放,初称中央公园。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在院内拜殿(今中山堂)停放灵柩,举行公祭。 1928年,中央公园改名中山公园,以纪念孙中山先生。
小时候每次来中山公园都是看看花儿啊、五色土啊就走了,完全没有把这里和江山社稷联系在一起。
有些事情,大人讲过也记不住,记住了也闹不懂。只有当自己真的成长以后,有了展宽的人生经历,才能明白很多。
就比如这五色土,按照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的颜色配置于祭坛内。象征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又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为万物之本。
祭坛为正方形三层高台,汉白玉砌成,象征 “天圆地方”。
四周短围墙也同样按照方向覆盖四色琉璃,围墙四面又各辟一座汉白玉门,名 “棂星门”。
坛台中央立有 “社主石”,又称 “江山石”,上锐下方,寓意 “江山永固”。
从祭坛南出,便能看到门前一左一右立着两只石狮。此对石狮是1918年河北大名镇守使王怀庆和统领李阶平发现并捐献给公园的。
两只狮子重8800余斤,蹲坐式,直背挺胸,姿态雄伟。
1956年经考古专家鉴定 “为宋代遗物,距今已有千年历史。”
可是表情怎么有点儿可爱呢……
两只石狮不仅守护着五色祭坛,也守护着这园内的千年古柏。
中山公园内有数株辽代柏树,已有千年树龄。
你说,是不是每棵树里都藏着上千个秘密?
它们不说,我们也无从知晓。
具体说来,园内共有一级古树371株,二级古树235株。
南坛门外的7株柏树粗壮虬劲,为辽代兴国寺遗物。
在苍松古柏中间,有一座习礼亭。看它的位置有些不当不正,原来最初这所亭子并不在中山公园内,而是在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衙门内。
习礼亭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为黄琉璃瓦朱棂石阶六方亭。是明清两朝专为初次来京文武官吏、少数民族首领和附属国贡使等演习朝见皇帝礼仪之用。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焚毁鸿胪寺衙门,而习礼亭幸免,于1915年移至中央公园。
公园南门一进来的地方,立有一座牌坊,称“保卫和平坊”,其北为孙中山铜像。
这座牌坊建于1903年,原为 “克林德碑坊”。为什么叫这么个名字呢?
原来在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时期,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打死。
1902年,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中便有 “为克林德建碑” 的条款。
于是在东单北大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大街上,建了一座与街同宽的 “克林德碑坊”。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将其移至中央公园,改名 “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
1952年,为纪念 “亚太区域和平会议“,改名 ”保卫和平”坊。
看完这些,西南小门附近还有一座不能错过的兰亭碑亭。
这座碑亭始建于1917年,1970年因施工拆除,1971年重建。
重建后的兰亭碑亭为孔雀蓝琉璃瓦顶重檐八方亭,清乾隆帝御题的 “景自天成”、“引派涵星” 刻石匾额分嵌于亭南额方内外。
亭内立有石碑一块,以及刻有诗文的石柱八根,为圆明园遗物。
八根石柱上刻有唐代书法家临摹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兰亭序》,以及明代董其昌仿柳公权兰亭诗和清乾隆帝临摹的《兰亭集序》、《兰亭诗》。
(因为都有玻璃罩保护,并不能拍得很清楚)
除此之外,还有游客冯丽娟在2008年刻下的到此一游。
想问问这位冯丽娟,12年过去了,丢了的素质你找回来了吗?
临走前再看看公园里的其他景色吧。繁花盛开的季节,可以在这里看到郁金香、桃花、丁香、兰花等。
远比冬季炫目,却没有如此清静。
对了,现在公园东侧的愉园内正在举办金鱼展,爱好金鱼的列位可不要错过呀!
不过虽然品种挺多也挺不常见,但是小金鱼的状态都不太好。
很多都无精打采地不游不动……
- F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