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森公园的户外桌椅
多年前在德国骑行的时候,绵延于丘陵、森林、河边的自行车道旁,经常可以看到原木的户外桌椅。所用原木,纹理深刻、质地结实,不怕雨淋,不怕日晒,自行车支到旁边的圈形支架上,人坐到长凳上;双肘平放于桌面,从饭盒里拿出饮食来,从书包里拿出笔本来,实在是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它们不仅是休息和饮食的最佳处所,还是坐下来从容地观天看地的最好平台。当时便很是绝望地艳羡和感叹,何时我们自己的公用设施也能有此境界!
我们的公共场所,包括园林之中,户外的不上锁的公用设施一般都是从简的。通常都是水泥凳子,长椅都不多,这种原木桌椅就更罕见了。防盗防破坏之外,还有一种管理者潜在的大权在握给予不给予那要看我愿意不愿意的心理作祟。不能让陌生的经过者太舒服了,成了一种冥顽不化而又不足为外人道的思维模式。长此以往,也就熟悉并适应了这种普遍的情况和情况的普遍。
现在,在奥森公园,在早就完全不抱希望了的无所期待里突然遇见,真有惊艳之感。虽然不是自行车道旁的休息点上的桌椅设置,而只是巨大园林公园中的几处集中的休憩场所,但是这样的桌椅设置至少在形式上已经与那遥远而并不模糊的昔日景象有了最充分的重合。
奥森公园是长椅设置非常多的公园,只要离开最外圈的跑步路径,行走任何林间道路,都几乎随时能找到长椅坐下来休息。那些长椅都是规范的样貌,金属腿脚离开地面不高,长长的木条间隔着兜底,坐下去很舒适,却不便坐直了写字,也没有伏案就餐的舒展。而拥有上述特征的这种原木桌椅则相对很少,以自己半日行游所见,也只是看到了两处。
这两处一在林间空地之上,一在高大的林下,桌椅设置既集中也随意。走过去坐下来,有的人在看书,有的人只在看微信朋友圈。有的人则是专门来这里写作业,在这大自然图书馆里学习来了;他身后的树干之间还挂着一个鲜艳的彩色吊床,连午休也一并在这里解决了。
在这样的地方,连桌椅与桌椅之间的一丛野草,也被仔细地保留下来,没有铲除,非常逼真地模拟了真正的自然状态。而上过一层不易察觉的清漆的桌椅,也只是略呈仿佛更加坚固的黑色。它们的宽厚粗大,仿佛是林居者的巧手为之,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自然天成。
桌椅在室内还是在室外,在墙壁之间还是在天地之间,其区别绝非仅仅是位置的变化,也不仅仅是以比较舒适的角度获得休息那样实用,在位置变化和实用舒适之上,人会因为虽然置身户外却又坐拥家庭设施而产生一种心理上的适意;这种适意带来的是放松,也是将大自然做了最充分的人化的耐心与舒畅。
像是在家里一样将食物按部就班地铺展开,在书桌上一样用笔在笔记本上以最佳的姿势写下当时的头脑里的文字,半导体在桌面上播发着即时的音乐和英语新闻(这档节目是北京台的特有,出了北京就不再能收听得到,属于潜在的京城福利之一种),趴在桌子上,很是投入地在鹅颈兰雪白而芬芳的气息里沉浸久了,一抬头重新看见偶尔的游人经过,才意识到刚才已经将究竟身在何处给忘得一干二净。
以这样的姿态使用着这样的桌椅,可以是自家的后院,可以是欧洲的绿道,也竟然可以是京城的园林。这是京城之游的意外收获了,予人的喜悦,真实而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