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第二十五 伤寒

  热病决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九第三十一《热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一。

  黄帝问于岐伯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夫伤寒者,人于冬时,温室温衣,热饮热食,腠理开发,快意受寒,腠理因闭,寒居其□□□寒极为热,三阴三阳之脉、五脏六腑受热为病,名曰热病。斯之热病,本因受寒伤多,亦为寒气所伤,得此热病,以本为名,故称此热病,伤寒类也。故曰冬伤于寒,春为温病也。其病夏至前发者名为病温,夏至后发者名为病暑也。

  平按:注“腠理开发”,袁刻脱“开”字。

  或愈或死,皆以病六七日间,

  阴阳二经同感,三日而遍脏腑,营卫不通,复得三日,故极后三日,所以六七日间死也。

  平按:《素问》“皆”以上有“其死”二字,下无“病”字。

  其愈皆以十日以上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

  其不至脏腑两感于寒者,至第七日即太阳病衰,至九日三阳病衰,至十日太阴病衰,至十二日三阴三阳等病皆衰,故曰其愈皆十日以上,其理未通,故请闻之也。

  岐伯对①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

  巨,大也。一阳为纪,少阳也;二阳为卫,阳明也;三阳为父,太阳也。故足太阳者,三阳属之,故曰诸阳之属也。

  平按:《甲乙》“巨”作“太”,下同。

  ①“对”,萧本原无。今据仁和寺本补。

  其脉连于风府,故为诸阳主气。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足太阳脉直者,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其风府在项入发际一寸,则太阳之气连风府也。诸阳者,督脉、阳维脉也。督脉,阳脉之海。阳维,维诸阳脉,总会风府,属于太阳。故足太阳脉,为诸阳主气。所以人之此脉伤于寒者,极为热病者也。先发于阳,后发于阴,虽热甚不死;阴阳两气时感者,不免死也。

  黄帝曰:愿闻其状。岐伯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腰脊皆痛。

  寒之伤多极为热者,初病发日,必是太阳受热之为病,故曰一日太阳受之。所以一日阳明、少阳不受热者,以其太阳主热,又伤寒热加,故太阳先病也。头、项、腰、脊,并是足太阳脉所行之处,故皆痛也。

  平按:《素问》作“头项痛,腰脊强”,新校正云:“《甲乙》及《太素》作头项腰脊皆痛。”今本《甲乙》作“头项腰脊背强”,注云:“《素问》无背字。”注“腰脊”,袁刻脱“脊”字。

  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而鼻干,不得卧。

  阳明二阳,故次受病。脾之太阴主肌,胃之阳明主肉。其脉从鼻络目内眦,下行入腹至足;手阳明下属大肠,上侠鼻孔,故病身热鼻干不得卧也。

  平按:《素问》、《甲乙》“身热”下有“目疼”二字。注“至足”,“足”字或疑衍,袁刻脱。按:胃为足阳明,从头至腹走足,此“足”字当属上句,与“至”字连读,恐非衍文。

  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骨,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耳聋。

  肝足厥阴主筋,三焦手少阳与膀胱合,膀胱肾腑,表里皆主骨;足少阳起目兑眦,入络耳中,下循胸胁下至于足;手少阳偏属三焦,从耳后入耳中,故病耳聋胸胁痛也。

  平按:“主骨”《素问》作“主胆”,新校正云:“全元起本胆作骨,元起注云:少阳者肝之表,肝候筋,筋会于骨,是少阳之气所营,故言主于内。《甲乙》及《太素》并作骨。”

  三经皆受病而未入通于腑者,故可汗而已。

  三经,三阳经也。热在三阳经中,未满三日,未至于腑,当以针药发汗而已。三经之病,三日外至腑,可以汤药泄而去。

  平按:《素问》“三阳”下有“经络”二字;“而未入通于腑”作“而未入于脏”。新校正云:“全元起本脏作腑,元起注云:伤寒之病,始入于皮肤之腠理,渐胜于诸阳而未入腑,故须汗发其寒热而散之。《太素》亦作腑。”《甲乙》亦作“腑”,注云:“《素问》作脏。”

  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一阴为独决②,厥阴也。二阴为雌,少阴也。三阴为母,太阴也。太阴为大,故先受热。太阴脉从足入腹,属脾络胃,鬲③侠咽,连舌本;手太阴起于中焦,下络大肠,故腹满嗌干也。

  ②“决”,人卫本注曰:《素问·阴阳类论》作“使”。

  ③“鬲”,人卫本注曰:此前应据本书卷八首篇补“上”。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肺系舌本,故口热舌干而渴。

  足少阴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口热舌干而渴也。

  平按:《素问》、《甲乙》“口热”作“口燥”。

  六日厥阴受病,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

  足厥阴脉环阴器抵少腹,侠胃属肝络胆,故烦满囊缩也。

  平按:“受病”《素问》、《甲乙》作“受之”。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营卫不行,腑脏不通,则死矣。[平按:《素问》、《甲乙》“皆病”作“皆受病”;“腑脏”作“五脏”。]其不两感于寒者,七日巨阳病衰,头痛少愈;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愈;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

  如此两感,三阴三阳脏腑皆病,营卫闭塞,故至后三日则死;不两病者,至第七日太阳病衰,至第九日少阳病衰也。

  十日太阴病衰,腹如故,则思食饮,欲食;

