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法 | 孙过庭弘扬古风规:“五乖五合”论

古人说法——003

孙过庭《书谱》(节选)

又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彫疏,略言其由,各有其五:

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

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

乖合之际,优劣互差。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若五乖同萃,思遏手蒙;五合交臻,神融笔畅。畅无不适,蒙无所从。

【注释】:

乖:违背、乖戾、不和之意。此处形容书写时艰涩不顺、弊扭难受的状态。

合:和谐、融合、顺畅之意。形容书写时得心应手的意思。

彫疏:凋残、零落、无神采。

感惠徇知:感激恩惠,酬答知己。

心遽体留:神不守舍,杂务缠身。

意违势屈:违背心意,屈从形势。

情怠手阑:情绪倦怠,手笔慵懒。

【译文】:

书家在作书之时,有“乖”与“合”的区别。合则流畅隽秀,不合则凋零荒疏。简略说其缘由,各有五种情况:

精神愉悦、事务闲静为一合;感人恩惠、酬答知己为二合;时令温和、气候宜人为三合;纸墨俱佳、相互映发为四合;偶然兴之所至、灵动欲书为五合。

与此相反,神不守舍、杂务缠身为一乖;违反己愿、迫于情势为二乖;烈日燥风、炎热气闷为三乖;纸墨粗糙、器不称手为四乖;神情疲惫、手头滞涩为五乖。

合与乖的不同,表现在书法上也就有很大的优劣差别。天时适宜不如工具应手,得到好的工具不如拥有强烈的书写欲望和舒畅的心情。如果五种不合同时聚拢,就会思路闭塞,运笔无度;如果五合一齐俱备,则能神情交融,笔调畅达。流畅时无所不适,滞留时茫然无从。

【点评】:

“小草圣”孙过庭的《书谱》,如今习之者不可谓不众。然多刻意于其变幻万千的笔法,而忽视了高妙的文藻与文论之本意。

这一段就是著名的“五乖五合”论。

孙氏之所以撰述这一段要点,其后有说明,因为真正懂书道的人“罕陈其要”,一般都秘而不传;企学者虽然刻苦用功,却“未敷厥旨”,不得要领。因此,他“欲弘既往之风规,导将来之器识,除繁去滥,睹迹明心者焉。”

虽然孙氏自谦“不揆庸昧”,但这段论述高度概括了书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即主观、客观是相互交融、高度统一的。但对于书法而言,主观因素是重要的,也就是“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论语.为政第二》云:“君子不器”。道理是相通的。

(以上配图为孙过庭草书《书谱》长卷局部六图)

古人说法系列

蔡邕提出一个怎样的千古论断

王羲之“秘笈”中的美学命题

编辑/老伍


最通俗的讲述,最正统的书法

“书法入门”(微信号:shufarumen):

独家刊发田蕴章老师系列书法讲座图文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