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侨乡万宁龙滚
万宁市是海南四大侨乡之一,龙滚镇是万宁市的重点侨乡,与兴隆的华侨有着不同的区别。前者是出国谋生,靠的是自己艰辛打拼;后者是回国定居,生活由国家统一安置。两者相比,可见不同之处。
万宁人出洋谋生的历史较早。1880年至1890年间,万宁人开始离乡背井,远涉重洋,踏上了异国他邦。移居者中,以沿海的龙滚、山根、后安、北坡的为主,其中最多的是龙滚。初时以血缘为主,逐渐发展到宗亲关系、亲带亲邻,以后出洋者俱增。据统计,龙滚在海外各地的华侨达十几万之多,居万宁市华侨的首位,故被誉为万宁的“侨乡”。
“龙滚”名字的由来,流传着一个美丽的神话。相传古时,天灾大旱,无水耕作,民不聊生,百姓聚集在一个潭边,烧香祭拜祈求降雨。此时,潭中有一卧龙,听得锣鼓喧天,呼声起伏,逐从潭中冲天而起,腾驾云中,闻知百姓乃为求雨,即在空中施展,降下大雨,村民得水而生。此后,村民将该潭称为“龙滚潭”,此镇称之为“龙滚镇”。据了解,龙滚潭在端熙大队的水边园村旁(即东线高速公路龙滚出口处),潭不大,当地人称为龙滚堀,潭很深,水终年不竭。
龙滚属万宁管辖由来已久,但人文语言、民风、生活习俗却与琼海相同,说话都带琼海方言“溜”的口音,生也溜,熟也溜,吃也溜,不吃也溜,故有的人都认为龙滚人即是琼海人。
据史志记载,唐显庆五年(660)设置乐会县,为琼海渊源之始,自建治以来,县域几经变动。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割乐会县西北境置会同县。乐会县四至分别是:东至本县博鳌港海岸15里,南至万州驰星铺界20里,西至本县生黎纵横岭250里,北至本县顿兴铺界20里,东南至金牛岭30里,西南至万州界风门岭50里,东北至会同县调懒港40里,西北至定安县多河都界30里。东西宽265里,南北宽40里,环疆450里。明、清至民国时期县域不变。民国3年(1914),会同县易名为琼东县。
1958年12月,琼东、乐会、万宁三县合并为琼海县,撤销万宁县,建置嘉积镇。1959年11月,琼海县划出万宁县。如此,万宁都有曾经隶属于琼海管辖之时,所以,龙滚人被说是琼海人也不为过。
龙滚人到海外谋生主要是在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通称为“去蕃”,称华侨为“蕃客”、“南洋客”或“星洲客”。龙滚人恋乡,二十世纪的五十、六十年代,海外华侨回家探亲的都带回诸多生活用品,其中以衣服、布匹、针线、食盐、咖啡、牛奶、糖之类的为多,经济富裕的还带回手表、自行车、缝纫机,有钱的还把祖屋修新重建。到了年老体迈,就会回归故里,颐养天年,叶落归根,故乡是他们永远割舍不去的根。
那时,每当有华侨回乡,家里人都会蜂拥前往接应,期盼分得一杯羹,得到一份赐。谁家有了海外亲戚都觉得是一种荣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由于海外的关系,龙滚的姑娘衣装穿戴多少沾有洋气,打扮显得气质与众有所不一,三分长相七分装,加上说话举止温文柔婉,龙滚还被称之为出美女的地。龙滚人好面子爱虚荣,喜穿着讲究,即便身上无几文,派头也不俗,且又很节俭,钱不轻易出,物不随意弃,即便不得他之利也不失己之资,家财打理,精敲细算,节俭持家让人惊慕。有人开玩笑说:“龙滚人吃完手里的,还把手指舔吮的啪啪响”。其实,这个动作是人类生活的一种自然习性,谁都有的。龙滚人为人中庸平和,做事谨处慎为,瞻前顾后,保守固本,豪侠义气不够,故能成大业者少。龙滚人文化底蕴有之却虚之,华而不实,虽识书善文的不少,然胸怀笔墨的不多,故文博翰林难有大器。武夺将魁能得几人。
龙滚人有喜好喝牛奶、咖啡、奶茶甜食的习俗,这些都与海外华侨的生活习俗有关,他们回家探亲都会带回来咖啡和牛奶,使的当地人也逐渐的学会了享用,这些饮品对当时生活低下的贫民来说,是一种高级的营养补充,能喝上一杯都来之不易,以致沿习为现在的一种生活习惯。
自改革开放后,从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叶,龙滚镇的海外华侨回家探亲增多,他们先后为家乡捐款100多万元,支持家乡办交通、教育、医疗等公益福利事业,其中用于办教育的达50多万元,万宁市的“华侨中学“就设在龙滚镇,华侨给龙滚的经济和建设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改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
时代在变迁,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现今的农村逐渐进入了家家住小楼,生活富足的年代,小汽车也逐步进入家庭,农村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他们在也没有了对海外华侨赐给的那份奢望。伴随着海外老一辈华侨的离去,中年一辈回家探亲逐渐减少,与家乡人的关系慢慢疏远,“华侨“的名字被渐渐的淡漠,已经很少有人提及,农村的年轻一代对华侨的概念也倍感模糊,似乎已经陌生,宗亲关系能否得于延续,老一辈都为此忧虑而伤感。但无论如何“华侨”是一个永远都不能被忘却的名份……。
近些年来,政府很少有提到“侨乡龙滚”的名字了,侨乡的概念已是时过境迁,政府在龙滚也没有具体的投资打造,只有为了征地时才能被提及。如今,龙滚海岸线的地已被征完,也没有什么可值得提了。“侨乡”一个被遗忘了的名字。
作者 : 蓝田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