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大肠杆菌什么症状 鹅大肠杆菌用什么治疗
鹅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的不同类型疾病的总称,可出现败血症、肉芽肿、气囊炎等疾病,鸡、鸭、鹅和鸽均可感染,占据细菌疾病的首位。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养殖业造成重大的威胁和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家禽每年因大肠杆菌病导致的经济损失达3亿元以上。大肠杆菌为条件性致病菌,当动物机体防御机能下降,饲养管理不当,环境变化以及应激因素影响时,可导致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流行。
1 病原
大肠杆菌是革兰阴性菌,染色均一,2~3μm×6μm,其大小和形态有一定差异。无芽胞,不形成荚膜,许多菌株可运动,菌体周身有鞭毛。大肠杆菌在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7℃培养24h后,形成圆形、隆起、无色光滑、边缘整齐,直径大小1~3mm的菌落。在营养肉汤中生长良好,肉汤呈浑浊。大肠杆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55℃,30min;60℃,15min加热即可将其杀灭,常用的消毒剂在短时间内可将其杀灭。大肠杆菌血清型多,国际上已认定有160多个,大肠杆菌有O、K、H三种抗原结构,致病作用表现在O或K抗原上。
2 流行特点
鹅大肠杆菌病对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鹅均可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地区、不同疫场,由于优势血清型不同,发病情况存在差异。致病性大肠杆菌传播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染,患病鹅和带菌鹅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鹅通过接触病死鹅的尸体以及被污染的饲料、饮水、饲养环境等被感染。当饲养管理不当、气候突变、病毒和严重寄生虫感染等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起该病的发生流行。饲养密度过大,消毒工作不到位,营养不均衡,饲料霉变,长途运输,有毒有害气体(氨气或硫化氢等)长期存在,营养不良(特别维生素的缺乏)等因素,均可促使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和传播。大肠杆菌病既可以水平传播,也可以垂直传播,种鹅带菌将菌垂直传给下一代雏鹅。
3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根据鹅的日龄、菌株的致病力、感染途径的不同,产生的症状及病变不同。
3.1 急性型
主要表现为败血症,突然死亡,症状不明显,发病急,食欲废绝,但渴欲增加,体温升高,比正常鹅高1~2℃。病程稍缓的表现精神沉郁,离群,闭眼缩颈呆立,或扎堆,拒绝走动,羽毛蓬松杂乱,食欲不振,下痢。肝脏呈绿色,脾脏明显肿大,胸肌充血。
3.2 慢性型
初生雏鹅表现为弱雏、病残雏,肚脐部发炎,在刚出壳时,病鹅精神沉郁,腹部肿大,粪便呈黄白色、粘稠,出壳后1周左右达到死亡高期。成鹅主要表现为拉白色稀粪,精神不振,缩脖,呆立,不愿走动,喜卧,伴有呼吸道症状。大肠杆菌气囊炎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减食,消瘦,气囊膜增厚,出现黄白色渗出物,伴随出现心包炎、肝周炎。大肠杆菌肉芽肿以肝脏、盲肠、十二指肠和肠系膜肉芽肿为特征。大肠杆菌全眼球炎一般是一只眼睛积脓,眼睑肿胀,甚至出现眼帘相互粘连,视网膜完全被破坏,最终失明,采食和饮水困难,最后各器官衰竭死亡。
大肠杆菌可引起成年鹅生殖器官病变,产蛋母鹅感染后产蛋量下降,精神沉郁,体温升高,拉白色稀粪,粪便中含有蛋清、凝固蛋白,小块蛋黄样物质,卵黄性腹膜炎,俗称“鹅蛋子瘟”,少数鹅能自然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剖检可见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腥臭味的油脂样卵黄液和凝固的卵黄块,腹腔内各脏器表面可见卵黄粘连,输卵管内卵黄变质变性,呈煮熟蛋样。成年公鹅阴茎出现红肿、溃疡或结节,无其他明显症状,病情严重者,阴茎明显肿大,表面有黑色结痂,剥除结痂可见出血的溃疡面,病鹅的阴茎无法缩回体内,患病公鹅一般不致死亡,只是丧失交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