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迹‖卧听狐狸啸明月

鸟迹

以东篱之名写诗,借张榜之号拍鸟。另一种记录而已。

卧听狐狸啸明月

读《诗经》中的《国风·豳风·七月》,有“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的句子。大致意思是说,十一月(阴历)上山猎貉,猎取狐狸皮毛,送给王公贵族做皮袄。这可能是最早记录狐狸的文字。

年轻时,对狐狸印象并不好。一者狐狸狡猾,二者狐狸味骚。当然这两方面原因,可能都源自父母辈口口相传的俗语。比如“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一窝狐狸不嫌骚”,等等。至于它狡猾到什么程度,又是怎样的骚法,都没有亲见或亲闻。

2019年冬,有机会去了呼伦贝尔,在白茫茫的大雪原上,算是平生第一次近距离见到了狐狸(沙狐),便心生喜爱之情。它在雪地上时而奔跑,时而回头张望,时而蹲下来从雪地里刨东西吃。镜头里的它,红灰色的毛发柔软有弹性、挺拔不粘连,花纹清晰有质感。尤其那双眼睛,灵动而迷离,仿佛有欲言又止、百转千回的万千柔情在内。怪不得人们会用“狐狸精”来形容一些年轻女子,我想除了受《聊斋志异》的影响,更多的是因为她们长了一双狐狸般的勾魂媚眼。

古诗中描写狐狸的诗,应该不下百首。就我的阅读眼光,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狐狸的诗句最多。比如:“萧条草木寒无色,窸窣狐狸出有声。”(《寒夜》)“空山鬼火号狐狸,筑屋千础食万缁。”(《寄黄龙升老》)“空园露湿荆棘枝,荒蹊月照狐狸迹。”(《古别离》)“狐狸熟睨那敢犯,萧萧清露和微风。”(《新买啼鸡》)“鸱枭乘屋弹不去,狐狸欺人怒竖毛。”(《斋中夜坐有感》)“虎狼妥尾择肉食,狐狸竖毛啼日莫。”(《木瓜铺短歌》)等等。诗句大多写得荒凉、孤寂。这既与作者当时创作诗歌时的处境及心境有关,又与狐狸本身居于荒郊野外、昼伏夜出的习性有关。

凡昼伏夜出的动物,大多性格机敏胆小而警惕性高。狐狸就是如此,它的视嗅听三觉都非常敏锐。眼睛如猫眼能适应黑暗,一旦发觉窝里的小狐被其他动物或人发现了,它当晚就能搬家。当遇到强敌时,尾巴尖的白毛可以迷惑敌人,更重要的武器是从尾巴根部发出一股极刺鼻的臭味。人们常说的狡猾,也许正在此,不过是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中,维持自身生存的技能和本领而已。

“卧听狐狸啸明月”,语出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刘基《蒿里曲(三首)》, 应该是刘基退出朝堂后隐居乡下所作。这是我认为写狐狸的诗中最好的诗句。首先是诗中有画,拿我们生态摄影爱好者来讲,是一张难得的狐狸啸明月的情境大片。更重要的是它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在荒凉落寞的处境中还能够“卧听狐狸啸明月”这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2020年2月29日星期日

『凤凰』诗刊

  『凤凰』为诗歌半年刊,于2008年3月,在河北唐山创立。以强调青年性、先锋性、生活化、在场感,倡导好作品主义为办刊理念,深得广大诗人的喜爱。已出版24期。中国新乡土诗的奠基人姚振函曾评价说:“这是一本不逊于甚至优于某些官方刊物的民刊,它使我这个居于平原小城的老年人开了眼界,也再次领略了唐山这座了不起的城市。”入选2014年、2016年中国诗歌十大民刊,并荣获河北文学内刊贡献奖。

  编辑团队:东篱,张非,唐小米,黄志萍,郑茂明

  设计团队:斌斌有理,立,聂颖,崔奕

  校对团队:清香柚子,因雅而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