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鳖详解
稻田养鳖,是利用现有稻田基础,利用水稻与中华鳖互利互惠的生态关系,在稻作的基础上,进行中华鳖养殖的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实现了养鳖稳粮、增产增效的目的。
在这种养殖模式中,稻田为中华鳖提供了良好的活动场所,使鳖生活环境宽畅,活动、摄食、晒背范围大,生长发育快、增重率高;
另一方面,鳖的排泄物和残饵又是水稻的良好肥料,鳖还可为稻田疏松土壤、捕捉害虫,从而大大降低了农药使用量,提高了稻田的经济效益。
一、稻田养殖中华鳖的优点
1.稻田养殖中华鳖的有利条件
稻田一般具有较强的保水能力,并且田间水质良好,pH值、溶解氧等均能满足鳖生活的需要;
生长的水稻可为鳖提供栖息、隐蔽的场所,避免或减少了敌害的侵扰及同类间的相互残杀,同时在夏季高温季节,水稻茎叶还可以起到遮荫的作用,以免中华鳖受到太阳直晒;
另外,稻田中有丰富的昆虫、浮游生物、小鱼虾、螺类等天然动物性饵料,可供鳖摄食。
2.中华鳖对水稻生长的有利因素
中华鳖的粪便和残饵可以肥田,尤其是在鳖放养数量大、人工投饲较多时,肥田效果非常明显,大大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鳖还能摄食稻田中的害虫,具有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可降低农药使用量,减轻用药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中华鳖在稻田里的爬行活动,可疏松稻田土壤、改善土壤通透性,有利于水稻根系的发育。
二、稻田选择与准备
1.稻田选择
稻田一般要求保水性能好、无渗漏、水源充足、水质好、进排水方便、光照条件好,土质以黏性土壤、泥层深15~20厘米为好,并尽量能集中连片,便于管理。
稻田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生产的要求,单个田块面积以10~15亩为佳。
2.稻田改造
加高、加宽并夯实田埂,田埂应高出田面40~50厘米,确保可蓄水30厘米以上;田埂面宽不少于1.5米,池堤坡度比为1∶2~1.5∶2。
有条件的养殖场可对田埂进行水泥抹面,石砌田埂以水泥勾缝或浆砌,防止田埂崩塌。
完善进、排水系统。进水口和排水口成对角设置,进水口建在田埂上,排水口建在沟渠最低处,由PVC弯管控制水位。进、排水口要用铁丝网或栅栏围住。
3.建好防逃设施
防逃墙可使用石棉瓦和硬质钙塑板等材料建造,其设置方法为:
将石棉瓦或钙塑板埋入田埂泥土中20~30厘米,露出地面高50~60厘米,然后每隔80~100厘米用一木桩固定。
稻田四角转弯处的防逃墙要做成弧形,以防鳖沿夹角攀爬外逃。
4.开挖鳖沟
沿四周田埂内侧,距田埂0.5~1.0米挖环形条沟,沟宽2~3米、深0.5~0.8米;若田块较大,还要在田块中间加挖“十”字或“井”字形田间沟,沟宽约2米、深约0.5米,并且沟沟相通。
沟的总面积一般可占稻田面积的10%~15%。
5.设置食台
食台设在环形条沟的边上,可用石棉瓦制作,每亩稻田设置3~4个。
三、水稻选择与栽插
一般种植单季稻,选择生长期较长、茎秆坚硬、耐长期淹水、株型紧凑、分蘖强、穗型大、抗倒伏、抗病虫害的优质品种,具体品种要视各地气候、种植条件而定。
水稻的插播时间及行株距,可选择先放鳖后种水稻和先种水稻后放鳖两种模式。
1.先放鳖后种水稻模式
应该水育大秧,人工插秧,在3月底播种,4月底插秧,栽插方式以宽行窄株为宜,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5000丛左右,田埂周围、环形条沟及田间沟两旁可以充分利用边行优势适当密植,以弥补鳖沟占用面积的损失。鳖种往年放养并在稻田中越冬的宜选取此模式。
2.先种水稻后放鳖模式
一般采用机械化插秧。
4月底播种,5月中旬插完,以宽窄行模式插种,一般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每亩插1万丛左右。
若用高速插秧机,插6行,中间空出2行不插。此模式鳖种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放养。
栽插前可每亩施有机肥250~500千克作基肥,整个生长期不再施肥。
四、鳖种放养
放养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水温稳定在20℃以上并选晴好天气放养。
放养的鳖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规格齐整、色泽光亮、行动活跃,放养前用高锰酸钾、食盐或聚维酮碘浸浴消毒。
若鳖种是温室加温培育的幼鳖,则在放养前5~7天,对加温温室采取逐步降温,以缩小室内外温差,当室内水温基本与外塘水温一致时,才能放养鳖种。放养前停食1~2天。
放养密度应根据稻田条件和采取的饲养管理措施灵活掌握,规格为50~100克的鳖种,每亩放养1000~1500只;
规格200克以上的鳖种,每亩放500~600只,雌雄尽量分开放养。
五、种植与养殖管理
1.水稻田间管理
插秧以后以浅水为主,促早分蘖。7月中旬拷好田,以后以浅水为主,保持10厘米左右;
9月份以深水为主,灌20~30厘米的水,收割前20天排水拷田,直至收割机能下田收割为止。
2.鳖的养殖管理
在稻田中养殖中华鳖,由于放养量较大,稻田中的自然饵料难以满足鳖的生长需要,还需进行人工投饲。
投喂以全价配合饲料为主,辅助投喂畜禽内脏、鱼虾、螺类等,饲料固定投在食台上。
饲料投喂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7~9月份是中华鳖生长和摄食的旺季,配合饲料的日投饲量为鳖体重的2%~3%,其余季节日投饲量为鳖体重的1%~1.5%,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
具体投饲量应根据气温变化灵活掌握,以1~2小时吃完为宜。拷田时,慢慢降低水位,不要影响中华鳖的觅食和活动。
3.日常管理
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巡田一次,观察中华鳖的活动情况,检查水质,每星期要加注一次新水,使田间水位保持在20~30厘米,高温季节在不影响水稻生长的情况下,尽量加深水位,防止水温过高。
下雨时应特别注意田间巡查,如发现防逃墙倾斜倒塌,应及时修固好;注意农田水位,保持稻田水位不超过标准;
对田埂破损的地方也应及时修复,以防塌墙逃鳖。
在养殖过程中还要预防鼠、蛇、水鸟等敌害侵袭,如发现敌害及其洞穴,应马上清除和修复。
4.病害防治
为预防鳖病,在饲养期间,每隔15~20天对环沟、田间沟泼洒一次生石灰消毒,用量为每立方米水体用药30~40克。
5.合理使用农药
养鳖稻田一般不施农药杀虫。若需施用农药,应尽量施用高效低毒农药,喷洒在水稻茎叶上,避免药物直接落入水中。
田间水深保持10厘米以上,施用农药后,及时换水或注入新水,确保中华鳖的安全。
六、中华鳖的捕获或越冬
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殖,如果中华鳖当年已达到商品规格,可先捕获中华鳖,再收割水稻,秸秆可以直接还田、翻耕,以便来年继续种稻、养鳖;也可先收割水稻,再捕获中华鳖。
如果中华鳖未达到商品规格,要在稻田里继续养殖并越冬,水稻收割后,必须把稻草及时搬出稻田,而后灌满水,以利于中华鳖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