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1.22【2017-4-19】
#每日学论语#11.22【2017-4-19】
【原文】
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
子路问:“听说这件事就去实践它吗?”
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听到这件事就去做呢?”
冉有问:“听说这件事就去实践它吗?”
孔子说:“听说这件事就去做它。”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说这件事就去实践它吗?’老师回答说'有父兄在’。冉求问'听说这件事就去实践它吗’,老师回答说'听说这件事就去做它’。我被弄迷糊了,敢问这是咋回事?”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鼓励他进取;子路勇猛过人,所以要求他谦退。”
【微言微感】
“闻斯行诸?”
我弱弱地问问自己:
听说房价还要涨,我们买不买?
听说股票衰极必涨,我们卖不卖?
听说很多人都放弃了体检,说体检费钱不治病,我们检不检?
听说很多学校在加班加点补课拼中考,我们补不补?
听说某某教学法非常传奇,我们学不学?
听说《论语》有些不合时宜,大家都在读《道德经》,我们换不换?
马上做,活着等等看,甚至干脆置之不理,这还是要看看各人实际的情况。
我眼下不在北京买房,是因为没有经济实力,如果钱方便,当然要买。
股票涨涨停停,我不关心,因为我靠工资吃饭,常常等米下锅,买股票,买彩票,买基金,涨涨落落,大喜大悲,我没有抗风险能力,心脏也不堪重负,干脆远离风险,安贫乐道。
至于体检不体检,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但是还是要检查一个放心和安心。毕竟我是怕死的,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都依靠你来支撑,怎么敢麻痹大意呢?
其他,在哪里生活,学校补不补课,读什么样的书……诸如此类,一切从实际出发。
喜欢北京的繁华,何必介意交通拥挤;追求全人教育,就要坚持淡定,克服急功近利;读书讲究缘分和有趣,喜欢《论语》就读《论语》,喜欢《道德经》就读《道德经》,反正不是为了考试,何必委屈自己?
所有的选择,都是因着我们的需求。喜欢就做,需要就做,该做就做,能做就做。
同样一个话题:闻斯行诸。孔门弟子的需求肯定不同。子路性急鲁莽,要三思而后行;冉求谨慎迟疑,要当机立断。如果是喜欢“吾日三省吾身”的曾参呢?如果是喜欢“昼寝”的宰予呢?如果是喜欢投资理财的子贡呢?
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性格,当然答案应该是不同的。
这个问题,2500多年前的孔子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范式。不同的人,孔子一定用不同的方法引导,而不是“左右左,齐步走”。个性化教学,分层教学,在孔子时代已经做得很好。
严格来说,孔子的教学是有统一的教学内容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开设课程功能也有:“礼、乐、射、御、书、数。”
但孔子学堂不是衡水中学、毛坦厂中学那样“高考工厂”,人家是北京的十一学校、上海的建平中学,人家实行的是自主选课和走班上课。礼乐射御书数,学生是可以有所侧重的,德行、口才、行政、文学,秉性不同,爱好不一,弟子是可以扬长避短的。孔子因材施教,对学生采用的是分类牧养,对症下药,各美其美。
为什么要这样做?
教育的模式,受制于社会需求和人的成长规律学校。社会需要产业工人、职业军人、专业服务生……那就最好采用班级授课制,实施模块化训练。这样,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他们需要的是按工作流程和标准,不折不扣流水线操作。
当然,以服从为天职军人,也是不提倡个性化的。有太多自己的奇思怪想,太有思想,太有个性,对标准化管理,流程化操作,这不是好事情。
但如果是培养创意设计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个性艺术人才,则忌讳去个性的控制。这类人最忌讳的是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消极等待。我们曾经熟悉的广州金正电器、洛阳春都火腿肠、飞鸽自行车、柯达照相机……因为缺乏与时俱进,不能可持续发展,而最终被市场淘汰。
基础教育的学校,近期目标是把孩子送到高一级学校,这需要分数,需要标准化。但是,如果从人的终身发展来看,从未来社会的需求来看,急功近利和鼠目寸光,则是不负责任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担当精神,合作意识,这是未来社会对人才发展的需求。 学生自主发展,学校从“工厂”变“牧场”,重视因材施教,重视个性化教学,已经成为时代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