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五代导演的“头儿”,创造了西影厂奇迹,却在事业鼎盛期因故滞留海外,晚年电影票房不济,处境凄惨

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吴天明这个名字可能并不熟悉,但他对于中国电影的贡献,却少有人能及。作为导演,他信奉“为电影而生,为电影而死”,作品轰动全国;作为前辈,他不遗余力支持年轻的电影人,是中国第五代导演集体最为尊敬的“头儿”。即使在晚年,面对中国电影业的商业化浪潮,这位老人,仍用自己的方式捍卫着自己心中的电影艺术。

吴天明导演

影界中流砥柱,原是大器晚成

在上世纪80年代,吴天明绝对是中国电影界中流砥柱式的标志性人物,几乎无人可与之相提并论。

1979年,吴天明与滕文骥联合导演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作品《生活的颤音》,就一举斩获了文化部1980年优秀影片奖,也让他获得了优秀青年创作奖。而这时,他已到了不惑之年,与同为中国第四代导演的其他同行相比,可谓大器晚成。

《生活的颤音》(1979)

等到他独立执导的第一部电影《没有航标的河流》上映时,吴天明已经44岁,但第二年,一部电影就奠定了吴天明在中国电影史上无可替代的地位,这就是根据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人生》。

《没有航标的河流》(1983)

1985年5月23日,第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在成都颁奖。当天下午,四川大学有一场电影《人生》的公开放映,谢晋、吴天明赶了过去。

当时,台下聚集了约一万两千名观众,学生们看得兴奋不已,最后竟自发喊起“电影万岁”“《人生》万岁”,甚至还有人大喊“吴天明万岁”,用谢晋的话说,“我去过世界上很多的电影节,再伟大的电影节也不过如此”。

《人生》(1984)

毫无疑问,吴天明迎来了自己作为导演的时代。

1987年,一部《老井》更是让吴天明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

这是一部改编自小说《格老子的孙子》的电影,当吴天明收到邵氏公司赠与的第一版剧本,非常失望,用吴天明朋友的话说,“只有穷疯了才会拍这种片子”。吴天明找来了鬼才编剧魏明伦,两个人将剧本大改特改,一句句死磕,才有了后来轰动全国的电影内容。

《老井》(1987)

1987年电影上映,一下席卷了第11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和第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的所有重要奖项,吴天明也因此获得了金鸡奖的最佳导演奖。不仅如此,因为这部电影,电影中的“老井村”山西省左权县石玉峧村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一个村子的命运就此改变。

对于吴天明的电影,电影评论界有这样的说法,他的电影作品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他始终以充满忧患意识的目光观察生活,以对吾土吾民的深情处理题材,刻画人物。吴天明一生,信奉的是“为电影而生,为电影而死”,这就是他这一代人的价值观。

助第五代导演,创西影厂奇迹

与吴天明的电影作品相比,他所代表的“西影厂奇迹”以及他对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无条件支持更加为人所知。

1983年,在电影《人生》的拍摄片场,吴天明接到了自己被任命为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的通知。

《人生》(1984)

当时,中国一共有11个电影制片厂,与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制片厂这样的行业龙头相比,西影厂就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有段时间,这个到处坑坑洼洼的“小破厂”影片拷贝数量全国倒数第一,连职工们都跟着非常自卑,上街都要把盒子或者胶片筒上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字样盖住,生怕被人看到。

西安电影制片厂片头

吴天明上任后,对西影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的思路非常明确,要主动出击,尽快培养一批新人,将政府模式下的文艺衙门改成创作基地。

适逢后来被视为“第五代导演”开山之作的《一个和八个》上映,摄影师张艺谋对于画面造型力度和象征性的追求得到了吴天明的注意。当张艺谋、陈凯歌、何群三个年轻人到陕西选景,筹拍电影《黄土地》时,吴天明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在他们钱尽粮绝、车也坏了时,慷慨地给了他们两千块钱,又安排食宿,协调出一辆吉普供他们采风。

《黄土地》(1984)

拍《黄土地》时的陈凯歌和张艺谋

正是因为这一次举手之劳,才有了《老井》中吴天明和张艺谋的合作。原本张艺谋只是被借调到西影厂担任《老井》的摄影师,却因自己“脸上有着像刀子刻的一样的皱纹,长得像兵马俑挖出来的那玩意”,莫名其妙成为了电影的主角,还成为中国第一位A类电影节影帝。

张艺谋在《老井》中饰演孙旺泉

为了留住张艺谋,吴天明把张艺谋的妻子肖华招进西影厂宣发处担任资料编辑,在当时,吴天明为了拉来好几位他欣赏的文人,将他们的妻子都安置在宣发处,路遥的老婆也在。为了张艺谋,吴天明甚至跟张艺谋所在的广西电影制片厂“结下了梁子”。

