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1.26【2017-4-19】
【原文】
子曰:“以吾一日长(zhǎnɡ)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zhī,下同)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ɡ)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wéi,下同)之,比(bì)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f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yuè),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xiànɡ)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1),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fū)子喟(kuì)然叹曰:“吾与(yǔ)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fú)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fū)子何哂(shěn)由也?”
曰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shěn)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yú)?”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yú)?”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一起陪同孔子坐着交谈。
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龄稍长,你们不要因此而有所顾忌,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你们平时闲居时总是抱怨:'没有人了解和重用我呀!’如果现在有人了解你们并打算重用你们,那你们将准备干些什么事呢?”
子路不假思索便轻率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迫近地夹在大国中间,外遭列强大军压疆,内有饥馑国库空虚。这样的国家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激发国民的勇武斗志,而且知道取胜的方法。”
孔子听了,微微一笑,未置可否。
“求,你怎么样呢?”孔子问冉求。
冉求回答说:“一个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让冉求我去治理,只要三年时间,就可以让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这个国家礼乐教化方面的事情,还须等待贤人君子来做。”
“赤,你怎么样呢?”孔子又面向公西华问道。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有能力,愿意学着去做。祭祀宗庙或者是诸侯相会结盟这样的事,我穿戴礼服礼帽,愿意做个小小的司仪。”
“点,你怎么样?”
正在弹瑟的曾皙放慢弹奏的速度,只听“铿”地一声,奏完了最后一个音符。他放下瑟,站起来回答说:“我不同于他们三个人的想法。”
孔子说道:“那有什么妨碍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风和煦,穿着应季的春装,邀上五六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再带上六七个少年儿童,在沂水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乘乘风,一路唱着欢快的歌儿走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道:“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出去了。
曾皙滞留在后面。曾皙说:“他们三个人说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道:“也不过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老师您为何讥笑子路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求礼让,可他说的话一点也没有礼让的意思,所以我笑了。”
曾皙又问:“难道冉求所讲的不是一个国家之事吗?”
孔子说:“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曾皙接着又问:“难道公西赤所讲的不是一个国家之事吗?”
孔子说:“既有自己的宗庙,又与别的国家会盟,不是诸侯所能做的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配做一个小小的司仪,那还有谁能够做大事呢?”
【微言微感】
孔子很自豪!
弟子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有的抱负,各有各的成就,孔门弟子,人才济济。
假如让子路(仲由)做国防部长,让冉求(冉有)做商务部长,让公西华(公西赤)做宣传部长,让曾皙(曾点)做教育部长……再遇见尧舜一样的明君,那该多好啊!
孔子这一辈子,不是为了平庸而活着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孔子对自己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辅佐贤明君主,结束社会动乱,恢复周朝礼乐,建立有序富足安定和谐的理想社会。
有一次,子贡向老师请教如何治理一个国家,孔子说:“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关于“足食”,在孔子学院中,最会做生意的,要数子贡,其他冉求也很不错。
冉求曾近做过鲁国权臣季康子的宰臣,善于理财,还带兵打败了齐国,在鲁国实实在在办过几件大事。
冉求的能力,孔子老师还是很为弟子自信的,他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这次,子路雄赳赳,气昂昂,高谈阔论,自己的理想抱负,老师笑子路。冉求不得不慎重:“我也就是能让一个小地方的老百姓吃饱饭不挨饿罢了,老师提倡用礼来教化,那就要靠颜回那样的君子了,我是不行的。”
关于“足兵”,最乐于此道的当然是子路。
要说勇猛果敢,子路当仁不让。孔子都承认:“自从有了子路跟着我,再也没有人敢对我无礼了。”能抓住老虎尾巴,把老虎活活摔死的,除了子路,还有几个能做到?子路尚武,好兵,后来也善政。
孔子曾夸过:“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
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而宽矣。”至廷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
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乎?”
由此可见,夫子这一次笑话子路,并非看不起他,而是因材施教,希望这个“一根筋”的大弟子,都能谦虚谨慎一些,仅此而已。
然后,公西华出场,用礼乐教化百姓,天下就可以成为王道乐土了。
国家没有强敌威胁,老百姓丰衣足食,又有公西华之辈的教化,好了,“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干啥去?到沂水去洗澡,到求雨祭台上吹吹风,然后唱着歌回家,多么惬意,多么优哉游哉啊!
难怪对于曾皙的话,孔子拍手称妙:“吾与点也!”
其实,有谁不想这样呢?
如果教育可以这样,没有升学压力,没有考试刷题,小班化,个性化,自由化,讲讲故事,诵读美文,实践活动,智慧分享,那该是多么让人享受的美差啊!
芬兰教育,世界第一,老师爱教育,学生爱学习,据说就是因为老师没考评,学生没考试,师生无压力,可以“莫(mù)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1),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那好吧!子路去搞好国家安防,冉求去丰衣足食,公西华去教化民众,我们都“吾与点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享受成长的幸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