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开始反对中台的人,结果还是选择了中台
很多人没搞明白中台是什么,一蜂窝围上去,又一蜂窝散开。郭东白认为,这非常不尊重技术人生命。
和郭东白老师在 2016 年就合作过,彼时他是阿里巴巴 AliExpress 资深总监,在架构师会议上做过几次演讲,当时收到的评价是“深入浅出、技术功底深厚”,听众满意度很高。
郭东白 2001 年博士毕业,后来在 Oracle、Microsoft、Amazon 开发了多项突破性科技创新产品,并且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2014 年 9 月,他以首席架构师身份加入 AliExpress,并先后担任 AliExpress 和 Lazada 的 CTO。在 2020 年市场动荡的情况下,郭东白加入车好多。
在采访郭东白之前,我们在想,到底要问他什么,要从他的大脑里挖出什么思想呢?他加入车好多的时候,有哪些考量,有哪些思想斗争,想做什么样的突破?这些是我们最想知道的。
郭东白之前从事的领域大多是跟跨境和国际化相关的纯线上电商,不论是 Amazon 视频业务,还是 AliExpress 和 Lazada 都是如此,很多人熟知郭东白也是因为他在这个领域取得的突破。
但如果把郭东白的职业生涯拉长来看,他的职业变化还是挺大的,博士读的是 Computer Vision 专业,后来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数据库应用和架构,包括多媒体数据库管理等等。再后来进入 Microsoft 做数字医疗,也是在 Microsoft 工作期间看到了一个新的机会——数字化电商,紧接着加入 Amazon 做数字电商,两年之后又加入跨境电商 AliExpress。
最近一段则是从阿里的移动互联网到车好多的产业互联网。从某种角度来讲,他的职业生涯更像是在不断探险。
在郭东白看来,一个人给社会创造的价值无非两种,一种是在同一个地方不停的深耕进而创造价值,有点像挖矿;另一种是带着知识和能力,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做一些尝试,可以说是实验,或者是探险。
郭东白说他很喜欢背包旅行,背包旅行的人一般很少走同一条路,如果总在一个地方旅行,那不是在旅行,而是在修行。
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场景、新的人群,经验可能不再管用,这时就需要利用自己的能力而非经验来做事情。对此,郭东白有切身的判断,他认为在今天的世界,一个人最重要的技能不是掌握了多少经验能更高效的重复做一件事情,而是能够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未知中、在一个全新的探索领域里最快的做出最好的决策。
选择进入车好多这家新公司,从某种角度来说,就是因为它给了郭东白训练自己在新世界进行未知探索的好机会。
现在在车好多担任 CTO,郭东白最主要的工作除了技术团队的管理规划这类比较传统的事情之外,更多时间花在思考公司整个技术战略的未来往哪去。
除了技术之外,郭东白也要尝试站在 CEO 的视角,去思考怎么用技术让业务产生本质的变化,即在整个公司的大战略上注入技术维度,他认为这才能体现一个 CTO 的价值。
郭东白说,目前他是以一个纯创业者和初学者的心态来做眼前的工作。这一路走来,对于已经做到了几方面专家的郭东白来说,如果还要再继续工作 10 年、20 年甚至更长时间,就必须用创业者的勇气挑战未知,用初学者的心态去获取更多技能。
对于郭东白来说,车好多邀请他加入的时候,在技术上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有什么困境?
他告诉我们,在加入之前,对这家公司多多少少有些了解,也体验了他们做的 App,一家公司的技术在什么段位,心里还是有数的。看到困境的同时,也看到了机会。
“加入一家企业之前一定要看到其他人还没看到的机会,这是接下来成功的方向。”
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家公司其实是超出郭东白的期望的。
车好多是业内头部汽车消费服务平台,偶尔有人以过高的期待购买车辆后又回来投诉,不懂行的人可能会以为这家公司的技术不咋地。但从体系化程度、算法的先进性来说,整个公司的业务测试和迭代的能力还是很强的。
车好多三大业务(新车、二手车、车后)板块之间相对独立,郭东白加入后需要做的事情是将三大板块形成合力。这也是郭东白要把业务中台讲清楚的原因,因为业务中台的部分价值就是能够把一个业务领域的能量传递到另外一个业务领域去,这里面涉及到业务、管理的知识,不仅仅是技术功能复用那么简单。
中台的意义远大于功能复用。比如从算法角度来说,业务中台有点像 Transfer Learning(迁移学习),业务与业务之间是有关联、可以迁移的。跨境电商可能看上去和卖车没关系,但二者在商业模式和计算上有相似性,从不同的侧面有很多事情可以做。郭东白的关键工作之一是要对车好多的整个技术体系做一个联动。
作为一家融合传统行业的互联网企业,车好多的整个运作模式包括经营、人力资源管理等,都结合了线上和线下,所以技术在整个公司中起到的作用很大,而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也增加了业务改造的难度。但是公司高层意识到,现在和未来有非常大的产品和技术机会,所以邀请郭东白来尝试把公司的技术、算法、数据改造升级,进而不断把自身的经营能力变成产品,渗透到新的场景。
当前,车好多对郭东白的期望是希望他能看到更多的创新机会。这不同于在大公司做算法,大公司往往是在一套几乎已经成型的解决方案和几乎固定的用户流程上做特征工程和模型调优,有点像老僧修行。而在车好多,算法优化是随着业务模式高速迭代做路径探索优化的过程,而不是业务增长放缓之后榨取转化效率的过程。
笔者采访过很多 CTO,相当一部分 CTO 会将精力花在基础架构能力、云能力、稳定性上,比较纯粹。
