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王安石写下了这首名诗,也拉开了一个时代的帷幕
元旦这个节日在中国出现得很早,《晋书》中第一次记录了它。元是凡数之始,旦即是日,合起来取“初始之日”的意思。毫无疑问,在古代,元旦特指正月初一,但关于“元月”到底从哪个月算起,在汉武帝时期之前并不统一,所以元旦这一天日期并不一致。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将正月初一定为“新年”。新中国成立后,公历1月1日被定为元旦。
新年是最为重要的节日,自然会激发文人无限激情,自古以来关于新年的诗歌很多。然而,最出名的,恐怕还是要算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很美,作者没有夹杂个人情感,仅用了白描的手法描述了新年的场景,却能神奇地激发读者的共鸣,使我们沉浸在欢乐祥和之中。同时,诗歌的字里行间,跳跃着欢乐的节奏,洋溢着新春的喜庆,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诗歌的意思更简单,它说的是在爆竹声中一年过去,春风算暖,一家人饮尽屠苏酒。温暖的阳光洒向千家万户,也在提醒大家要摘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谁都能理解诗意,但是,由于作者是王安石,由于这首诗写于敏感的北宋神宗时期,它便有了更深的含义。
北宋立国以来,经济日渐繁荣,文化迅速昌盛。但是,表面的盛世掩盖不住严重的社会危机。它的军事机构庞大而无能,对外屡战屡败;它的官员严重超编,财政捉襟见肘;就连引以为豪的农业生产,也因土地兼并的加速而尽显危机。
这种状况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宋仁宗时期,就开始了短暂的庆历新政。只不过那次变革胎死腹中,并没有什么成效。实际上,庆历新政也只是针对吏治进行封建阶级的自我完善,即便成功也不能从根本上上解决问题。
宋神宗继位之后,苦于寻找救国的良方。偏偏这时他听到了王安石的大名,并且提拔为江宁知府,不久任命为翰林学士兼侍讲。他与王安石可谓是君臣知遇的典范,仅仅一年多时间,他又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以副宰相的身份主持变法。
这首诗正是写于当年伊始,我们可以想象,此时的王安石自然意气风发,他即将奉献个人所学给这个伟大王朝。如果能够成功,他必将像商鞅一样,奠定大宋富国强兵的基业,注定能青史留名。
但是,王安石却忽略了两个重要的问题。一方面,他的变法太过先进,是当时社会所不能承受的。他借鉴前人经验,又天才般地创造了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均输法、保甲法等等,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不仅让后来的张居正、康有为得以借鉴,就连现代社会也在使用其中的某些制度。
可是,先进的制度并不带便适合当时的北宋。这就像大学教授去当幼师,注定会手忙脚乱。北宋毕竟是农耕文民的封建社会,许多带有资产阶级的制度,根本无法让人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更是束手束脚,让人无法大展手脚。一句话,花盆里栽种不了参天大树的种子。
另外,变法中急功近利用人不当也是失败的重要原因。王安石个人的道德操守不用怀疑,即便是对手也不得不佩服他的人品。然而,王安石一下的变法派,包括吕惠卿、邓绾、蔡京等等,大多都被列入《奸臣传》。他们参与变法,要么是为了捞钱,要么是为了升官。上梁不正下梁歪,变法由这些人主导,基层自然混乱不堪,官吏自然借此鱼肉百姓。
王安石不是不知道用人的重要性,但他在朝廷根基浅,也没有时间观察考核合适的人才。他用人的标准只可能是谁拥护自己就用之,不拥护自己就排挤,这也直接导致了纠缠北宋王朝到灭亡的党争。变法固然是伟大的尝试,但失败的变法,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
当然,这一切的后果,当时的王安石并不知道。他只是看到气象万千,满怀将国家变得更好的雄心,完成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