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解三国(14):献帝位长,令义理两大基点得以并行
在作者罗贯中的眼中,三国的安排,既是以天地人三才的形式在传达天人合一的人文观,告知人们文化的主导者,在天不在人,但同时整部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点明这段历史是要在地上让人去“演”出不同角度和层次的“义”的内涵。因此汉末天下才出现了有帝王又无帝王,也就是“帝非帝,王非王”的汉献帝长期在位的奇特历史现象。
也就是说,认为天下有无定主,就会促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奉行义的基点,从而做出不同的选择。让人看到人对义理的各种不同的理解和做法。义的内涵,才能展现得十分详尽。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我们可以从刘备兴义军平黄巾之乱时的战役谈起。
天下明确有定主时 义理的运用
大家都记得《三国演义》的第一个经典故事就是“桃园结义”,刘备、关羽和张飞结义,为的就是平定黄巾军的叛乱,还国家太平,以此上报国家,下安黎民。这是第一个故事义的内涵。因此在展现战争的同时,作者绝对不会忘记表现刘备兄弟三人对义的理解和实践。
刘备一开始先是协助幽州太守击退叛军,这本身就是在兑现三人结义的目的,表现着三人对国家大义的实践,之后,因得知自己的老师卢植以中郎将的身份领军,正在广宗与张角对峙,於是辞别太守的军队,领着本部义军到卢植处助战,一为师恩,二为国家,得以同时报效。但卢植见到刘备后,却让刘备去探听其他两路由朱儁和皇甫嵩带领的朝廷大军的情况,好约期剿贼,於是刘备奉命星夜赶到颍川,见到朱儁两位将军后,得知张角的弟弟张宝和张梁都被打败,正带着残余逃往广宗,於是又星夜返回广宗,不料正在途中,就遇见卢植获罪被囚,正押解进京问罪。原来卢植被张角妖术所阻,迟迟未见获胜,朝廷派来的使者因得不到卢植给的贿赂,因此谎报军情,卢植因此被囚禁解职,由董卓代替卢植领军。
刘备见卢植被囚禁问罪,无计可施,于是计划回涿郡太守处,途中却遇到董卓被张角打的狼狈逃命,汉军惨败,三人二话不说,舍命救下董卓,也就是那位之后拥兵进京废掉少帝的董卓。董卓当时任河东太守,自来性情残暴,傲慢无礼,被刘备三人相救,不但不知感恩,听说刘备是无官职的白丁,待刘备十分无礼,张飞因此大怒,要杀了这无义之徒,被刘备关羽以朝廷命官不可杀的理由拦住。但张飞认为,这样的不义之徒,既使不能杀他,也无法跟在其手下听命,如果两位哥哥选择跟着董卓,他也不会听从。刘备和关羽认为三人义同生死,自然一同进退,於是离开了董卓,引军转投朱儁,帮助朱儁剿灭张宝,平定诸郡,大获全胜。
这里我们看到了刘备三人对义的实践,他们先是对自己本地涿郡进行了守护,之后报师恩,讲的是师徒之义,后帮助董卓扭转败局,救下汉军,毫无个人的私心,只因董卓奉朝廷之命,因此不问亲疏关系,照样舍生取义,但一旦发现董卓的品性,是个傲慢无礼的不义之徒,张飞刚直守义的性情就开始展现,他体现的是“贤臣择主而事”的义理。这个“贤臣择主而事”不单单狭义的指君臣关系,可以指广义的上下级的关系,张飞虽然性情刚直,这个义理,却毫不糊涂。他离开董卓的选择,跟赵子龙选择刘备,徐庶和诸葛亮选择刘备,都是遵从义理。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助纣为虐。
但刘备有刘备的考虑和选择,朝廷当时是天下正统,灵帝虽然昏庸,但当时还是天下定主。奉命领军的将军,皆为朝廷官员,杀了他,等于背叛朝廷,名义上是不妥的。会被人诬蔑跟黄巾为伍,因此,刘备的判断也是对的,所以,他们当时的做法,最为合理的选择,就是不能杀朝廷命官,但可以选择离开不义之徒。刘备关羽和张飞,三人在面对具体情况时的义的选择,各有角度,合在一起,就是当时最好的判断。这个例子是天下有定主时的判断。
无定主时 陈宫对义的选择
刘备三人这个不杀而离开的义的选择方式,书中多次在展现,当天下出现无定主的情形时,也就是汉献帝无法做主,认为他不算实际意义的定主的时期,同样有表现。比如中牟县令陈宫为了支持曹操行义举刺杀董卓而甘愿放弃官职,冒着性命私自释放被抓的曹操,之后了解曹操打算回故乡召集义军讨伐董卓,於是定下跟随曹操,但途中投宿曹操义伯父家,曹操因多疑,杀了义伯父一家,(书中为与刘备形成对比,曹操被刻画成奸雄,不再是历史真实的曹操,这个大家要明确),因此断定曹操不义,想杀了曹操,但转念一想,自己是为大义明确选择跟随的曹操,意思是没明言选择离开前就还是该侍奉的主君,本应忠义辅佐,此时杀了曹操,自己就成了杀主君的不义之徒,但如今发现曹操不义,不能跟随,於是只能离开,不能杀他。所以,陈宫判断只能离开他,不愿跟随他将来把才智用在做不道义的事情上,这就是古人的思维方式,对忠义的理解。
后来陈宫跟随了吕布,被曹操抓住,不投降曹操,至死不悔,表现的是天下无定主后,以各为其主的基点来履行忠义的思想。也就是天下无定主了,汉献帝不被认为是真正的天下主人,於是群雄逐鹿,他选择吕布来辅佐,是他个人认定的主君,因此忠义待吕布,不离不弃,生死不悔。
陈宫与曹操的因缘始末,这个故事的表现,不管是关于曹操,还是陈宫,所写的情节,未必属实,这个不是历史本身,大家当成是小说的虚构即可,作者的重点,不在故事本身是否为真,而是要借助这个故事,具体展现古人在无定主的时候,如何以义来选择和行动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