  太阴脾主谷气,故病愈腹减思饮食也。

  平按:《素问》、《甲乙》“腹”下有“减”字;“食饮”作“饮食”;无“欲食”二字。

  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不满,舌干已而咳;

  足少阴脉入肺侠舌本,故病愈渴止舌干已也。咳者,肺气通也。

  平按:《甲乙》无“不满”二字;“已而咳”作“乃已”二字。《素问》“咳”作“嚏”。

  十二日厥阴病愈,囊从少腹微下,

  厥阴之脉病愈,大气已去,故囊渐下也。

  平按:《素问》、《甲乙》“愈”作“衰”;“从”作“纵”。

  大气皆去,病日已矣。

  至十二日大热之气皆去,故所苦日瘳矣。

  黄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各通其脏脉,病日衰已。

  量其热病在何脏之脉,知其所在,即于脉以行补泻之法,病衰矣。

  其未满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满三日者,可泻而已。

  未满三日,热在三阳之脉,皮肉之间,故可汗而已也。三日以外,热入脏腑之中,可服汤药泄而去也。

  黄帝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者,何也?岐伯曰:诸遗者,热甚而强食之,故有所遗。若此者,皆病已衰而热有所藏,因其谷气相薄而热相合,故有所遗。

  强,多也。遗,余也。大气虽去,犹有残热在脏腑之内外,因多食,以谷气热与故热相薄,重发热病,名曰余热病也。

  平按:《素问》、《甲乙》“而热相合”,“而”作“两”。

  黄帝曰:善。治遗奈何?岐伯曰:视其虚实,调其逆顺,可使必已。

  逆者难已,顺者易已,阴虚补之,阳实泻之,必使其愈,以为工也。

  平按:“顺”《素问》作“从”。

  黄帝曰:病热当何禁?岐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肉热过谷,故少食则复;谷热少肉,故多食为遗也。

  黄帝曰:其两感于寒者,其脉应与其病形何如?

  足太阳、足少阴,表里共伤于寒,故曰两感。冬日两感于寒以为病者,脉之应手及病成形,其事何如也。

  平按:“两感”上,《素问》有“病”字。

  岐伯曰:两伤于寒者,病一日则巨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

  冬感寒时,阴阳共感,至其发时,还同时发也。故至春发,一日则太阳、少阴俱病也。足太阳上头,故头痛也。手少阴上侠咽,足少阴侠舌本,手太阳络心循咽,故令口干。手少阴起于心中,足少阴络心,手太阳络心,故令烦满。

  平按:《素问》新校正云:“《伤寒论》作烦满而渴四字。”

  病二日则阳明与太阴俱病,则肠满身热,不食谵言。

  谵,诸阎反,多言也。手阳明属大肠,足阳明属胃,足太阴属脾络胃,手太阴络大肠循胃,故令肠满身热,不食多言也。

  平按:“不食谵言”①《素问》、《甲乙》作“不欲食谵言”,《素问》王注:“谓妄谬而不次。”新校正云:“杨上善云:多言也。”与此正合。

  ①“不食谵言”,萧本原无。今据文义加。

  病三日则少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厥,水浆不入,则不知人,

  手足少阳皆入耳中,故令耳聋。足厥阴环阴器,足少阳绕毛际,手少阳历三焦,故令囊缩厥也。手少阳布膻中,足少阳下胸中,足厥阴循喉咙后,手厥阴起胸中属心包,故令浆水不下,不知人也。

  平按:《素问》、《甲乙》“厥”上有“而”字。

  六日而死。

  三阴三阳俱病,气分更经三日皆极,故六日死也。

  黄帝曰:五脏已伤,六腑不通,营卫不行,如是之后,三日乃死何也?

  气分极者,脏伤腑塞,营卫停壅,后三日死,其故何也?

  岐伯曰:阳明者,十二经之长也。其气血盛,故不知人;三日其气乃尽,故死矣。

  胃脉足阳明主谷,血气强盛,十二经脉之主,余经虽极,此气未穷,虽不知人,其气未尽,故更得三日方死也。

  平按:《素问》、《甲乙》“经”下有“脉”字。

  热病说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伤肺则死”,见《素问》卷九第三十三《评热病论篇》。自篇首至“饮之汤”,见《甲乙》卷七第一中篇,唯编次前后小异。自“黄帝问曰:劳风为病”至“伤肺则死”,见《甲乙》卷十一第七。自“偏枯身偏不用”至末,见《灵枢》卷五第二十三《热病篇》。自“偏枯身偏不用”至“浮而取之”,见《甲乙》卷十第二下篇。自“热病热三日而气口静”至末,见《甲乙》卷七第一中篇。

  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岐伯曰:病名阴阳交,交者死。

  汗者,阴液也。热者,阳盛气也。阳盛则无汗,汗出则热衰。今出而热不衰者,是阳邪盛而复阴起,两者相交,故名阴阳交也。

  黄帝曰:愿闻其说。

  请说阴阳交争,死之所由。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食而不复热。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

  精者,谷之精液,谓之汗也。伤寒邪气,谓之热也。今邪气与精气交争于骨肉之间,精胜则邪却,邪胜则精消。今虽汗出而复热者,是邪战胜精,故致死也。

  平按:“热者,邪气也”《素问》、《甲乙》作“复热者,邪气也”。

  不能食者精毋,精毋,瘅也,而留者,其尽可立而伤也。

  热邪既胜则精液无,精液无者唯有热也。瘅,热也。其热留而不去者,五脏六腑尽可伤之,能食也。

  平按:“精毋,精毋,瘅也”《素问》、《甲乙》作“精无裨也”。“而留者”《素问》作“病而留者”,《甲乙》作“热而留者”。新校正云:“《甲乙》作而热留者。”“其尽可立而伤”《素问》、《甲乙》作“其寿可立而倾”。注“尽可伤之,能食也”句,费解,疑“能食也”上脱“故不”二字。

