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会做人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紫雨为你悦读

来源:致良知书院

主播:紫雨(ID:ziyuyuedu_5555)

片尾曲:陈瑞  都是寂寞人

01#

现代社会,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各种困境。

遇到困境的时候,我们总想着找到一种方法可以马上解决问题,但结果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开始的时候能够得到一点缓解,然后,又周而复始,不断在烦恼里循环。

比如,工作上遇到麻烦,我们可能会选择跳槽来解决当前的困境。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想清楚,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工作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我想从工作中得到什么?我在工作中可以为别人带来什么?那么,工作就会一直困扰你。

婚姻也是如此,最近关于离婚冷静期的话题沸沸扬扬。

但如果夫妻双方不从根本上想清楚,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婚姻对我意味着什么?我在婚姻里想要得到什么?我愿意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那么,婚姻问题就会一直困扰你。离婚冷静期只能治标,而非治本。

但我们常常不愿意从源头上去解决人生问题,总是为自己找了很多借口,比如:“我的性格就是这样的;我的星座是摩羯座,没有办法;我的属相是兔子,性格就是这样的,没有办法。”

这种性格决定行为的理念,阻碍了我们对于自我的认知,尤其阻碍了我们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努力。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不是性格决定行为,而是行为决定性格。

并不是因为你是摩羯座,有了一个固定的性格来决定你的行为,恰恰相反,是你的行为在决定你的性格。

02#

人生最本质的事情就是做人

人类个体几乎经历了一样的生命孕育的过程,但生而为人的性格和行为往往天差地别。人之所以会命运各不相同,哲学家叔本华归纳出三个原因:
  • 第一:人是什么(这里的人是广义的人格,比如健康、力量、气质、道德、理智、教养等)。
  • 第二:人有什么(这里的人就是财产和各种所有物)。
  • 第三:一个人在他人的评价中处于什么地位。
在今天这样一个变幻莫测的时代,“人是什么”比“人有什么”要重要得多。你需要去追求物质、名誉,但你更需要追求的,是你独立而健康的个性。
能够让我们应对变化的,从根本上说,并不是找一个稳定的公司、职业、技能,这些都靠不住,甚至房地产也靠不住。
靠得住的,只有你自己的德性、思维方式、学习能力、心理承受力等等,这些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能够确保你在险恶的尘世平安生活的根基。
人生最本质的事情就是做人,做人就是成就自己的人格。
如果我们把握了做人这个根本,那么,一生就很简单,却又很丰富;根脉清晰,枝繁叶茂。
如果我们不能把做人这一件事做好,那么,做其它再多的事也没有什么用。
做人的过程,并不是一个索取的过程,而是一个把我们本来就有的东西挖掘出来的过程,是一个回归的过程,是我们自己完全可以把控的。
但很多人的困境在于,把所有的目标和精力都聚焦在一些自己无法把控的事情上,比如做官,发财,他们穷尽力气去追逐,却忘掉了自己唯一可以把控的事情,其实是做人。

