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何要否定红巾军大起义?
公元1355年(元朝至正十五年)三月,滁州义军的首领郭子兴病死,他的麾下大将朱元璋,在接手其部属,正式成为一方群雄的同时,也接受了中原红巾军首领,自称“大宋龙凤皇帝”的韩林儿的封诰,从此,朱元璋这部义军,也正式加入红巾军大起义的序列。
【三月,郭子兴卒。时刘福通迎立韩山童子林儿于亳,国号宋,建元龙凤。檄子兴子天叙为都元帅,张天祐、太祖为左右副元帅。太祖慨然曰:“大丈夫宁能受制于人耶?”遂不受。然念林儿势盛,可倚藉,乃用其年号以令军中。】
以上这段史料,其实是明初史学家粉饰过的,实际上,朱元璋就是正式接受了韩林儿的册封,成为龙凤政权的臣属,打着红巾军招牌,依靠红巾军主力掩护北方,顶住元军进攻主力,在江淮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势力。
同时,也从龙凤政权的副元帅、都元帅、一步步升到吴国公,自称吴王,建立以应天府(金陵)为首府的“西吴”政权,也就是未来大明王朝的雏形。
然而,当朱元璋最终得了天下,建立明朝后,为何要坚决否认这段为红巾军、为龙凤政权臣属的历史,甚至反而诬蔑红巾军与刘福通、韩林儿这些首义之人为“妖人”?与汉高祖刘邦对楚隐王陈胜的态度完全不同?
这需要考虑时代不同带来的主导思想不同,秦末是秦朝的焚书坑儒、禁私学与私人议论,把原关东六国的士人给得罪个遍,连孔子后裔都去投奔陈胜反秦了。这些士人获得了全面胜利,而且主导了秦汉历史的解释权,那么首义的陈胜当然是反秦大功臣,作为反秦义军重要成员的刘邦,必须尊重这个既成事实。
而朱元璋时代不同,理学在宋代的发展,是通过对定义的再解释,彻底否定了上古儒家肯定颂扬的“汤武革命”,比如朱熹把“汤武革命”专属的“诛一夫”标准。提高到只有“圣王”才能做,实际就是通过提高标准,坚决维护君权神圣,说到底是世家大族消亡,科举优待士大夫,导致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而元代,虽然科举断断续续,但是因为金国的激烈抵抗和灭南宋战争的旷日持久,对南宋灭亡后的江南,也是大力优待当地的地主阶级。汉人地主在元代,虽然在中央政权难以分羹,但在地方上是作威作福,甚至都开启了农奴制的历史倒车。
因此在元末,其实地主文人士大夫这一阶层,主流还是站在元朝朝廷一方的。 只是元朝统治太松弛,蒙古人并不信任汉人士大夫,红巾军举兵横断南北,才让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们做大。
所以,元末明初本来是空前的华夏光复运动,然后看当时那些汉人士大夫诗词,一个个心怀故元,而且他们掌握历史解释权,在宋濂版《元史》中,把这种“忠元”行为美化得厉害。
因此,为了收买士大夫之心,或者说是和地主阶级合流建立稳固的政权,朱元璋在实际操作时,不得不在相当程度上采纳这些人的思想。
当察罕帖木儿的大军横扫北方,攻克汴梁,将北方与中原红巾军扑灭后,朱元璋虽然不顾刘基等士人谋士的反对,冒险援救安丰,救出韩林儿君臣,将其“迎驾”,或者说软禁于滁州。
但是,朱元璋还是在这些坚决不承认龙凤政权合法性、不承认韩林儿为“虚君”的士人影响下,没有采取「让龙凤皇帝韩林儿以反元不力,中原失陷,自请退位,然后诸将群臣上书,请吴王朱元璋正位为君」的路线,对究竟如何处置韩林儿,犹豫不定。
而大将廖永忠则在士人谋士的暗示下,欲立“为主分忧”的奇功,将韩林儿淹死于瓜洲渡。这么一来,就彻底断绝了朱元璋承认、接盘龙凤政权的可能,否则他自己就得背负“弑君”之名了。
勃然大怒的朱元璋,虽然痛责廖永忠,削其预定的国公之位,几年后找了个借口将其处死,那些士人谋士日后在大明朝也没有什么好下场,但迫于形势,他不得不接受了宋濂的“殿兴有福论”,彻底否定了红巾军的首义之功。
于是,「大明得天下非于元朝,而是诛灭反元群雄」,就成了明朝初年的官方口吻,但是 朱元璋自己对此也极不甘心,十分矛盾,所以,在承认元朝为正统王朝,迎忽必烈入历代帝王庙的同时,同时还是有大量“驱逐鞑虏”,强调“华夷之防”的说辞,比如北伐诏书,比如对海外各国的诏书。
说到底,在宋朝理学儒家的思路之下,攘夷和夷夏之别,已经远低于“君臣之分”了。在这种话术下,作为君主最大的黑点,不是本人是胡人或者曾经臣服于胡人,而是“以臣反君”,这和近代民族主义广大后的逻辑可以说截然相反。
所以,无论蒙元还是朱明还是满清,开国初年对自己王朝奠基的历史,都是绝对避免“以臣反君”,忌讳的重点是在这里,所以满清对于建州女真臣属于明朝的事实,同样拼命否认,并宣称“我朝非得天下于明朝,而是得天下于流寇”,体现的正是战国到明清,话语权逻辑的剧烈变化。
(本文大部分内容,为【长乐夜未央】 原创撰文 | 【狐狸晨曦】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