吴天明、张艺谋等

后来,吴天明又力排众议,破格提拔张艺谋做导演。张艺谋筹拍《红高粱》时,吴天明在上级部门还没有批示,也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顶着巨大压力,隐瞒着上级,偷偷塞给张艺谋5万块钱,让他跑到高密种起了高粱。

《红高粱》(1987)

同在1987年上映的电影《孩子王》也诞生于西影厂。为了把这部影片推向国际市场,吴天明拿着还没通过发行的影片跑到中国电影展,趁着国外电影人用餐的机会,写个纸板通告该电影的放映时间,一个个地推荐《孩子王》。

《孩子王》(1987)

当时,这部电影的拷贝数并不尽如人意,吴天明对于陈凯歌的支持也引起了西影厂一些老员工的不满。可是,吴天明心里明白这部电影好在哪里,他曾在私下向张艺谋感慨:“人家拍成这样,我们这些导演以后还怎么往下拍。”

同一时期,黄建新的《黑炮事件》,田壮壮的《盗马贼》也都在西影厂拍摄完成,所有这些,都离不开吴天明无条件的支持。当时,吴天明最常说的就是“有我在”“有事我担着”。据吴天明导演的女儿吴妍妍回忆,上世纪80年代吴家的会客厅,算得上是当时中国电影圈的一个中心地带,众多至今仍活跃在一线的电影大腕经常在这里出没,“他们天天来,基本上没断过人。一聊起创作,通常是烟雾缭绕,没完没了”。

《黑炮事件》(1986)

作为“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吴天明提携、发现并任用了刚刚走出校园的年轻电影人们。为此,他没少被西影厂的一部分老员工告状,也接受了不止一次的上级审查,但他把这些都担了下来,让另一部分年轻人在自己的保护下大步前进。

《盗马贼》(1986)

吴天明上任刚两年,西影厂影片的拷贝发行量便由全国最末跃至第一,利润翻了两番。上海发出“西望长安”的惊叹,北京则传出“中国电影的希望在西北”的呼声,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崛起也从这里开始。

坚守电影情怀,对抗商业浪潮

1989年5月,吴天明远赴美国交流讲学。一个月后,他因一场采访卷进风波,被西影“扫地出门”。原本计划一个月的行程无限期延迟。他与在美国念书的女儿相依为命,一下就是五年。

吴天明一家

这段时间里,陈凯歌的《霸王别姬》和张艺谋的《活着》相继在戛纳国际电影节大放异彩,而把他们集结起来的吴天明却陷入人生谷底,错过了中国电影最好的几年。

《霸王别姬》(1993)

1994年吴天明辗转回到国内,这时,西影厂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昔日的很多朋友,哪怕是被吴天明提携过的人,也都对他避之不及。他回国后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变脸》,在国外斩获30多个奖项,在国内却很少看到什么宣传。

《变脸》(1995)

归国十年,吴天明只拍了两三部电影,与政策无关。面对中国的影视市场,吴天明昔日大力提拔的“年轻人”也都拍起了商业电影,但他心里却迈不过这道坎。他以主动落后于这个时代的方式,希望拍出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非常爱情》(1997)

2014年2月,电影《百鸟朝凤》制作完成。吴天明创作《百年朝凤》时已经72岁高龄,依然非常认真,一个半月逐字修改剧本。女儿在电影拍摄前,就提示父亲,这部电影的题材太严肃,现在的观众可能不会喜欢,吴天明一听拍案而起:“我就是要拍,这不是拍给现在观众看的,是拍给未来的”。

《百鸟朝凤》陶泽如饰演焦三爷

这部戏的主角,陶泽如扮演的唢呐王焦三爷不仅唢呐技艺高超,更始终坚守着对艺术的热爱和不为金钱所动的高尚艺德。另一个主角则是被焦三爷选作接班人的游天鸣,面对时代的巨大变迁和经济压力,只有他始终不忘对师父的誓言,把唢呐吹到了“骨头缝里”。

《百鸟朝凤》李岷城饰演游天鸣

其实这两个人物,背后都有着吴天明的影子。吴天明年少时也曾谎报年龄去学艺,后来更是始终坚守对电影对艺术的原则。他不止一次说过,人生苦短,倾尽全力,一辈子也只能做好一件事情。而他,正是在这样做。

2014年3月4日,吴天明导演猝然而逝。他生前曾全力支持过的张艺谋、陈凯歌、田壮壮、顾长卫、黄建新等第五代影人都赶来送他们的“头儿”最后一程。吴天明的名字,代表了西影厂、“第五代”的光辉岁月,更代表着不可复制的年代背景和创作自由,以及中国电影人已逐渐消逝的赤诚与荣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