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穿越者

文丨战小锤
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tary Theory,简称 MMT)诞生已久,今年由于美国民主党引用 MMT 支持其大规模财政支出的主张,突然变成网红明星词汇。
比如,美国国会的明星,最年轻女议员奥卡西奥-科尔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简称 AOC)提出了一项为期 10 年的「绿色新政」计划,据说成本很容易超过 93 万亿美元,其中 80+ 万亿美元将用于创造就业和提供医疗保障,剩下的部分用于控制碳排放的「绿色」。
可是,2018 年美国各级政府的财政总收入只有约 6.3 万亿美元,全拿来都不够用。
面对批评,AOC 等人祭出 MMT,请批评者找 MMT 学者争论去吧。
——根据 MMT,美国政府首先要支出这笔钱,这笔钱才会存在,不需要事先筹集。
——平衡财政收支预算是错的,美国政府可以通过敲击键盘支出任意数量的美元。
——如有需要,再通过收税等措施减少货币量,稳定物价。但不一定需要。
这种说法立刻引来了美联储、经济学者、华尔街、其他政客的争论,大部分是反对或质疑,中国央行也批判了 MMT。
如果你对 MMT 感到陌生,那没关系,稍微看点穿越小说就容易理解了。
在众多的穿越小说中,很多穿越者回到古代,是以国师为己任的,这套 MMT 理论在他们那里早已得到了实践。
穿越者回到古代治国安邦,想用自己印的钞票买东西,当然不需要事先收税筹集钞票,因为可以自己印。
麻烦的是,怎样让别人愿意接受你的钞票。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已经建立了统治,只要允许老百姓用钞票交税即可。
如果有强悍的国有经济,可以让老百姓用钞票购买国有经济的服务。
如果是在还没有建立统治的地方,不能收税,就只能靠国有经济,靠你自己开的店面。
穿越者为什么要印钞?除了降低使用金属货币的各种成本,主要是为了铸币税。
买东西不必付出相应的资源做交换,所以叫铸币税。通过铸币税,穿越者可以获取他人的资源,转移到自己更喜欢的用途上。
虽然人们知道是铸币税,但直接和穿越者交易拿到钱的人占有先机的优势,铸币税就可以转嫁给其他人来承担,所以穿越者可以顺利把钞票用出去。
印钞最大的麻烦是什么?是恶性通货膨胀,物价疯涨,货币价值崩溃,人们不再愿意接受。
解决的方法,一是要克制自己,二是要发展穿越者主导的经济。
如果穿越者印钞发展经济的效果好,即使加印钞票,物价也会下降,人民生活更富裕,流民也容易找到工作。
这就是 MMT 的核心内容。
这套关于货币的计划经济制度,原本就是主流经济学理论暗中支持的。因此主流经济学家难以反驳 MMT,只能说不是长久之计,大概率会失控,变成恶性通货膨胀。
那么真正的经济学怎么回应呢?
——铸币税和其他税,作用都是资源转移,印钞本身并不创造资源。
——政府支出把资源转移到其他人原本不想做的生意上。
——其他人不想做这个生意,要么是因为他们没想到,要么是因为他们估计无法盈利,甚至是亏损。
——亏损是因为产品价格低于消耗的资源价格。
——这些资源的价格较高,是因为企业家预期可以用来生产消费者认为更重要的产品。
——结果是这些资源转移到人们认为较不重要的甚至是毫无意义的产品的生产上。
——由于现实政府中没有神一般的穿越者,人们更愿意花钱买的东西供给减少,涨价;人们不太愿意花钱买的东西供给增加,降价。
——所谓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和产能过剩。
因此,MMT 所指出的现代货币发行制度,并不能改变「绿色新政」等大规模财政支出项目必然造成灾难的结果。
美国政府确实可以拿出任意数量的美元,但美国政府无法维护任意数量美元的价值。
结构性的通货膨胀发生后,收税控制货币量有用吗?
收税虽然能减少市面上的货币量,也许能降低商品的货币价格,但是你手里的货币也少了——这是商品降价的原因——还是买不起。
收税不能把馒头变或面粉,或变成面条,不能扭转资源的浪费,不能把人们不想要的产品变成想要的产品。
收税只能进一步打击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物资更加匮乏。无论是印钞铸币税还是别的税,都只会把大部分人变穷。
主流经济学说的通货膨胀是指物价的普遍上涨,一般人也这样用。其实这个概念是有问题的,关注点错了。
物价上涨是表象,其原因在哪?
每一笔政府支出,政府拿到一笔资源,而没有提供相应的资源做交换,都会造成资源从较重要的生产中离开,也加了一根结构性通胀的稻草。
政府支出的钱可能来自铸币税,可能来自其他税费。如果政府除了自己发行的钞票还收别的,比如古代的劳役,把人力资源用于他处,也是物价上涨的原因。
当政府印钞支出,货币(通货)数量增加(膨胀),相应的资源转移已经发生,稻草已经放上去,奥派学者认为通货膨胀已经发生。
但未必发生物价普遍上涨,因为影响物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产效率的提高导致很多商品都有降价趋势。在一定程度内,仅仅是导致物价下降减慢,或「物价稳定」。
「维持物价稳定」的政策本身就在增加货币发行,不停的放上灾难的稻草。
只有当资源转移造成的浪费超过生产效率的提高,甚至导致损耗的生产资料难以更新弥补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普遍的物价上涨才会发生。
但是主流经济学不认可这些推理方法,而是相信眼见为实。
影响物价的多种因素的作用难以分开观察。资源原本可能有的用途无法看到,原本可能发生的物资变充裕与物价下降无法看到,只有实际发生的物价上涨可以看到。
于是主流经济学者的实证观察得出了「菲利普斯曲线」:想提高就业率,物价就会上涨更快;想抑制物价上涨,就业率就会降低。为什么是就业率呢,因为就业率似乎可以统计。
主流经济学这个时候认为是市场失灵了,因为自由市场不会实现充分就业,有资源闲置。尤其在经济衰退时,增加政府支出扶持产业,可以增加就业,利用闲置资源提高产出,因此「一定程度内」物价不会普遍疯涨。
那么,物价保持适当的较低的涨幅是有益的。经济衰退时,适当的财政赤字是好的。只有当就业率比较高时,才会有恶性通货膨胀的危险。
这个解释完全错误,如果真的有闲置资源和人力,可以生产受欢迎的产品,根本不需要扶持,需要扶持的一定是人们不看好的。
完全不同的理论解释,导致完全不同的政策分析。
MMT 放大了主流经济学的错误,打算在这「一定程度内」充分发挥政府支出的作用。
可以说,国师不是那么好做的,即使你从今天穿越回古代。
2019年08月26日
上一篇:法律不需要敬仰

题图:Vasily Polenov,The Temple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