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4)

刘备诸葛亮君臣一体 演绎千古佳话

武侯祠

杜甫咏怀古迹之四云: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整个三国的历史演绎了一个“义”字,桃园三结义是英雄结拜之义,一旦结义,自应福祸同当,生死与共;关云长华容道义释曹孟德,诠释了故人之义。

曹孟德曾有大恩于关羽。曹孟德兵败赤壁,诸葛亮已经算出他必经华容道,派兵马埋伏拦截。诸葛亮知道天下三分,必须放曹操生路,关云长最重义,是最佳人选,却故意把关羽晾在一边。关羽忍耐不住,自告奋勇,要担当此任。诸葛亮点出曹操曾厚待关羽,关羽可能会放过曹操,说他不合适。关羽说他已经报过恩,这次相遇肯定不会放过。诸葛亮就与他签下军令状。关羽明明知道释放曹孟德该当军法从事,依然放曹操通行,这是舍生取义之举。

三国尤为感人的是刘备与诸葛亮之间肝胆相照,演绎了一段君臣之义。上引杜甫咏怀古迹的七言律诗,点出刘备与诸葛亮君臣一体,享受相同的祭祀。

武侯祠题匾

位于四川成都南门大桥外西侧的武侯祠,修建于西历223年,是为诸葛亮而建。

这座祠堂里所祭祀的不单单是诸葛亮一人,祠堂很大一部分是刘备驾崩后下葬的惠陵。这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唯一一座君王与丞相合在一起祭祀的祠堂。

当初武侯祠修建不是这样。刘备下葬后,为其修建的是昭烈庙,武侯祠在昭烈庙的旁边,直到明朝初年,重修因战乱而损毁的武侯祠时,将其并入昭烈庙,成了如今的武侯祠。

将一国之君与丞相放在一起祭祀,这是非同寻常的事,因为其中一段流传君臣相得的千古佳话,经过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白帝城托孤等事件变得深入人心。

三顾茅庐是求贤若渴的明主一次又一次长途跋涉到隆中草屋拜访一位躬耕隐居的年轻读书人,就为这份诚意,这个以管仲、乐毅自比的年轻读书人付出他全副精力和心血。为成就刘备的帝业,诸葛亮亲赴东吴,经过舌战群儒、说服孙权,再施展才学草船借箭、借东风,一举击败曹操几十万大军,初步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真正是呕心沥血;白帝城托孤,是病重的君主刘备在弥留之际召来自己最为信任的股肱大臣,将艰苦征战建立的蜀汉王朝托付给这个功劳卓著的丞相。做臣子的泣不成声,君主也泪流满面,这样的场面或许只有在刘备和诸葛亮这对君臣之间出现过。

武侯祠里设有刘备、诸葛亮与两位后人的塑像,却没有刘备的嗣子、投降魏国的刘禅的塑像,从这里可以看到,在中国文化里把忠义看得唯此为大。

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尽心尽力辅佐后主刘禅,内整政务,外修军事,南征北伐,平定内乱,以攻为守,数出祁山,最终病死于进军途中的五丈原。他的后代也没有辱没诸葛亮的名声,数十年后钟会、邓艾率军攻入蜀国,诸葛亮之子诸葛瞻、其孙诸葛尚力主抗敌,战死绵竹。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刘备和诸葛亮的君臣之义不仅受到历朝历代皇朝的赞誉,更为万民百姓所认可。他们之间的君臣之义已经超越世俗那种称王称帝的最高荣耀,帝位在这种信任中不再重要,两个人之间的心怀坦荡,肝胆相照已经成为君臣之道的最高范例,被杜甫称作是“一体君臣”。

诸葛亮隐居隆中,曾作歌云: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诸葛亮志向高远,有匡世济民之才,他“伏处于一方”,等待可以辅佐的明主出现。

结果,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看到刘备的诚意,知道这是自己一直等待的明主。刘备得到诸葛亮,以师礼相待。君主如何用人,这是中国文化特别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曾子说过一句话:“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是对以前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古代许多成就巨大的君王,对辅佐自己的大臣都以师礼相待。