03#

王阳明的立志成圣之道

说到“做人”,不能不提中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他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知行合一”对后世影响巨大。
而王阳明心学最大的意义,就是提醒我们回到“做人”这个根本上来。
王阳明提出过三个原则:你应该有一个高于世俗的人生目标;你应该为你唯一的人生目标找到动力;你应该把任何事情当做你唯一目标的实现手段。
王阳明大约在12岁的少年时代,就确立了“读书做圣贤”的志向,这个志向一下子把王阳明和同时代人拉开了距离。
那个时代的读书人,大部分都希望通过科举实现自我价值,但这个自我价值只是为了做官,读书已经不是为了人格的完善,而仅仅只是为了做官。
王阳明的立志成圣,既没有走上退隐的路,也没有走上绝大多数人走的做官的路,而是走了一条自我人格完善的路。
他回到了儒家的初心,恢复了儒家的源流:要做人,做你应该成为的那种人。 
成为圣贤,作为王阳明唯一的人生目标和终身追求的理念,不仅是心学的起点,也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础。
著名文化学者费勇教授所著的一本《做人》以浅白的语言解读王阳明的五个生活法则:这是有关日常生活困惑的答案书,一本切实可行的“做人“指导手册。
如何在工作中获得幸福?如何找到内心真正的热爱?如何拥有不焦虑的人生?
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身陷于各种各样的苦恼中,往往在世俗标准和内心追求中左右摇摆。而在“三不朽”圣人王阳明看来,解决一切生活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做人”这颗种子。王阳明将生活的全部答案,归结为“做人”二字——做人,就是做你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刚刚创立企业的时候,遇到年轻的员工“造反”,要集体辞职,在和他们的沟通中,稻盛和夫领悟到,经营公司,只是为了实现个人的理想是不够的,应该永远保障员工及其家人的生活,以公司员工的幸福为目标。
但这还不够,在自传里,他这样讲述当时的心理转变:“自己的人生只是为了养活照料员工吗?作为社会的一员应当有倾其一生而要承担的崇高使命,譬如'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想明白这些后,他心中豁然开朗。
稻盛和夫做了好几家上市公司,做了很多事,但他好像也是和王阳明一样,只做了一件事。
在回顾他自己一生经历的时候,他有一句总结性的话:“人只要坚持正确的为人之道,整个宇宙都会帮助你的。”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发明家富兰克林,小时候的经历并不顺利,贫困、缺乏爱、没有机会上学、离家出走、生意失败,等等,但最后,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发明家。
富兰克林20岁的时候,就给自己确立一套终生奉行的“正见”,彻底解决自己的人生问题。
他总结自己过去很多的失败其实是源于错误的生活选择,因此,他为自己定了一系列的道德原则,力求自己道德完美,并可以一辈子恪守。
富兰克林的原则,其实就是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就是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总的“做人”原则。 
富兰克林还有一个习惯,就是有一本小本子,里面是设计好的表格,对于自己哪些原则做到了,哪些没有做到,都一一记录下来。每天都记。而且富兰克林喜欢抄写各种格言。这种记录的习惯,其实是对自己的生活每天在做一个整理。

04#

做任何事,首先要找到关键点

王阳明关于“做人”的原则,如果应用到我们现代人的生活里,其实很容易理解和学习。
这几年很多人创业,但很多人创业的时候,并没有想明白自己创业的根本是什么,而是跟随潮流,跟随风气,有些靠编故事拿到了投资,然后他们烧钱做了很多门面功夫,轰轰烈烈。
这就好比种树,这几年中国很多创业者的玩法是,先花钱搞一个很大的树的架子,在上面弄了很多绿叶,很多挂件,看上去很茂密很好看,但是大树没有根部,自己不会生长,所以,用不了多久,就完全枯萎了。
如果按照王阳明心学的做人法则,如果你要创业的话,你首先要找到一个非常关键的点:你真正想做什么?你自己身上有什么别人拿不走的只有你才有的资源? 
很多人的失败,在于他们不去自己身上找目标,而是成天去找窍门,找风口。今天P2P,明天新零售,后天又是区块链。最后的结局只能是一无所获。
找工作也是如此。每年都有毕业生问:老师,找什么工作好?先不要想着去找好工作,所谓好工作,都是社会界定的,但今天的好工作,十年后可能会变成烂工作。
所以,不要先急着找工作,而是找自己,也就是好好想清楚我这辈子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有没有什么事情值得我一辈子去做的?
想明白了这个事,就像你一生的种子,会让你像树一样成长。
成长的过程里,重要的是学习,所以,不要想着什么是好工作好单位,而是要认真想想什么样的工作能够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还有一点很重要,从一开始就不要迁就,不要迁就任何人,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想做什么。人生很短,成败很虚幻,唯有做点有意思的事才是真切的。
婚姻也是如此,一些人总想从专家那里找到保持婚姻长久的方法,却常常不去想明白自己想从婚姻里得到什么。
如果是为了爱,那么当爱消失了怎么办?如果是为了孩子,那么,孩子长大了怎么办?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的想法与需求,一味盲目地要求婚姻长久,结果只能是问题不断。
找到自己做人的目标,找到那股能让你越来越流向开阔的源泉,这是王阳明心学在生活层面非常实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会让你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抓住要点,会让你的人生变得很简单,却又很丰富。会让你活在一个整体性里,也会让你不纠结,踏踏实实埋头做事。
理解做人,不一定就能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一定会成就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