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说: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01
有一个青年来到一个哲人的面前,告诉哲人说:
我讨厌自己,无论如何都只能看到缺点,实在找不到喜欢自己的理由。
哲人说:你之所以只看到缺点说因为你下定了“不要喜欢自己”的决心。为了达到不要喜欢自己的目的,所以你才只看缺点而不看优点。
你为什么讨厌自己,只盯缺点而不肯去喜欢自己?那是因为你太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
青年:那是怎么回事?
哲人说:因为你害怕被他人否定。害怕被别人轻视或者拒绝、害怕心灵受伤。
你认为与其陷入那种窘境,还不如一开始就不与任何人有关联。也就是,你的“目的”是“避免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受伤”。
如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很简单,只要变成一个只看自己缺点、极其厌恶自我、尽量不涉入人际关系的人就可以了。
万一遭到别人的拒绝,还可以这样自我安慰:因为我有这样的缺点才会遭人拒绝,只要我没有这个缺点也就会很讨人喜欢。
所以,保持满是缺点的自己,对你是一种不可替代的“善”,是“有好处”的。
青年:是的,就是这样!我很害怕,不想在人际关系中受伤,非常害怕自己被人拒绝和否定!
哲人:承认就是很了不起的态度。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人际关系中,根本不可能不受伤。只要涉入人际关系就会或大或小地受伤,也会伤害别人。
以上是《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非常经典的对话之一。不喜欢自己的人太多太多,为何不喜欢自己?这段对话给了我们深层次的解读。
所以,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所以,你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02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中,传达的是阿德勒心理学,与当下流行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完全相反的概念。
弗洛伊德强调原因论,阿德勒更加强调目的论。
弗洛伊德心理学认为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
他主张一切结果皆有原因,即现在的人(结果)是由过去的事情(原因)所决定的。
所以,心灵过去所受的伤害,是引起目前不幸的罪魁祸首。并且会在未来的人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而这一理论,往往成为很多人不愿改变的借口。
而阿德勒心理学则认为,所谓的心理症状,并不是过去经历的产物,而是为现在的“目的”服务。
也就是我们所采用的行为,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
就如上面青年人所讲,为了达到自己不在人际关系中被伤害的目的,而用不喜欢自己的方式,把自己与人群隔离开来,以此达成目的。
“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经历本身不会决定什么,我们给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直接决定了我们的生活。人生不是由别人赋予的,而是由自己选择的,是自己选择自己如何生活。
所以,阿德勒非常强调活在当下。
他认为,人生中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此时此刻”。
“纠结过去,关注未来,把微弱而模糊的光打向人生整体,自认为看到了些什么。只关注根本不存在的过去和未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无可替代的刹那,撒了一个大大的谎言。”
过去已经过去,未来还不属于你,唯有当下,才是你的永恒。
03
《被讨厌的勇气》中还提到了很多观点,其中的“课题分离”给了我很深地触动。
书中说到: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很多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经常会因为孩子的学习剑拔弩张。
其实,孩子不爱学习,不听课,不写作业,这是孩子的课题,但很多父母都会横加干涉,甚至会把它变成自己的事情,于是矛盾冲突不断。
父母必须要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情,什么是孩子的事情。
对于学习而言,父母只要在孩子学习的时候让孩子知道,自己随时可以给予他帮助即可。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指手画脚,妄加干涉。
就像在心理咨询中一样,来访者下什么样的决心,是否要改变生活方式,这都是他自己的课题,心理咨询师不能干涉来访者,但可以竭尽全力给予援助。
有一个国家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去喝水。
因为,能改变自己的永远都只有自己。
04
《被讨厌的勇气》是一本通俗易懂却又直抵人心的心理学入门级书籍,里面提到了很多引发让我们思考的话题。
比如:“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 “如何面对自己的缺陷” “一切烦恼都是来自人际关系” “人生是一连串的刹那”等等。
书中对话体的书写方式,一步步带着我们去探究生命背后一连串的疑问,有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豁然开朗之感。
书中说:对人而言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欢自己。
希望读完这本书,你能有被讨厌的勇气,然后放过自己,慢慢爱上自己。
-end
慕珂:
演讲教练
亲子沟通导师
樊登读书签约作者
船长系心理学训练营主班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讲师
坚持星球演讲培训战略合伙人
左手演讲,右手家庭教育心理学,陪你一起成长!
欢迎点赞和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