司马徽得知徐庶推荐了诸葛亮,曾说“元直(徐庶)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还说,“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司马徽的话值得咀嚼。三国天下三分,这是天时。然而,这个三分天下,有诸葛亮付出的心血。如果没有联吴抗曹,赢得赤壁之战,东吴可能会投降曹操,刘备也不能扩充势力,三分天下的局面可能形成不了。诸葛亮亲随鲁肃赶赴江东,舌战群儒,说服孙权,借东风火攻曹营,这些成了赤壁之战决胜的关键因素,都是诸葛孔明的努力和心血。

刘备完全具备开创一代盛世的明君之德才,但囿于三国三分的天时,难以施展,只能立足于蜀地;对于诸葛亮来说,也是如此,即使呕心沥血,最终也只是维系三分的局面。所以说,他们君臣皆得其人,而不得其时,司马徽称“卧龙得其主,不得其时”说对了一半,其实刘备作为明君,也是未得其时。

清人绘刘备彩像

白帝城刘备托孤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进取西川,夺取西川后,诸葛亮入蜀辅政,留关羽镇守荆州。

荆州共有南郡、长沙、零陵、桂阳、武陵这五郡,其中南郡是刘备向东吴借的。刘备得到西川后,派关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区,孙权派吕蒙乘虚偷袭,导致荆州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失陷。

关羽兵败被俘,不降被杀。听到关羽被东吴杀害的讯息,刘备报仇心切,不听诸葛亮劝告,尽起全国兵马讨伐吴国,亲自率军为关羽报仇。诸葛亮为防备魏军乘虚偷袭成都,没有随刘备出征。

吴国大将陆逊看到蜀军为避酷暑,在山林茂密之处结营,火烧蜀军七百里连营,刘备大败,退回到白帝城,在城中永安宫中一病不起。据《三国志》记载:“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这就是说,刘备自知时日不多,便派人日夜兼程赶到成都,请诸葛亮来嘱托后事。

诸葛亮留太子刘禅守住成都,带刘备的另外两个儿子刘永、刘理来到白帝城,进永安宫谒见刘备。

刘备叫诸葛亮坐在旁边,用手摸着他的肩背说:“我自从得到丞相的辅佐,才天幸达成帝业;想不到我智识浅陋,未能采纳丞相的谏言,自取其败。悔恨成疾,死在旦夕。嗣子刘禅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刘备说完,泪流满面。

诸葛亮也哭着说:“望陛下保重身体。”刘备看了看左右的将官,见马谡也在身边,叫他暂时回避。

马谡出去后,刘备问诸葛亮:“你看马谡这个人的才能怎么样?”诸葛亮回答:“这人也是当世英才”。刘备说:“这人言过其实,不能重用,对于他,丞相要慎重考察。”

说完,刘备召集众将官到齐,拿笔写了遗嘱,交给诸葛亮,感叹地说:“我本想和你们一同消灭曹丕,不幸中途分手。麻烦丞相把我的遗嘱交给太子刘禅,以后一切事情都望丞相指点。”诸葛亮拜倒在地上说:“望陛下好好安息,臣等一定全力效劳,辅助太子。”

刘备叫左右的人扶起诸葛亮,一手掩盖眼泪,一手握住诸葛亮的手说:“我现在快要死了,有心腹的话要说。”诸葛亮问:“有什么事吩咐。”刘备说:“阁下才干高于曹丕十倍,一定能成就大业,如果刘禅可以辅佐就辅佐,如果不行,你可以取代刘禅,自己来当皇帝。”

诸葛亮听到这话,立即哭拜在地说:“作为臣子,我一定尽心尽力,效尽忠贞,辅佐刘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备又请诸葛亮坐在旁边,将刘永、刘理叫到面前吩咐:“你们要记住,我死了以后,你们弟兄三人,要像对待父亲一样对待丞相,不能怠慢。”并叫两个儿子一同在诸葛亮跟前下拜,接着对众将官说:“我已把国家大事托拜给丞相,要嗣子刘禅以侍奉父亲之礼对待丞相,你们也一样不可怠慢,不要辜负我的嘱托。”

又嘱咐赵云说:“我与你在患难之中相遇,你跟随我一直到现在,想不到会在这里分离。你可念在我是你故交的份上,早晚看护照顾我的儿子们,不要辜负我的期望。”赵云哭泣着下拜说:“我一定会效犬马之劳!”