  是夫《热论》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

  夫汗出则可脉静,今汗出脉犹躁盛,是为邪胜明矣,知定死也。

  平按:“是夫”《素问》作“且夫”。《甲乙》无“《热论》曰”三字;“脉”下无“尚”字。注“知定死也”,袁刻脱此四字。

  狂言者,是失志,失志者死。

  志者,记也,肾之神也。肾间动气,人之生命,动气衰矣,则神志去之,故死也。

  今见三死,不见一生,虽愈必死。

  汗出而热不衰,死有三候:一不能食,二犹脉躁,三者失志。汗出而热,有此三死之候,未见一生之状,虽差必死。又有三分之死,未见一分之生也。

  平按:《甲乙》作“此有三死”。

  黄帝问于岐伯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

  身热烦满,当为汗解。今不解,故问。

  平按:《甲乙》作“病身热汗出而烦满不解者,何也”。

  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

  风热开于腠理为汗,非精气为汗,故身热不解名为风也。烦心满闷不解,名厥病也。有风有厥,名曰风厥也。

  问曰:愿闻之。答曰:巨阳主气,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从之则厥。

  肾间动气,足太阳所王,足太阳与足少阴表里,故太阳先受邪气,循脉而上于头,得热则足太阳上者从之受热,即为上热下寒,以为厥逆汗出不解烦满之病也。

  问曰:治之奈何?答曰:表里刺之,饮之汤。

  可刺阴阳表里之脉,以攻其外,饮之汤液,以疗其内,此为疗风厥之法也。

  平按:《素问》、《甲乙》汤上有“服”字。

  黄帝曰:劳风为病何如?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晚,唾出若涕,恶风即振寒,此为劳中之病也。

  劳中得风为病,名曰劳中,亦曰劳风。肺下,病居处也。强上,好仰也。冥视晚,晚,迟也,谓合眼迟视不见也。唾若涕者,唾如脓也。不用见风,见风即便振寒,此为劳中之病状也。

  平按:《素问》、《甲乙》“视”下无“晚”字;“即振寒”作“而振寒”;“劳中”作“劳风”。《素问》新校正云:“杨上善云:冥视,谓合眼视不明也。”与此小异。《千金》“冥视”作“目眩”。

  问曰:治之奈何?答曰:以救俛仰,

  此病多为俛仰,故救之。

  巨阳引精者三日,中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微出青黄涕,其状如稠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孔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

  以针引巨阳者三日,俛仰即愈,引阳明精者五日,少阳不精引之七日,方有青黄浊涕,从口鼻中出,其病得愈。若不出者,上伤于肺,不免死也。

  平按:《素问》、《甲乙》“中者”作“中年者”。《素问》新校正云:“《甲乙》作中若五日。”今本《甲乙》仍作“中年者五日”。《千金》作“候之三日及五日中不精明者,是其症也。”与此不同。又“微出”《素问》、《甲乙》作“咳出”;“如”下无“稠”字。《素问》“鼻”下无“孔”字。《甲乙》“孔”作“空”。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变,知不乱,病在分腠之间,巨针取之,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

  偏枯病有五别:有偏一箱不收,一也;有偏不痛,此不用并痛,二也;其言不异于常,三也;神智不乱,四也;病在分肉间,五也。具此五者,名曰偏枯病也。

  平按:《灵枢》“知不乱”作“志不乱”,《甲乙》作“智不乱”。

  痱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知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

  痱,扶非反,风病也。痱风之状,凡有四别:身无痛处,一也;四肢不收,二也;神

  智错乱,三也;不能言,四也。具此四者,病甚不可疗也。身虽无痛,四肢不收,然神不乱,又少能言,此可疗也。俗称此病种种名字,皆是近代医人相承立名,非古典也。

  平按:注“此病”,袁刻“病”误作“痛”。

  病先起于阳,后入于阴者,先取其阳,后取其阴,浮而取之。

  疗法先取其本,后取其标,不可深取也。

  平按:“病”下,袁刻脱“先”字。“浮而取之”《甲乙》作“必审其气之浮沉而取之”。

  热病三日,而气口静、人迎躁者,取之诸阳,五十九刺,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

  三阳受病未入于阴至三日也。未入于阴,故气口静也。三阳已病,故人迎躁也。人迎,谓是足阳明脉结喉左右人迎脉者也。以诸阳受病,故取诸阳五十九刺泻其热气。以阳并阴虚,故补阴也。

  平按:“实其阴”,“实”字原钞缺下半,袁刻作“写”,恐误,《灵枢》、《甲乙》作“实”,本注云:“故补阴也,亦宜作实。”

