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最美妙的“刷字”!
《行书萧闲堂记书册》
(宋)米芾,纸本,册页,并跋共26页,每页纵91.5厘米,横33.6厘米,来源《渤海藏真帖》第四册。附虞集、柯九思、米友仁书法题跋。
细读老米此书甚妙,妙得我们已经词穷。但其实,虞集的后跋已说的很到位了:
“(元章)不胜喜快,叙咏其事,是以语多感慨,笔势飞动,异于常时,而心手交悦之快宛在纸墨,得于情者深矣。”
书之佳作在于写“情”,古今以来深于书者,必是深情之人。记得白居易《问杨琼》中有云:“古人唱歌兼唱情,今日唱歌惟唱声。”今人学米字,描摹来描摹去,徒然画字。却又百思不得其解,什么原因呢:
看老米的字,比如《竹前槐后帖》高清放大本中的游丝,以及“友”字一撇收笔处,笔锋完全打开皴擦出来的分叉,就知道老米写字速度是非常快的,而且下笔十分轻。但又轻又快的目的是为了贯力,要“运笔”写出势,所以老米在自己的书论中多次强调要悬肘、发力、得势。千万不能因为光图写快就变成毫无节奏的画字了。
还记得我们前面曾经讲到过的《米芾传法|一个领悟笔法妙趣的方法》吗?(点这里,再次学习学习)
米芾曾說:
“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字好,信书亦一难事。”
一首诗,写了三四次,还只有一两字自己满意,其中的甘苦非个中行家里手不能道,也可见他对于书法态度的严谨。
书法是“难事”,古人尚且临习不辍,何况我辈乎。你说呢?
萧闲堂记释文:
四明从事晋陵钱君世京,字延叟。过襄阳,米芾曰:昨送李济明渡江,与汪行之复会萧闲堂。已彻幕壁,间有画像而题曰“权杭州观察推官米元章像杨之仪笔杨之杰赞曰『君子之 』 交,小人之雠。以人方人,叔度宜俦。”余以袖掩字而问:行之?曰:谁欤行之?曰:君也。仆为检『同气德友识面』三编,无二君名姓。呜呼!古人论世取友,况同世哉?世复有三君 子者『观文殿学士王公韶,字子纯』『枢宻直学士刘公庠,字希道』知仆,竟不识其面,选人蔡君肇,字天启,于相知间,语仆若素心腹者,云“得仆于王荆公”。葢仆于元丰六年,赴希 道金陵从事之辟,会公(阙)不赴。始识荆公于钟山。闻公门有数后进,喜争名而相非。又托以长者之言也。如天启,乐道人善者,一人而已。仆老矣,不知一蔡二杨行,能一识其面 乎?因延叟之语发叹,并记其事于家集中,以遗子孙。呜呼!仕开速进之路,则世人之邪说大行。纷纷不求已而非人,岂其本心实利之诱然,今乐善君子一何多耶?彼“口不道忠信、 捷捷而恶人、翩翩而自喜、黙黙懐奸藏慝、窃窃掩人之善、呫呫自标置”者,得不少悛乎?既序其事因系以。 谁起萧闲堂,图赞凡丑质。 昧昧岂我思,有懐斯士吉。 吾生终不逢,二陵已相失。 豢养走四方,公卿更绝迹。 向老交渐稀,背憎十六七。 丰吾九畹兰,任汝满地棘。我岂萧闲人,偶然得空壁。 美哉何方彦,精绝入妙笔。 君不愧顾长康,取媚桓温图九锡。 我不愧孟浩然,缓策空山遇摩诘。 前人交道久不紊,纷纷白头多不卒。 呜呼! 纷纷白头多不卒,回首此君应辟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