但从与郭东白的交流中,可以看得出他特别关注业务方向。按他自己的说法,CTO 要关注技术本身,比如说云、研发效能、基础设施、业务系统稳定性等等,但这只是成为合格 CTO 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一个 CTO 能通过他和他带领的团队为一家公司带来本质改变的前提条件是,CTO 自己能够看清楚业务机会,并且和业务方不断碰撞,把未知机会变成高确定性机会,最终通过技术实现出来,并通过技术实现的不断迭代,带动业务增长和技术团队能力的提升。反之,如果只抓技术而没有跟公司的业务深度绑定,这样的 CTO 就是一个 Afterthought,是点缀,是被动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 CTO 做出来的技术不是这家公司的基因,而是这家公司体外的工具。
而今看伟大的公司,技术往往是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仅仅是辅助工具。一个技术和业务分离的公司,最终二者甚至可能走向对立。车好多希望能够用技术重塑产业互联网,因此未来势必要将技术变成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实车好多早就已经开始朝这个方向努力了,AI 技术在瓜子二手车搜索和推荐的落地就是一个例子。定价是二手车业务特别基础的一个问题,现在车好多的定价都是通过算法来确定的。需要基于对车源的大量分析、对本地市场行情的分析、对库存的预测、对销量的预测、对当地需求的预测,才能最终得出价格。正如稻盛和夫所说,定价即经营,算法最终定出来的价格实际上反映了瓜子对整个经营状况的判断。
除了定价,未来围绕车的整个流程也有很多地方可以通过数据和算法重构。比如图像理解可以用于车辆识别、车牌识别、证件识别等,NLP 和语音技术能在销售、咨询、售后服务的交流过程中派上用场,这其实是通过 AI 重构产业经营的过程。
这其中的技术挑战有其独特性,如在“人车店”场景中,对销售、车、客户的建模,本质上是最大程度的放大三者的匹配度,最大程度的了解客户需求,帮助客户提升对车的认知和判断能力,进而最大程度满足客户期望。而其他公司的 AI 则是尽可能的减少人的参与,区别很大。
在 2016 年的一次演讲中,郭东白提到,好的技术架构只有足够灵活才能应对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做到适者生存。
郭东白强调,世界上没有一个所谓必胜的法则。现在很多优秀的公司如 BAT、TMD,他们的领先是由过去的思考或者优秀的架构设计带来的,但始终不变的一点是要适应时代和需求的变化。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特有的体验,而这背后的技术通常也会和他们的忠实用户一起慢慢老去。但与此同时,也有公司能跨越几代用户仍屹立不倒,比如说 Microsoft、Oracle,他们的技术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
技术只有在它的设计环境中不断自我革命才能维持生命力,而一个总架构师必须不断审视他的设计环境。只有面向正确的设计环境才能找到正确的设计方案。在郭东白看来,设计环境不仅仅代表当下的市场需求,还要考虑未来的需求、未来的研发能力、未来的研发资源供给。
但很多架构师往往忽略了对研发资源的研究。实际上,对研发资源的研究就是对工程师的研究。他们受到了什么教育?用什么语言?喜欢什么样的交流方式?他们期待的研发文化是什么样子?是一个自由、平等、尊重原创的文化,还是自上而下、随时拥抱变化的文化?郭东白认为,技术研发终究要跟着未来人才的供给走。
谈到目前在做的事情,郭东白透露,车好多也正在做类似于中台的规划。
但,郭东白也曾是反对中台的人。
笔者之前曾和阿里巴巴的专家交流过,他们表示其实中台并没有达到预期,也没有外面吹的那么玄乎,甚至阿里内部有些团队正在走“去中台化”的路。
很多人没搞明白中台到底是什么,前段时间火了一阵子,一蜂窝的围上去,没过多久又开始否定中台,一蜂窝的散开。郭东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不尊重技术人生命的做法。很多人在中台上花了一两年甚至几年的时间,突然就停掉了,做的时候没想清楚,停的时候也没想清楚。
在郭东白看来,中台的开启需要有一套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论,同时有一套正确的组织和文化来搭配,这样才能做对。中台在某些场景做失败了是因为技术团队根本就没有定义清楚中台在公司业务中处于什么位置、要创造什么价值,就借着中台的名去改造,最终让中台成了跑马圈地的代名词。
现在在车好多推动中台,郭东白希望把中台放在一个真正正确的位置。在他看来,中台要真正为公司创造价值,需要有正确的设计、合理的组织、正确的推动方式,再加上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需要思考为什么要做中台,中台的价值在哪里,这是架构师和 CTO 的第一职责。做中台的第一步就是要质疑它:为什么要做?多了一层抽象合理吗?多了一个团队合理吗?是否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如果真做中台,它要创造什么价值?怎么从架构设计中体现出来?郭东白认为,一切不能在架构中体现的价值、仅仅存在口号和 PPT 中的价值都是伪价值。
其次,中台要有合理的设计,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这其中最重要的条件就是必须让业务能够保持快速迭代。
再次,中台要有合理的组织,不能把中台变成一个很厚重的茧。中台不代表中心化。有些人错误的认为中台等同于中心化开发组织,甚至有的公司在架构都没有讨论的情况下就率先创造出一个中台团队,并形成固定的汇报关系,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
最后,中台要有合理的文化。研发团队真正期待的文化是什么?他们习惯的交流方式是什么?维护一个大的松散组织要靠价值观,那就要搞清楚,大家能够共同信仰的价值观是什么?