  身热甚,阴阳皆静者,勿刺也;其可刺者急取之,不汗则泄。所谓勿刺者,有死征也。

  阴阳之脉皆静,谓为阴阳交争,是其死征,故不可刺也。非阴阳争,宜急取之,若不泄汗,即泄利也。

  平按:“汗”下,《灵枢》有“出”字。

  热病七八日,脉口动喘而眩者,急刺之,汗且自出,浅刺手指间。

  七日太阳病衰,八日阳明病衰,二阳病衰,气口之脉则可渐和,而脉喘动头眩者,热犹未去。汗若出急,刺手小指外侧前谷之穴,浅而取之;汗不出,可深刺之。

  平按:《灵枢》、《甲乙》作“手大指间”,与杨注异。

  热病七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

  热病至七八日,二阳病衰,其脉则可渐和,而微小者,即热甚,所以溲血口干,一日半死。脉小者,内热消瘅之候也。

  平按:注“而微小者”,袁刻“而”作“脉”。

  脉代者,一日死。

  热病七八日脉代者,内气绝候,故一日死。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喘,且复热,勿庸刺,喘甚者死。

  热病已得汗,其脉当调,犹尚躁喘,且复身热,此阴阳交,不可刺也,刺之者危。喘甚热盛者死,不须刺也。

  平按:《灵枢》“汗”下有“出”字;“勿庸刺”作“勿刺肤”。

  热病七八日,脉不躁,躁不数,数后三日中有汗,三日不汗,四日死,未曾刺者,勿庸刺之。

  热病七八日,二阳病衰,故脉不躁,虽躁不数者,至后三日,合十二日,三阴三阳热衰,故汗出愈也。若从九日至十二日汗不出者,十三日死,计后三日者三日后也。又曰:十二日厥阴衰日,即便汗出。如其不出,至十三日为后三日,从九日后以为四日也。虽未刺之,不须刺也。“庸”,有本为“肤”。

  平按:《甲乙》“躁”字不重。《灵枢》、《甲乙》上“数”字作“散”。“未曾刺者”,《灵枢》“刺”作“汗”,《甲乙》作“未汗”二字。“庸”《灵枢》作“腠”。

  热病,先身涩,倚烦悗,干唇嗌,取之以第一针,五十九刺,肤胀口干寒汗。

  身热甚,皮肤粗涩也。倾倚不安烦闷,唇咽干内热,肺热病状也。第一针,鑱针也,应肺,针头大末兑,令无得深入,以泻阳气,故用之五十九刺,以泻诸阳之气,及皮肤胀口干,令汗出也。

  平按:“倚烦悗,干唇嗌”《灵枢》作“欹而热,烦悗干唇口嗌”,《甲乙》作“烦而热,烦闷唇嗌干”。《灵枢》、《甲乙》“取之”下有“皮”字;“九”下无“刺”字。“肤胀”上,《甲乙》有“热病”二字。“汗”下,《灵枢》、《甲乙》有“出,索脉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十四字。注“兑”字,袁刻作“细”。

  热病,嗌干多饮,善惊,卧不能定,取之肤肉,以第六针,五十九,索肉于脾,不得索之木,木,肝也。

  热病,嗌干多饮,喜惊,卧不得安,肉病者,可以第六员利针。员利针应脾,故用取之肤肉五十有九,于脾输穴以求其肉,不得求于肝输穴也。以肝为木,克土故名也。

  平按:《灵枢》作“卧不能起”,《甲乙》作“卧不能安”。“九”下,《灵枢》有“目眦青”三字,《甲乙》有“刺目眦赤”四字。

  热病而胸胁痛,手足躁,取之筋间,以第四针,于四逆筋辟目浸,索筋于肝,不得索之金,金,肺也。

  热病胸胁痛,手足动,筋之病,可以第四针。应肝①,故于筋间针于四逆筋辟目浸。求肝输穴,不得于肺输穴以求筋也,以其肺金克木肝也。索,求也。辟,筋挛也。目浸,目眦泪出也。

  平按:“而胸胁痛”《灵枢》作“面青胸痛”。“四针”下,《甲乙》重“针”字;“筋辟”作“筋躄”。

  ①“应肝”,人卫本注曰:此前疑脱“筋”字。

  热病先肤痛窒鼻充面,取之皮,以第一针,五十九,

  窒鼻,鼻塞也。充面,面皮起也。肤痛鼻塞面皮起,皆是肺合皮毛热病者也。第一鑱针,大其②头,兑其末,令无得深入,但去皮中之病,故五十九取之皮也。

  平按:“先肤痛”,“先”字袁刻误作“充”。

  ②“其”,萧本误作“有”。今据仁和寺本改。

  苛轸鼻,索皮于肺,不得索之火,火者,心也。

  苛,贺多反,鼻病,有本作“苟”。热病殃苛轸在于鼻,鼻主于肺,故此皮毛病求于肺输,不得求之心输,以其心火克肺金也。

  平按:“轸鼻”《甲乙》作“鼻干”。自上文“热病先肤痛”至此段“心也”,《灵枢》、《甲乙》在“热病先身涩”之上。

  热病数惊,瘛疭而狂,取之脉,以第四针,急泻有余者,癫疾毛髦去,

  惊瘛疭狂,此为血病,故取之脉。第四针者,锋针也,刃参隅,应心,可以泻热出血,痼癫疾及毛髦落,皆得愈也。

  平按:“瘛”《甲乙》作“瘈”。“髦”《灵枢》、《甲乙》作“髮”。

  索血于心,不得索之水,水者,肾也。

  血脉索于心输,不得索之肾输者,水克火也。

  热病身重骨痛,耳聋而好瞑,取之骨,以第四针,五十九,骨病不食啮齿耳青,索骨于肾,不得索之土,土,脾也。一云脊强。

  身重骨痛,耳聋好瞑,皆肾之合骨热病,故取骨第四针,锋针也,长一寸六分,锋其末,主泻热出血,故用五十九刺,并疗食啮齿耳青等骨痛。求之肾输穴,不得求脾之输穴,以土克水也。

