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他,恐难出现康乾盛世
一直以来的认识中,对他并不看好,远不如前任康熙的盖世功勋,也不及继任乾隆的雄才大略。所以登上皇位,靠玩心机耍手段,他统治时推行暴政民不聊生,最终猝死也是天意报应!
他,就是爱新觉罗·胤禛,清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人们通常称他“雍正”!今读《康雍乾盛世》一书,不得不改变观念,重新认识他,甚至对他充满敬意。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三大盛世,即汉武盛世、贞观盛世和康雍乾盛世。康雍乾盛世历时一百多年,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最后的黄金时代,其繁荣程度远逾汉唐!政局稳定经济繁荣,人口剧增国泰民安,边塞安宁国土辽阔,中国位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经济总量稳居世界之巅,为当时其他国家望尘莫及。
历经三代帝王接力打造的康雍乾盛世,不得不承认处于承上启下的“雍正”之历史贡献,没有他的担当作为与建功立业,恐很难出现这一盛世篇章!夸张一点说,正是他成就了康乾盛世。您也许不甚了解,雍正统治到底有什么作为,创多大功业?
1、整治官场
康熙统治时的“文治武功”开创了盛世基业,这在华夏史上享有赞誉,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可到他晚年,国家出现了“吏治腐败,税收短缺”的状况。
当四十五岁的雍正继位时,首先对父皇留下的积弊大动干戈。他铁腕肃贪腐,死了也不放过。选派精明强干又洁身自好的人作为钦差大臣,去地方府衙查清财政亏空。查实贪污的,即行正法;属于挪用的,先罢官再还钱;畏罪自杀的,找他们的子弟家人算账。
此举沉重打击了贪官污吏,官场风气随之一新,百姓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他一方面整治贪腐,一方面提高官员的收入待遇,他实行的“养廉银”,算得上历史最早的高薪养廉了。
2、重用人才
雍正用人看的是才干,凭的是对自己的忠诚,而不问出身门第!这里介绍李卫和田文镜这两个人。
李卫是清代官场的异类,竟以半文盲的学历混到了封疆大吏的位置,还干的有声有色。
李卫从小喜欢武术而不爱读书,他的学问都来自于所听的评书故事。早在前朝康熙时,靠拿钱捐了个员外郎,后升职户部郎中,雍正即位后,被人举荐,就任云南盐驿道,管理盐务。他在此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就,受到雍正的欣赏和重用,后升任浙江巡抚。
他在任上秉公执法,勇于担当,从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不仅得到皇帝的信任,在民间也享有不错的口碑,当初瞧不起他的士大夫们,后来都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了。
再说田文镜,不过是一个监生(在国子监读过书),并不是科甲正途出身,61岁被雍正着力提拔。他一直对雍正感恩戴德忠心不二,在山西任上,恰逢当地遭遇天灾,他一面紧急向邻省买粮赈灾,一面暂停向百姓征收赋税,此举受到百姓的拥戴,更得到皇帝的赞誉,此后他又被升任河南巡抚。他清查亏空,整顿吏治,得罪不少人,因刚正不阿,不近情理,遭到一些人诬陷诽谤,雍正看罢参他的奏折一笑置之,说道:“田文镜他不怕得罪人,忠君为国,实在难得。”
3、密折制度
据说“密折制度”始于顺治,行于康熙,而盛于雍正。所谓密折,就是臣子给皇帝上的奏折,不走正常渠道,而是直接交给皇帝亲拆御览。皇帝批阅后,再密封发还给原奏人,所有内容除君臣二人外,没有第三人知道。
密折制度是雍正推行专制政治的有效手段。奏折内容囊括军国事务、身边琐事、社会舆情、官场隐私等,通过密折,皇帝更加了解和掌握下面的实际情况,避开阁臣的干预与官员的告密,“每个人暗中都受到监督”,唯有忠于职守,才能问心无愧。通过这种手段,强化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给皇帝上密折,被官员视为一种荣誉,是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与恩宠,又岂敢不慎重、不尽心?到底谁才有资格“享受”,全凭皇帝说了算。