郭东白认为,如果用中台的眼光去看,可以把整个世界理解为这样一个状态:有一部分人做共享应用,也就是中台,另有一部分人在中台之上做应用,服务终端用户。不论是应用还是中台,都没有天生的归属,不属于任何一个特定的人或组织,而是靠用户的自由意志做选择,最终的“The Chosen One”往往是那个创造了最优秀的想法、最有前途的设计和最高效实现的人和团队。
中台的组织方式不应该是圈定一批在年龄和知识上渐渐老去的人远离客户做需求。
实际上,车好多目前也没有一个固定的团队在做中台。郭东白所带领的技术团队更希望未来的中台成为一个机会点,帮助他们看到了一个很好的设计和一个很好的复用场景,而真正创造这个机会的人或者团队,应该拥有放大它的权利。
在郭东白 LinkedIn 个人页面,其前同事在给出的评价中非常认可他在处理不确定性问题上的专业能力:
那么在遇到模凌两可的问题时,郭东白是如何快速作出决断的?有没有个人的方法论或者思考模式?
郭东白说,其实没有那么神,如果大家了解一万小时定律就很容易理解了。
郭东白初中(上世纪 80 年代)就开始学计算机,他唯一的爱好就是编程,所有的时间都在编程。到上大学的时候,郭东白已经非常熟悉数据结构和算法,在大学期间参加了各种计算机竞赛。他认为自己只是比别人学的早、学的多,所以在编程这件事上走的很顺,工作后开始带团队、做架构师,都是一万小时定律的结果。
郭东白提到,他在阿里当架构师评委的时候常被称为“杀手”,其实他不是为了杀而杀,只是看到别人的架构图就明显感觉不对,就像看到一张路径不通的地图,所以多问两句而已。其实就是架构图看多了,自然会在脑海里形成很多范式,因此才能看出某些不写代码而是用 PPT 写故事的人的架构缺陷。
工作多年,像是参透了世界上很多业务本质上没有那么大差异一样,在郭东白看来,这些场景或多或少都存在共性。不管是做业务还是做技术,终究是要满足用户期望和产生价值的,最终都是要变成一个利润点。“当你看清楚世界以后就会发现,我们的业务大多数其实就是体验流和现金流,世界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大差异,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决策的本质就是要尊重事实、尊重用户、尊重自然规律。”
郭东白的第二个感受是,大多数时候,“不做决策,也是一个好的决策。”有时不得已非要给出一个决策时,可以先给出一个大致正确的决策,等得到一个反馈时再调整决策,再看反馈,再调整。对反馈的理解能力和对信息的加工速度,在未来会成为最被需要的能力。
快速决策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郭东白表示在决策上开始有手感是在工作 10 多年之后,正如亚马逊领导力准则里有一句话叫做 “Are Right, A Lot”。
一开始你可能做的没别人好,但尝试的越多、做的越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出正确决策的概率就会比别人高一点,随后你就会有更多的自信去尝试更大的场景。
“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下个月能赚多少钱这种事”。
对于像淘宝、天猫、美团这样大体量的应用,郭东白觉得,现在还挤破头进去的技术人,在其中创造的价值,其实远没有到一个更需要你的地方创造的价值大。当前很多技术人更关注那些聚光灯下的事情,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能站在产业互联网的角度看,那些未被开垦的领域其实更需要技术人的参与,也更能体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最终也会带来更多经济回报。传统互联网技术必然会改变产业互联网的现状,而这也正是郭东白想做的事情。
二手车和新车市场有数万亿规模,但是当前在这个领域的技术投入却远远不够,这个领域还需要更多创新型的技术人才。大多数人在做职业决策的时候只希望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这些技术人对职业规划的思考远远少于对架构图的思考。
此外,作为技术管理者,郭东白也很清楚国内大多数技术人不擅表达,偏内敛的特点,但他还是希望未来的车好多技术团队像一所大学,每个人都敢于自由争论,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能够基于洞察产生有根据的碰撞和真正有价值的交流,从而带动创新,推动技术人成长。同时他也鼓励技术人更主动贴近用户,想用户所想,而不只是埋头敲代码。
郭东白希望更多人加入到产业互联网的浪潮中来,他也坚信,最终得到最大回报的人一定是那些创造最大社会价值的人。
文章来源于:Inf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