  平按:《灵枢》、《甲乙》“九”下有“刺”字;“食”上有“不”字。“青”下,《甲乙》有“赤”字。“一云脊强”四字《灵枢》、《甲乙》无。

  热病不知所痛,不能自收,口干,阳热甚,阴颇有寒者,热在髓,死不治。

  阳热病者,其阳脉热甚,阴脉颇寒也。此人热在髓中,必死不疗。

  平按:“所痛”《甲乙》作“所病”,下有“耳聋”二字,《灵枢》同。

  热病头痛,颞颥,目□脉,善衄,厥热也,取以第三针,视有余不足,寒热痔。

  热病头痛,颞颥及目边脉瘛,善衄,此为厥热者也。第三针,□针也,状如黍粟之兑,长二①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气独出,故并用疗厥热寒热痔病。

  平按:“目瘈脉”《灵枢》作“目瘈脉痛”,《甲乙》作“目脉紧”。“厥热”下,《灵枢》、《甲乙》有“病”字。

  ①“二”,人卫本注曰:《灵枢·九针十二原》、《灵枢·九针论》、《甲乙》卷五第二及《医心方》卷二第五均作“三”。

  热病体重,肠中热,取之以第四针,于其输及下诸指间,索气于胃络得气。

  体重肠中热,胃热病也。第四针,锋针也。此胃热病,以锋针取胃输及手足指间八处胃络,以得气为限也。

  平按:“输”《灵枢》作“腧”,《甲乙》作“俞”。

  热病侠脐痛急,胸胁满,取之涌泉与阴陵泉,以第四针,针嗌。

  侠脐痛,脾经热病也。胸胁满,肾经热病也。可以锋针取此二穴也。

  平按:《灵枢》、《甲乙》“痛急,胁胸满”作“急痛,胸胁满”;“嗌”下有“里”字。

  热病汗且出,及脉顺可汗者,取之鱼际、太泉、大都、大白,泻之则热去,补之则汗出,汗出太甚,取踝上横脉以止之。

  热病汗出及脉顺不逆可令汗者,取鱼际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太泉在掌后陷者中,大都在足大指本节后陷中,大白在足内侧覈骨下陷中,此之四穴并是手足太阴疗热之穴,故皆泻去其热,还于此穴补取。其汗出太甚,取踝上横脉,量是足太阴于踝上见者,可取之以止其汗也。

  平按:《灵枢》、《甲乙》“太泉”作“太渊”,本书系避唐讳作“泉”。“踝上”作“内踝上”。注“及脉顺”,“及”字袁刻误作“反”。

  热病已得汗而脉常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热病得汗热去,即须脉静,而躁盛者是阴极,无阴故死。得汗脉静者热去,故脉静而生也。

  平按:《灵枢》、《甲乙》“常躁盛”作“尚躁盛”。

  热病者脉常盛躁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热病不得汗,脉常躁者,是阳极盛脉,故死。得汗,脉静者,生也。

  平按:《灵枢》“常”作“尚”。

  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一曰,汗不出,大颧发赤,哕者,死;

  颧,鼻左右高处也。

  平按:《甲乙》“不可刺者有九”作“死候有九”;“赤”下无“哕”字,注云:“《太素》云:汗不出,大颧发赤者,必不反而死。”与本书稍异。

  二曰,泄而腹满甚者,死;三曰,目不明,热不已者,死;

  目是五脏之精,五脏之气和,则目精必明也。

  四曰,老人婴儿,热而腹满者,死;五曰,汗不出,欧下血者,死;[平按:“欧下血”《甲乙》作“呕血”。]六曰,舌本烂,热不已者,死;七曰,咳而衄,汗不出,出不至足者,死;[平按:“汗不出”《甲乙》作“汗出”。]八曰,髓热者,死;九曰,热而痓者,死。热而痉者,腰折瘛疭齿噤□也。

  折,腰强反折也。□,故介反,开口难,齿相切也。

  平按:《灵枢》“痓”作“痉”。《甲乙》“腰”下有“反”字;“瘛”作“瘈”;“□”作“齗”,《外台秘要》亦作“□”。

  凡此九者,不可刺也。

  此九死征,故不可刺也。

  所谓五十九刺者,两手外内侧各三,凡十二痏;五指间各一,凡八痏;足亦如是;头入发一寸傍三分各三,凡六痏;更入发三寸边五,凡十痏;耳前后口下者各一,项中一,凡六痏,颠上一。

  痏,干①轨反,伤也。《素问》热输五十九穴,其经皆指称其穴。此《九卷》五十九刺,但言手足内外之侧,及手足十指之间,入头发际一寸,左右合有十②六处,更入三寸,左右合有十处,耳前后口下项中有一,颠上有一,合有七处,更不细指处所,量谓刺之以去其热,不定皆依穴也。又数刺处,乃有六十三处,五十九者,以举大数为言耳。

  平按:“颠上一”下,《灵枢》有“囟会一,发际一,廉泉一,风池二,天柱二”十五字,《甲乙》同,注云:“《甲乙经》原缺此穴,今按《灵枢》经文补之。”据此,则《甲乙》原文与本书正同。

