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思想影响及源流脉络
老子思想在姬周时期的影响及简序(甲)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有一部经典,能在没有任何政治及宗教的强力推广下,能传遍世界,还不被世人所厌弃,不被其他宗教所提防,不被任何政权所禁锢,那就只有《道德经》了!
但这么伟大的思想成于何时?如何传播?对华邦及世界有哪些影响?两千余年来,各名士大贤,各有各的解说。我作为姬氏的传承人,以一个两千多年不出深山的与世隔绝者的身份,以一个进入现代社会犹如“古时穿越者”的角度,来阐述一些祖上及我的浅见。
老子的祖上,也就是历代的聃公,作为天子师的经过,我已在祖传《姬氏道德经》的前言简序中,阐述的很清楚了,就不再赘述了。接下来,我要从作为天子之师的嫡二十三世聃公——老聃,这里开始,讲述一些老子对周春秋时期的思想影响。
聃公家族经过二十余世圣贤对“上古三易“及文王《易经》的研习揣摩,到老聃时,已有一大套相对完美的思想体系。再经过老子的揣摩整理,《道德经》终于大成于老子之手。
《道德经》自大成于老子之手后,据《史记》记载,是经关令尹之手而传播于天下的。不知老子在传于关令尹时,是否定名为《道德经》?但传于姬宗子一脉时,却是六卷体系的!不是后世的“上下卷”,更不是传世的“八十一章”!
自周春秋时期《道德经》出现、至汉王朝的流行,各大派别的贤仁名士及史学家,皆曰老子思想为“道德”。
老子思想最初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流传于天下,现在真无从考究,其流传最广的说法是“老子函谷关传关令尹说”。但在老子思想在传于关尹之前,其思想在当时的影响力之大、之广、之远,就已经很不一斑了。如当时天下最强盛的晋邦叔向在向晋国君(《说苑·敬慎篇》)曰:老聃有言曰“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又曰“人之生也柔弱······”。世人可知叔向乃是晋悼公、晋平公、晋昭公三位君主的上卿,执掌晋政权三十余载?而且是在公元前557年——前526年!这说明老子思想在这个时期(约前546年),就已经被和晏婴、子产齐名的叔向所推崇。还有同时期的卫灵公的“无为而治。”和稍后鲁地的孔丘(子),不远千里的到成周京师洛邑求教的事迹等等······!可见老子的思想在当时就已经传播的非常广远了!但由于孔子述而不作,没有留下任何关于他对老子思想的见解及求教过程的亲笔作,只有其弟子《论语》记载的“以德报怨”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以及其《孔子世家》的“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等这样的惊叹。再就是《庄子·天运》的记载曰:“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吕氏春秋·当染》也有记载曰:“孔子学于老聃,孟苏,夔靖叔”。
关于孔子求学(儒家称问礼)于老子,《礼记·曾子问》有三处“孔子曰:吾闻诸老聃曰”的记载,意思是孔子对三次对曾子说:他诸多次听闻老子说······这更能证明孔子诸多次向老子求教,但后来的儒家因非常怕道德家及其他家派的思想,所以《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求教于老子时的具体对话!缺失这么经典的思想碰撞及思想精华,这无疑是《论语》最大的失败以及遗憾之处(这也是我历代宗子,九岁以后都不让读《论语》的关系)!从以上的记载来看,老子确为孔子之师无疑,而且对孔子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
在春秋时期,受老子影响最大、最直接的,莫过于当时天下最实用的显学——兵家——孙武。从其《孙子兵法》的开篇尽然是论道——论法谋兵术之道的高度,就可以明显看出,孙子应当是那个不稳定时代的最大显学家。其兵法是从形而上“道”的高度,来俯视运行其形而下的“法谋兵术”,所以才能成为至今百世无双的兵家圣经。
还有极为主要的一点,证明《道德经》确实是出之老子的亲手著作,也可印证《孙子兵法》是出之孙子的亲手著作。就是这两大举世无双的经典,语气和文法极其相似,可以很确定地证实出自于同一个时代。就是现在我们怎么读,都不会感到别扭,几乎就是古文中的大白话。
孔子的《论语》则不然,尤其后世的一些注解及文法运用,根本不是那个时代的路数(有点汉或宋的味道),和其后的《墨子》相比也有典型的差异,《墨子》的文法和前辈的老子、孙子以及和后辈的《孟子》几乎无差别,但《论语》里面的文法运用及后世的注解,只能用不知所谓,或不知其根源出处来表达。这也证明了孔子的“述而不作”,更证明了《论语》是其一班“有心弟子”,假借孔子之名而作的。因为有两个客观的证据,一:《论语》里没有记载多少,关于孔子游说君主而吃闭门羹的窘迫相。二:孔子一生删编“经、诗、史、礼、乐”等,干了那么多的事(不知是好事,还是···后人评说吧!),游说了那么多君主,难道就说了这两千来句话,而且还有很多明显是《周礼》中的,也不像那个能在百家争鸣的时代里,有醍醐灌顶之妙的,能达到圣人境界级别的思想话语!
春秋战国是华邦民族思想大爆发的时期,更是圣人辈出的黄金时代,除了孔子外,杨朱子也很推崇老子的思想,如“贵己,重身”。对老子思想最推崇倍至的,当然是庄子,庄子在他的著作里,多次尊崇老子,因为庄子讲故事的手法太过高明,让后人几乎相信是“真人真事”,但《庄子》里,确实有一些是真事。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理解的确较为深刻,尤其是道德与政术相结合的“内圣外王”。但对老子思想“德”认识比较深的,莫过于韩非子;韩非子的《解老》《喻老》,对后世理解老子思想的真谛,可谓是影响深远。其对老子思想核心的“道德”,尤其是“德”,理解的相对透彻。
如果要对老子思想在周时期的推广传承,作个排位,庄子应该算第一;韩非子应该算第二;关尹子只能算第三,因为我不知道他怎么在老子的思想精华里,悟到了“气仙道”而不是思想,勉强算是一家的开山之祖,因而只能排第三!实际上孔子也能排第三,因为他对老子非常之仰慕推崇,也提倡“仁道”。其他的诸子,实际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过老子思想的影响。
姬周时期的思想家们,其思想别说皇皇几千年的华邦,就是放诸四海,也是全人类思想史上的巅峰之时,我们后世理解其思想及意境所指,相对来说,没有哪一朝代能做到。接下来,就让我们从那个思想爆发,接连最近的朝代,来窥探其发展的脉络和对后世的影响吧。
弘道者姬英明
丙申 腊月 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