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张仲景寒热错杂证整理与运用
张仲景是中医方剂史上创制寒热药共用经典方剂的先师,本文通过对其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寒热错杂辨证及寒热并治法的对应处方进行举例。以供临床工作者参考使用。
寒热在表、里和半表半里
1.表寒里热证
素体热盛或肺热内蕴,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又称寒包火。治法: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例:《伤寒论》大青龙汤由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组成。方中温热药麻黄、桂枝、生姜解表散寒,寒凉药石膏清热除烦。
2.表热里寒证
平素脾胃虚寒,又感风热,或因外邪未解而过服寒凉而致脾胃阳气不足。表现为既有发热、头痛、恶风等表热症。又同时出现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肢冷、不渴等里寒证。
例:《金匮要略》竹叶汤由竹叶、葛根、防风、桔梗、人参、桂枝、附子组成。方中寒凉药竹叶、葛根发散风热,温热药桂枝、附子固护里阳。
3.半表半里兼表寒证
半表半里证是指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介于表里之间。
例:《伤寒论》柴胡桂枝汤由桂枝、黄芩、人参、甘草、半夏、芍药、大枣、生姜、柴胡组成。方中寒凉药柴胡、黄芩和解半表半里(少阳邪热),温热药桂枝发散风寒。
4.半表半里兼里寒证
例:《伤寒论》柴胡桂枝干姜汤由柴胡、桂枝、干姜、瓜蒌根、黄芩、牡蛎、甘草组成。方中寒凉药柴胡、黄芩和解半表半里(少阳邪热),温热药桂枝、干姜温里祛寒。
寒热在脏腑
1.脏寒腑热证
例:《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由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细辛、半夏、杏仁、大黄组成。方中温热药干姜、细辛、半夏温肺化饮,寒凉药大黄通利大便,泄胃热。
2.脏热腑寒证
例:《伤寒论》黄连汤由黄连、甘草、干姜、桂枝、人参、半夏、大枣组成。方中寒凉药黄连清心除烦,温热药干姜、桂枝温散胃寒。
3、寒热在同脏
例:《金匮要略》小青龙加石膏汤由麻黄、桂枝、芍药、细辛、甘草、干姜、五味子、半夏、石膏组成。方中温热药桂枝、细辛、干姜、半夏温肺化饮,寒凉药石膏清肺热(肺中寒饮郁热)。
4、寒热在同腑
例:《金匮要略》桔皮竹茹汤由桔皮、竹茹、大枣、生姜、甘草、人参组成。方中温热药生姜温胃阳,寒凉药竹茹清胃热(胃寒郁热)。
5、寒热在异脏
例:《伤寒论》栀子干姜汤由栀子、干姜两味药组成。方中寒凉药栀子清心除烦,温热药干姜温脾散寒。
6、寒热在异腑
例:《伤寒论》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
附子
、蜀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方中寒凉药黄连、黄柏清胃火,温热药干姜、细辛、附子、桂枝、蜀椒温肠寒。
寒热错杂证是临床的难治证,本文简单整理,有待完善。《伤寒论》的寒热错杂方剂,是张仲景对方剂学一大创举。其科学价值很高,我们应当很好地继承与发扬。
本文内容整理参考来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