  ①“干”,人卫本注曰:疑“于”之误。

  ②“十”,人卫本注曰:疑衍,或“十”前脱“四”字。

  五脏热病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九第三十二《刺热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一。

  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痛,手足躁,不安卧,

  肝脉足厥阴环阴器,故热小便黄也。上行侠胃,故身热多卧卧不安也。肝动,语言也,故热争狂言及惊也。其脉属肝络胆,故胁痛也。肝脉出足上,连手厥阴,今热,故手足躁也。

  平按:“胁痛”《素问》作“胁满痛”,《甲乙》作“胸中胁满痛”;“安”上均有“得”字。

  庚辛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

  金以克木,故庚辛甚也。甲乙木王,故大汗也。余四仿此。加气逆者,则庚辛死也。

  平按:注“王”,袁刻作“旺”;“加”作“如”。

  刺足厥阴少阳,其头痛贞贞①,脉引冲头。

  足厥阴、足少阳表里行脏腑之气,故刺之也。厥阴上额与督脉会于颠,故头痛贞贞脉引冲头。贞,都耕反,头切痛也。

  平按:《素问》、《甲乙》“头”上有“逆则”二字。

  ①“贞贞”,萧本原作“员员”。今据仁和寺本改,下杨注同。人卫本注,亦疑当作“贞”。

  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悗②喜欧,头痛面赤无汗,

  心主喜乐,热病将发,故不乐数日乃热。手少阴脉起心中,侠咽系目系,手太阳至目内外眦,故热甚心痛烦悗喜欧头痛面赤无汗也。

  平按:《甲乙》无“卒痛”二字。“悗喜”《素问》、《甲乙》作“闷善”。注“内外眦”,袁刻脱“外”字。按:手太阳脉支者,上颊至目兑眦,别者抵鼻至目内眦,故云内外眦也。

  ②“悗”,萧本误作“俛”。今据仁和寺本改。

  至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手少阴太阳,此心脏腑表里脉也。

  脾热病者,先头重颜痛,烦心欲欧,身热,热争则腰痛不用,腹满泄,两颔痛,

  脾腑之阳明脉,循发际至额颅,故头重颜痛(一曰颊,足阳明亦循颊也)及两颔痛。足太阴脉注心中,故心烦也。足阳明下循喉咙下膈属胃络脾主肌,故欲欧身热腹满泄也。足阳明之正,入腹里属胃,故腰痛不用也。

  平按:“颜痛心烦”《素问》作“颊痛烦心颜青”,新校正云:“《甲乙》、《太素》云:脾热病者,先头重颜痛。无'颜青’二字。”与此同。“不用”《素问》、《甲乙》作“不可用俛仰”五字。

  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平按:“太阴”,袁刻误作“太阳”。]肺热病者,先淅然起毛恶风,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痹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甚,汗出而寒,

  肺主毛腠,内热,淅然起毛恶风也。肺热上薰,故舌上黄也。肺主行气于身,故身热也。肺以主咳,在于胸中,故热争喘咳,痹走胸膺,此为热痹,痛行胸中,不得太息也。肺热冲头,以肺脉不至,故头痛不甚也。有本为堪,言气冲甚,故头痛甚也。冷汗虽出,无发热也。

  平按:“淅然起毛”《素问》作“淅然厥,起毫毛”,《甲乙》作“凄凄然,厥起皮毛”。“恶风”《素问》、《甲乙》作“恶风寒”;“痹”均作“痛”。“不甚”《素问》作“不堪”。

  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其血如大豆,立已。

  肺热之病,取肺大肠表里输穴。出血如豆,言其少也。恐泄气虚,故不多也。

  肾热病者,先腰痛胻痠,苦渴数饮食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胻寒且痠,足下热,不欲言,其项痛员员澹澹,

  肾足少阴脉上腨内,出腘内廉,贯脊属肾络膀胱,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热病先腰痛胻痠,苦渴数饮也。足太阳脉别项,本支行背,合有四道,以下合腘贯腨,至足小指外侧,故身热项强而足胻寒且痠也。足少阴起于足心,故足下热也。从肺出络心,故热不欲言也。澹,徒滥反,动也,谓不安动也。

  平按:“其项痛”《素问》、《甲乙》作“其逆则项痛”。《素问》“澹”下有“然”字。《甲乙》无“澹澹”二字。

  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平按:《素问》“太阳”下有“诸汗者,至其所胜日汗出也”十一字,与下重复,新校正①云:“宜删去。”]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平按:《甲乙》“颜”下有“颔”字。]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其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次言热病色候也。五脏部中赤色见者,即五脏热病之征,热病已有,未成未发,斯乃名为未病之病,宜急取之。

  平按:注“热病之征”,袁刻“征”作“微”。

  ①人卫本注曰:新校正:仅谓《甲乙》、《太素》均不重出,而未明言《甲乙》有前段无后段,《太素》有后段无前段。林氏从《甲乙》,谓当删者,本《素问》重出之后段;今萧氏引之,谓宜删者,乃《素问》重出之前段,似误。

  热病从部所起者,至其期而已;