刘备又对众将官说:“各位将官,我不能一一分别对你们作嘱,愿各自努力,洁身自爱。”说完这些话,刘备驾崩,享年六十三岁。

君臣肝胆相照 垂范万古

刘备得到诸葛亮之后,非常高兴,表示“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陈寿也说:“及其举国托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

《资治通鉴》的注者胡三省也认为:“自古托孤之主,无如昭烈(刘备)之明白洞达者。”

(0)

相关推荐

  • 成都武侯祠两个不合历史、礼制现象的文化释读

    摘 要:成都武侯祠与全国其他武侯祠不同的地方就是与祭祀刘备的庙宇合为一体,是唯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大门虽悬挂"汉昭烈庙"大匾,但人们都称武侯祠.祠庙正殿上按朝廷礼制应当只有蜀汉皇帝刘 ...

  • 蜀汉中后期,诸葛亮也在世,为何直走下坡路?

    蜀汉中后期,诸葛亮也在世,为何直走下坡路?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杜甫<咏怀古迹> 前言 本篇主要围绕"皇叔称王到白帝城托孤" ...

  • 武侯祠导游词「精选」

    诸葛亮为蜀汉丞相,生前曾被封为'武乡侯',死后又被蜀汉后主刘禅追谥为'忠武侯',因此历史上尊称其祠庙为'武侯祠'.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武侯祠导游词,欢迎阅读. 武侯祠导游词篇一 成都 ...

  • 从如鱼得水到托孤江山,刘备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是如何变化的

    <三国志>作者.西晋史学家陈寿曾经评价过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陈寿是这么说的: <三国志 先主传>: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於诸葛亮,而心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1)

    诸葛亮智慧超群 未出茅庐知天下事 颐和园长廊彩绘"诸葛亮大破魏兵". 杜甫咏怀古迹之五写道: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2)

    诸葛亮初出茅庐 赤壁建功 赤壁之战示意图 当时,曹操平息北方,中原已大致统一,关中诸侯也顺服曹操,征荆州.下江东开始提到日程上来,遂召集武将商议南征. 夏侯惇进言说:"近闻刘备在新野,每日教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3)

    借箭借东风 诸葛亮神机妙算 颐和园长廊彩画之草船借箭 舌战群儒 刘备为曹军败于长阪,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只身随鲁肃过江,遭到东吴一班名士的诘难.诸葛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5)

    诸葛亮治蜀 道不拾遗 风化肃然 成都武侯祠的诸葛亮殿前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自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以丞相身份辅佐蜀汉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6)

    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其中第四次,孟获骑着大红牛,率领蛮兵呐喊着冲向蜀军营寨,结果中了诸葛亮的计谋,全跌进陷阱里. 孟获,三国时期南中地区的首领,公元225年起兵反叛蜀汉,被诸葛亮率领大军七擒七纵后降服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7)

    诸葛亮北伐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上) 诸葛亮像,清故宫南薰殿旧藏历代圣贤画像,纸本设色,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蜀汉在228年至234年间发动的对曹魏的战争,前后共五次,未取得成功:曹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9)

    诸葛亮文治武功 谥封忠武侯 (上) 诸葛亮收服孟获 诸葛亮是智慧化身,贤相楷模,被人们尊为圣.崇为神,一生文治武功,忠义彪炳,死后谥封"忠武侯",这是古代作为臣子的最完美谥号. 诸 ...

  • 诸葛亮才学贯天宇 懿范垂万世(10)

    诸葛亮文治武功 谥封忠武侯 (下) 唐太宗称赞诸葛亮 唐太宗非常赞赏诸葛亮为相之公平忠义.据<全唐文>卷十<太宗皇帝.诸葛亮高颎为相公直论>记载:"朕比见隋代遗老,咸 ...

  • 孟母:懿范千秋

    子行乎子义, 吾行乎吾礼.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卒于公元前289年.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因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境十分贫寒.相传,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