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海忠金匮要略笔记(二三)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之痉病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
第一节痉病
一、痉病分类
【原文】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这一篇实际上是包括三个内容,一个是痉病,一个是湿病,还有一个暍病。这三个,从病的表现,脉象,临床症状以及治疗这四个方面,都进行了一个比较详细的讲解。所以,《金匮要略》的每一篇后面都叫病脉证治。
我们先来看痉病,痉病的这一篇内容,在临床上是非常有用的。但是,这里有些内容,可能和现代医学结合不起来。
首先看痉病的分类,关于痉病,张仲景到底分了几类?第一个刚痉,什么叫刚痉?太阳病,发热无汁,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痉”字,有的书上写的是“痓”,“痓”可能是误写,也就在传抄的时候出现了误写,因为这两个字特别的相近,“痉”字的繁写“痙”是这样的,与“痓”特别相似,很容易把“痉”字当成一个“痓”字。所以,有可能是在传抄的时候出现了误写。
痉病,首先是病在太阳,这个太阳,到底指的是什么?在《伤寒论》里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这个太阳是指的一个阶段还是指的一个 部位呢,还是指的一个症候群呢?实际上,在《伤寒论》里,没有这么明确。但是,根据整个《伤寒论》里的内容,这个太阳,应该是指的是病位。在人体上,太阳,就是太阳膀胱经和太阳小肠经。是指的膀胱经,小肠经受寒,那就是太阳病。如果不这样来解,那伤寒论里好多的东西就解不明白了。
太阳病表现出来的是发热,无汗,恶寒。太阳病是什么呢?既然是太阳经的病变,它就可以感受各种邪气。在《伤寒论》里,张仲景已经是讲得很详细了。后面讲《伤寒论》的时候再展开讲。当我们知道是在太阳经的部位有病,表现为发热,无汗,恶寒,在加上痉,这就是刚痉。原文的意思,大致就是这样。
【要点延伸】
1、“痉"病共同特征:发热。与脑部感染性疾病、高热惊厥相关。
2、“刚痉"病因:风寒性生物性病邪,如脑膜炎双球菌等。
3、“刚痉”特征:恶寒、无汗。
首先,痉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一定有发热,没有发热,就不能叫痉病。他是以脑部感染性疾病和高热惊厥相关的。也就是和我们现在临床连起来,痉病是脑部的感染性的疾病,或者是其他感染引起的高热惊厥。那么遇到这一类疾病,应该怎么治,那就在痉病里面来找。
刚痉的病因是风寒性的,生物性的病邪,为什么要讲这个呢?刚痉的特点是发热,无汗,恶寒,发热无汗这些是细菌感染,而且是感受风寒,冬春交际的这个时候,容易发病,这个时候的痉病,大多数是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脑炎。这一类病人,可以出现痉病的特点。而且,只有这一类病人表现出的症状是发热,恶寒,无汗。
所以,痉病的共内特点是发热,刚痉的特征就是,一个是恶寒,一个是无汗,我们就从恶寒,无汗,就可以区分是刚痉还是柔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