  部所者,色部所也。假令赤色从肝部起,刺之顺者,相传还至肝部本位,病已也。

  平按:《素问》、《甲乙》“期”上无“其”字。袁刻“部”下有“中”字;注“从肝部起”,脱“部”字。

  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已;重逆则死。

  刺之不顺其气,传之三周而已。若刺之更反,死矣。

  诸当汗出者,至病所胜日,汗大出。

  病之胜者,第七日,是病所胜也。又如肝病至甲乙日,是病之胜日也。

  平按:“病”《素问》作“其”。

  诸治热病,已饮之寒水,乃刺之,必寒衣之,居寒多,身寒而止。

  诸病热病,以寒疗之,凡有四别:一,饮寒水使其内寒;二,刺于穴令其脉寒;三,以寒衣使其外寒;四,以寒居令其体寒。以四寒之,令身内外皆寒,故热病止也。

  平按:“已”《素问》作“以”,《甲乙》作“先”。“居寒多”《素问》、《甲乙》作“居止寒处”。

  热病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手太阴,病甚为五十九刺。

  足少阳脉,下颈缺盆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过季胁下外辅骨之前,下抵绝骨,循足跗下至指间;手太阴上属肺,从肺出腋下,故胸胁痛手足躁,刺此二脉也。

  平按:“痛”下,《甲乙》有“满”字。“手太阴”《素问》、《甲乙》作“补足太阴”,王注云:“补足太阴之脉,当于井荥取之。”新校正云:“足太阴,全元起本及《太素》作手太阴。杨上善云:手太阴上属肺,从肺出腋下,故胸胁痛。”又引《灵枢·热病》之文,以此决知作“手太阴”者为是。

  热病先手臂痛,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

  手阳明行于手表,太阴行在手里,故手臂痛,刺此阴阳表里二脉取汗也。

  平按:“先”《素问》、《甲乙》作“始”。《素问》“汗出”下有“止”字。

  热病始于头首者,刺项太阳而汗出。

  项太阳者,足太阳从颠入脑还出侠项以下侠脊,故热病始头首,刺此太阳输穴出汗也。

  平按:“刺”《甲乙》作“先取”二字。“汗出”下,《素问》有“止”字。详自上节“热病先手臂痛”至本节“而汗出”,《甲乙》编次在后。此节下,《素问》有“热病始于足胫者,刺足阳明而汗出止”十五字,新校正云:“此条《素问》本无,《太素》亦无,今按《甲乙》添入。”与本书合。

  热病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阳,病甚为五十九刺。

  足少阳脉起目兑眦,络身骨节,入耳中,故热病先身重耳聋好瞑,所以取此脉之输穴者也。有本为足少阴也。

  平按:《素问》、《甲乙》“足少阳”作“足少阴”。

  热病先眩,胃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太阳之脉,

  足太阳起目内眦,上额交颠入脑;足少阳起目兑眦,下胸循胁里;足少阴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故眩胃热胸胁满,刺此三脉者也。

  平按:“胃热”,“胃”《素问》、《甲乙》作“冒”。

  色荣颧,骨热病也,

  赤色荣颧,此之三脉皆生于骨,故此三脉为病,有赤色荣颧者,骨热病也。

  平按:《素问》王注谓:“太阳合火,故见色赤。”新校正云:“杨上善云:赤色荣颧者,骨热病也。与王注不同。”

  荣未夭日,今且得汗,待时自已,

  赤色未夭之日,且得汗者,至胜时病自得已也。

  平按:“夭”《素问》作“交”;“日”作“曰”,王注云:“曰者,引古经法之端由也。”“令”《素问》、《甲乙》作“今”。新校正云:“《甲乙》、《太素》作荣未夭,下同。”

  与厥阴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其热病气内连肾。

  足太阳,水也。足厥阴,木也。水以生木,木盛水衰,故太阳水色见时,有木争见者,水死。以其热病内连于肾,肾为热伤,其数至三日故死也。

  平按:《素问》、《甲乙》“病”下无“气”字;“肾”下有“少阳之脉色也”六字。《素问》王注云:“病或为气,恐字误也。若赤色内连鼻两傍者,是少阳之脉色,非厥阴色。何者?肾部近于鼻也。”新校正云:“详或者欲改肾作鼻,按《甲乙》、《太素》并作肾,杨上善云:太阳,水也。厥阴,木也。水以生木,木盛水衰,故太阳水色见时,有木争见者,水死。以其热病内连于肾,肾为热伤,故死。旧本无'少阳之脉色也’六字,乃王氏所添,王注非,当从上善之义。”据此则本书足证《素问》王注之失。

  少阳之脉,色荣颊,筋热病也,荣未夭日,今且得汗,待时自已,与少阴脉争见者死。

  足少阳,胆脉也。足少阳部在颊,赤色荣之,即知筋热病也。当荣时且得汗者,至其木时病自已也。少阳为木,少阴为水,少阳脉见之时,少阴争见者,是母胜子,故肝木死也。

  平按:“筋”《素问》作“前”,王注云:“颊前,即颧骨下近鼻两傍也。”新校正云:“《太素》、《甲乙》前字作筋,杨上善云:足少阳部在颊,赤色荣之,即知筋热病也。”“死”字下,《素问》有“期不过三日”五字,王注云:“少阴脉来见,亦土败而木贼之。”新校正云:“详或者欲改少阴作厥阴,按《甲乙》、《太素》作少阴,杨上善云:少阳为木,少阴为水,少阳色见之时,少阴争见者,是母胜子,故木死。王作此注亦非。旧本及《甲乙》、《太素》并无'期不过三日’五字,此是王氏成足此文。”据此则本书之存,足纠正《素问》王注不少也。

