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脱贫攻坚一线的贵中医力量―记贵州中医药大学精准扶贫册亨驻村团队

刘森林、张文龙——

中药种植带动群众致富

  “双江村是我的扶贫点,我愿意利用我的所长,和乡亲们一起努力实现小康梦。”2016年,59岁的刘森林来到册亨县双江镇双江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他表示很高兴自己在临近退休之际还能有机会发挥专长,响应党的号召,为农村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双江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业村,村民靠天吃饭,世代以种植单一粮食作物为主。全村有8个村民小组,334户1501人,其中贫困户有91户364人,大多数外出务工或打零散工,一年下来勉强维持生活。
  为方便联系群众,刘森林制作了100多张便民联系卡,走到哪儿发到哪儿,走村串户的次数多了,连农户家又咬又叫的狗都成了“摇尾巴”。
  另一位林木村民口中的“博士书记”——张文龙,也扎扎实实的驻村了一年,他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与得来不易的成果打动了当初对他持怀疑态度的村民们,现在大家都笑着说:“我们有信心在博士书记的带领下脱贫致富。”
  两位老师利用自己参加贵州省森林生态产业资源大普查的机会,经过与专家组多次讨论,最终把册亨道地药材黄精和天门冬等纳入了林药经济普查中,由此推动了双江镇双江村、林木村的中药规模种植。
  在两位老师的深入调研、认真组织下,目前在双江镇双江村、林木村等村种植的中药材有艾纳香1500亩、林下黄精150亩、山豆根100亩、金果榄30亩、天门冬30亩。还将规划种植淡竹叶10亩、甜茶5亩。另外,铁皮石斛项目已在双江镇进行低热河谷地带研究,蟾蜍养殖学校研究中心已宣告成立,莪术种植正在进行推广,加上2900亩精品芒果种植,已带动贫困户51户,229人,人均年增收1800元。
  看着漫山遍野长势喜人的中药材,村民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们都说,书记们是真正把论文写在了册亨的大地上。

黄世全——

书写好“校农结合”文章

  双江镇洛央村,晚上10时,黄世全还在贫困户陈汉友家进行走访,与他拉家常。
  自2016年4月担任洛央村第一书记以来,黄世全正是通过深入农户的方式,详细了解全村贫困情况。几年的时间,他硬是把自己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洛央人,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黄世全发现,群众的农特产品销售一直是个大难题。这直接影响了群众的经济收益和种植热情。身为学校后勤副总的黄世全经过认真思考后,决定认真写好“校农结合”这篇文章,切实帮助群众致富。
  经过黄世全同志的上下联动,学校“校农直销合作社”于2017年6月成立,对册亨县、开阳县香蕉、土猪肉、土鸡蛋、水果等农特产品进行销售,解决了贫困户土特产销售的难题。校农直销合作社运行仅两个月,就销售猪肉9200斤、蔬菜42518斤、销售水果约67366斤,销售产值384685元。目前,学校建立3家校农直销超市,营业面积约200平方米,形成了学校全员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近20个,带动76户贫困户人均年增收1700元。学校还与贵州大学、贵州医科大学合作开设了4家校农直销合作社,每天可销售来自册亨、望谟、开阳等贫困县农特产品8000斤,带动270户低收入困难家庭户均年增收3000元。
  2018年4月10日,由贵安新区大学城管委会主办的“校农结合”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在贵州中医药大学举行。来自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贵州医科大学等10余所高校负责人、农业企业和农业合作社代表一行观摩了贵州中医药大学打造的“校农结合”册亨直销馆和开阳直销馆,并就建设“线上贵州农产品直销馆”进行了探讨。
  小小校农直销窗口,实现了农户增收、师生受益的双赢局面,承载着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期盼。

陈大业——

在易地扶贫搬迁中绽放青春芳华

  作为一名80后,陈大业是贵中医扶贫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但陈大业没给团队拖后腿,而是以他的耐心、诚恳在伟细组易地搬迁中绽放了自己的青春芳华。
  伟细组是地质灾害频发村,该村于2015年因暴雨引发地质滑坡灾害,毁损房屋5间,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约60万元。双江镇于2016年便将该组114户504人全部纳入易地扶贫搬迁整组搬迁对象。但安土重迁的村民却始终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另一个地方工作、生活。
  因此,做通村民工作,尽快完成搬迁,成了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但一次次的思想动员,换来的却是一次次的无功而返。陈大业没放弃,他对大家说:“我们到伟细动员搬迁,犹如修炼七伤拳,来一次伤一次,但,我们要学会自我愈合,自我调适。明早起床拍拍胸口,我们再来做工作!”
  “凡是和伟细组有亲戚关系的人,都是我们思想动员的对象,再由他们帮我们去做工作会好很多。”通过走访、捐款、捐物、资助村民孩子上学,工作组渐渐和村民们感情上越走越近,最终,家有大学生的全部主动要求搬迁,工作组成功打开了伟细扶贫搬迁工作的口子。
  2019年春节,“百日大会战”易地扶贫搬迁攻坚行动启动,陈大业和搬迁队的同志一起5天4夜吃住在山上帐篷,日夜走访宣传奋战在伟细组的每家每户。6月17日,伟细组村民全部签字同意搬迁。黄昏时分,帐篷外的山地上,工作组全体人员按捺不住内心激动,不约而同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样的事例,发生在贵中医驻村每一个队员身上,驻冗渡镇冗贝村的周志勇,以教育扶贫为根本;驻冗渡镇观音村的董吉欣,狠抓党建促脱贫;驻秧坝镇坝朝村的胡鑫,以村级数据建设为抓手助推脱贫攻坚。
  为脱贫攻坚一线注入贵中医力量。学校驻册亨扶贫工作队,每季度定期召开队员大会,交流脱贫攻坚做法及经验,并通过简报形式,向有关单位、部门及时汇报脱贫攻坚信息。
  贵中医驻村扶贫团队,在册亨大地上,正以各种方式书写着他们的大地论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