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睡难, 气虚! 国医大师朱良春的方子, 补气助眠, 值得学习
点击加载图片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诊断学》、《类证治裁》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看到本文的题目,你可能会觉得奇怪:
气虚,就是身上缺乏能量呗。那气虚的人,应该很累才对啊,他们应该一睡就着的,怎么可能入睡困难、失眠呢?
这个事儿,我以前在文章中提过。今天,我再给你好好说说。
好多年前,我老师在和我讨论中医睡眠障碍治疗问题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这就是,对于用了很多办法,都无济于事的失眠患者,就去温补。这一温补,就睡着了。
当时的我,和你一样,不理解。
不过,我老师给我举了一个例子。这就是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以往的一张医案。我听完,豁然开朗。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5岁,是一个干部。什么毛病呢?就是最近这一年多来,睡眠极其不好,经常彻夜难眠,入睡十分困难。偶尔能睡着,也是多梦,很快醒来,同时还身上出汗,类似盗汗的样子。
点击加载图片
由于睡不好,所以白天周身乏力、神疲头晕、经常心慌心悸,记忆力和注意力都严重下降,完全不能胜任工作,人也迅速显老,一点都不像40多岁的人。
此人也用过不少中成药。这个丹、那个丸的,吃了不少,无效。
后来,他去求医,求到了朱良春老师。
刻诊,见舌边有齿痕,脉象虚大,苔薄。
结合患者的全身症状后,朱师心中有了底数,书方一首。但见——
炙黄芪20克,仙灵脾12克,枸杞子12克,丹参12克,五味子6克,炙远志6克,炙甘草6克,灵磁石15克(先煎),茯神10克,淮小麦30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患者用药3剂以后,酣然入睡,从此顽疾得以化解。朱师后来嘱咐患者用健养心脾的中成药善后调养,病告痊愈。
这里头的学问,我老师并没有掰开揉碎地教给我。他只是用一句话来点我——别忘了,气主收摄啊。
就是这一句话,让我把这个事儿想通了。
现在,我分享给你。
点击加载图片
首先,我们来看上文中这个患者,舌边有齿痕,脉象虚大。这是非常重要的线索。
舌边齿痕,意味着舌体胖大,受牙齿的压迫。如果这个时候,患者舌淡,那就要考虑是虚证了。气血亏虚,不能濡养于舌,于是舌体胖大。这个是我前几天刚刚说过的道理。
接下来,再看,患者脉虚大。什么是虚大?说白了,就是你脉象刚摸上去似乎挺有劲儿,但实际上却无力松软。这说明什么?说明正虚,是身体虚弱的表现。
同时,这个人疲倦乏力、心悸心慌、神疲、记忆力减退……所有这些都在告诉我们,这个人气虚啊。他体内的能量不足。
那么,这个气虚,和他的失眠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
气,中医讲,主收摄。按照中医传统的理论来解释,这个所谓的收摄,指的就是收摄体液、津液、血液。上文患者夜间盗汗,基本可以看作是气虚,难以收摄津液的体现。
但是,我个人认为,气的收摄作用,不只是这些。其中还包括对神志、思维的一种收摄作用。
我们的大脑,不停地思考,处理信息,这是一种阳的表现。脑海清净、安静,入眠,这是一种阴的表现。由阳入阴,我们就能入睡。而这个过程,同样需要能量来支持,需要一种能量,把摇曳不定的心神收摄下来。这个能量,就是中医所谓的气。因为气有收摄的作用。气虚的人,收摄失常,我们的神思就会纷乱,就难以入定。
此类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说,心气虚的人,往往心慌、难眠、遇事容易紧张、受惊吓,自己总喜欢瞎合计,疑心很重。为什么?他的气不足,收住不。再比如说高龄老人,人生最后的阶段,常常是胡言乱语,白天晚上地作人,不睡觉。为什么?他的正气太虚了,收不住,让他处于虚妄的状态。还有一些男性,到了五六十岁,忽然变得多疑、焦虑、心事重重,注意力和判断力下降,有人说这是男性更年期综合征。其实,这是他肾气不足,收不住神思的表现。
还有的人,明明身患大病、情势危重,却忽然能吃能喝,脸色发红,神采奕奕。老百姓管这个叫回光返照。其实,这就是正气将脱,体内最后的一点能量收不住了,被释放出来。
所有这些,中医管它叫做“精气亏虚、虚阳浮越”。
就前面医案中我提到的失眠患者而言,他显然属于一种气虚的状态。此时,气无法收敛他的神志、思维,于是就入睡困难。体内阳热之性浮动,所以脉大。但是由于其正气亏虚,所以脉又偏虚。
这个时候怎么办?很简单,给他补气。正气足了,才有可能收摄自己的神思。
现在,你看看朱良春大师的配伍,就该懂了吧:炙黄芪20克,仙灵脾12克,枸杞子12克,丹参12克,五味子6克,炙远志6克,炙甘草6克,灵磁石15克(先煎),茯神10克,淮小麦30克。
这里头,黄芪、仙灵脾、枸杞子、炙甘草,这显然都是在补益脾肾之气,用以治本。在这个基础上,用丹参、五味子、远志、茯神、淮小麦、磁石安神敛摄,用以治标。这就是基本思路。
点击加载图片
其实,对于这种利用温补之品来治疗失眠的思路,早就有医家提起过。比如说近代的章次公先生,就明言:“有些失眠患者,单纯用养阴、安神、镇静药物效果不佳时,适当加入桂、附一类兴奋药,每收佳效”。这实际上,就是用补精气的办法,来收敛气机,让身体有收摄的力量啊。
因为我们的身体,本来就是主收摄的。肾,是收藏先天之精的。我们的五脏,都是藏满精气的。我们肌肤体表的功能之一,就是藏我们的津液。可见,生命能量的体现形式之一,就在于潜藏收摄。我们中国人性格偏于内敛、潜藏、含蓄,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中医这一思想的影响……
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所以我讲啊,有些睡眠障碍患者,问题可能就在于气虚,甚至是由气虚所致的阳虚。要想改善的话,适当地温补,的确是一种思路。
不过,事情不会那么绝对。您作为非专业读者,可不要认为自己睡不着,一定就是因为气不足。如果辨证不对,盲目温补,有时会火上浇油,让你更难入睡。文老师把这道理给你讲清楚,希望你能认真反思,而不是盲目尝试。你该不该用这样的思路,应该请中医师来当面科学辨证,才能定夺。
至于说医案中的配伍,就留作大家参考吧。它所针对的症候特点,辨证要点,我前面都说了,希望您能反复体会。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