这样做,显然增添了自己的工作负担,但雍正确是一位勤勉的皇帝,也是一位难得的明君。他执政十三年,每天亲理政务,有人统计过他在位期间,至少批阅过2.6万件奏折。
4、摊丁入亩
丁是丁税,即人头税,就是按人头收税,这在封建史上千年都是这样做的,直到雍正时期。
按这种做法,不论家里田地多少,几口人就得交几口人的税。丁税显然对无地农民是一个沉重负担,很不合理,他们交不起税,只能被迫逃亡。当年康熙在位时也意识这个制度的不合理性,颁布了“滋生人口,永不纳税”的诏令,对缓解农民负担、增长人口等有一定的积极效应。
雍正即位后,北方各省纷纷提出了“摊丁入亩”的建议,即官府不按人口多少,而按其拥有土地的多少收税,这种符合农民利益的举措,立刻遭到拥有大量土地的豪绅们的竭力反对。
朝廷上反复争论,几经复议,雍正才正式颁发“摊丁入亩”的诏令,此后全国各地陆续实行新政,比较晚的在乾隆时期也落实了。
摊丁入亩,无疑是对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缓解阶级矛盾具有重要作用,对清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5、改土归流
改土归流也是一项重大的政治改革。处于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国家如何管理?这就上溯到始于汉代实行的“土司制度”,即由少数民族的头人受中央的册封,代行管理地方政务。
土司制度给地方的土司授以充分的权力,他们每年须向朝廷供奉。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变得猖獗起来,目无朝廷,为所欲为,俨然土皇帝一般。那里各土司之间,土司与其属民之间,时常爆发冲突,闹得鸡犬不宁,如果不再过问,不仅危害当地人民的正常生活,还影响社会稳定、威胁中央政权,雍正决定着手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
正好有云南巡抚鄂尔泰,向雍正上奏折“欲百年无事,非改土归流不可”,他把改土归流的目的、意义、方法等都讲的非常缜密,雍正欣然同意采纳,命令他赴西南地区主持改土归流。
鄂尔泰被授予云贵总督,他借助军事力量剿灭或降伏横行一时的土司的地方武装,变革长期实行的土司制,改由中央委派官员去管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再行调换,称为流官。
通过“改土归流”,从根本上收回中央对西南边陲的统治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融合,加快了西南边陲的开发与发展,无疑是一种历史性进步。
6、秘密建储
封建社会的皇位继承权,一直是统治者非常棘手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清朝以前大都采用公开建储的方式,但常出现废立变更,少不了兄弟间明争暗斗,严重的可能弑君夺位。
估计雍正也反思自己的皇位,不是依正统方式获得的。接受前朝与历朝的教训,作为改革家的雍正决定给子孙后代“留一份重要遗产”,他想到了“秘密建储”这一新招。
在他登基后不久,就召集文武大臣宣布自己拟实行秘密建储的方法。将自己选定的继承人亲笔书写后密封,放在一个匣子里,然后把匣子再放到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面,除皇帝外,任何人不得打开。等他驾崩,由御前大臣共同开启,当众宣布继任新君。
“秘密建储”的方式不过早明确皇位继承人,也不循“嫡长子继承制”。理论上每个皇子都有机会竞争皇位,这样他们会更好的表现自己、锤炼自己,不会有“太子党”与“反太子党”的政治集团,削弱了皇位争夺的激烈程度,从此后几代皇位过渡的实行效果看,具有积极进步意义。
正是他的担当作为,将一系列改革举措稳步实施,才有了雍正时的“仓廪丰实,社会安定”,国家出现一派繁荣景象,无疑为乾隆时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康乾盛世距今才过去三四百年,是令人自豪的光辉画卷,有值得回味的灿烂辉煌,有激励后人的精神动力。今天的中国人民有信心和能力在党的领导下,到本世纪中叶,把伟大祖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让巍巍中华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