  三椎下间主胸中热,

  《明堂》及《九卷》背五脏输,并以第三椎为肺输,第五椎为心输,第七椎为膈输,第九椎为肝输,第十一椎为脾输,第十四椎为肾输,皆两箱取之,当中第三椎以上无疗脏热,故五脏输及候五脏热,并第三椎以下数之。第三椎以上与颊车相当,候色。第三椎下间肺输中间,可以泻热也。

  平按:《素问》、《甲乙》“三椎”上有“热病气穴”四字。

  四椎下间主鬲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

  四椎下间,计次当心,心不受邪,故乘言膈也。次第推①之,下间各主一脏之热,不同《明堂》通取五脏之输者也。

  平按:“鬲”《素问》作“鬲中”,《甲乙》作“胃中”。“肾热”下,《素问》、《甲乙》并有“荣在骶也”四字。

  ①“推”,萧本原作“椎”。今据仁和寺本改。

  荣在项上三椎陷者中,颊下逆椎为大瘦,

  从肺输以上,三椎在项,故曰项上三椎,即大椎上陷者中也。当颊下迎椎,故曰逆椎。逆,迎也。是为颊下。当椎前有色见者,腹有大瘦病者也。

  平按:《素问》、《甲乙》无“荣在”二字。《甲乙》“陷”上有“骨”字。《素问》、《甲乙》“逆椎”作“逆颧”;“大瘦”作“大瘕”。

  下牙车为腹满,

  下牙车色见者,腹满病也。

  椎后为胁痛,

  大椎左右箱为椎后,有色见者,胁痛也。

  平按:“椎后”《素问》、《甲乙》作“颧后”。

  颊上者鬲上者也。

  颊以上无椎可准,故颊以上有色者,主鬲上也。

  五脏痿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二第四十四《痿论篇》,又见《甲乙经》卷十第四。又自“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至“足痿不用”,见本书卷十第二《带脉篇》。

  问曰:五脏使人痿何也?

  痿者,屈弱也。以五脏热,遂使皮肤、脉、筋、肉、骨,缓痿屈弱不用,故名为痿。然五脏之热,使人有痿何如也。

  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脉,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脂肉,肾主身之骨髓。

  欲明五脏之痿,先言五脏所主也。膜者,人之皮下肉上膜,肉之筋也。

  平按:《素问》、《甲乙》“脂肉”作“肌肉”。注“欲明”,袁刻作“欲知”。

  故肺气热叶焦,则皮毛肤弱急薄著,则生痿辟。

  肺热即令肺叶焦干,外令皮毛及肤弱急相著,生于手足痿辟不用也。

  平按:《素问》“肺”下无“气”字。“肤”《素问》、《甲乙》作“虚”。《甲乙》“焦”下复有“焦”字;“著”下复有“著”字;“辟”作“躄”,下同。

  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疭而不任地。

  心主血脉,心脏气热,令下血脉厥逆而上。下脉血气上行则下脉虚,故生脉痿,枢折脚胫疭缓不能履地。

  平按:《素问》“疭”作“纵”。《甲乙》“挈”作“瘈”;“疭”作“肿”。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膜干则急而挛,发为筋痿。

  挛者,筋寒急。有热膜筋干为挛,如筋得火,卷缩为挛,伸为疭,故为筋痿也。

  平按:《甲乙》“胆”下有“热”字。《素问》、《甲乙》“筋膜干”三字重;“急”上有“筋”字。

  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脾胃相依,故脾热则胃干燥,故肉不仁,发为肉痿也。

  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肾在腰中,所以肾①气热,腰脊不举,骨干,热煎髓减,故发为骨痿也。

  ①“肾”,萧本误作“腰”。今据仁和寺本改。

  问曰:何以得之?曰:肺者,脏之长也,为心之盖,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发则肺喝,喝则肺热叶焦,故五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辟,此之谓也。

  肺在五脏之上,是心之盖,主气,故为脏之长也。是以心有亡失,求之不得,即伤于肺,肺伤则出气有声,动肺叶焦,五脏因肺叶焦热,遂发为痿辟也。

  平按:《甲乙》“失亡”作“亡失”。袁刻“亡”误作“已”。“喝”《素问》、《甲乙》作“鸣”。“故”下,《素问》有“曰”字。《甲乙》无“故五脏因肺热叶焦,此之谓也”十二字。又注“肺在”,袁刻误作“肺上”。

  悲哀太甚,胞络绝,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故《本病》曰:大经空虚,发为脉痹,传为脉痿。

  胞络者,心上胞络之脉。心悲哀太甚,则令心上胞络脉绝,手少阳气内动有伤,心下崩损,血循手少阳脉下,尿血,致令脉虚为脉痹,传为脉痿。

  平按:《素问》、《甲乙》“胞络绝”三字重;“脉痹”均作“肌痹”。《素问》新校正云:“杨上善云:胞络者,心上胞络之脉。详经注中胞字俱当作包,全本胞作肌。”

  思想无穷,所愿不得者,意淫于外,入房太甚,宗筋施纵,发为筋痿,及为白淫,故下经曰:筋痿者生于使内。

  思想所爱之色,不知穷已,无涯之心,不遂所愿,淫外心深,入房太甚,遂令阴器施纵也。阴为诸筋之宗,故宗筋伤则为筋痿,妇人发为白淫。经曰者,已说之经,引之为证也。使内者,亦入房。

  平按:《素问》、《甲乙》“施”作“弛”;“生于使内”作“生于肝使内也”。

  有渐于湿,以水为事,若有所留,居处相湿,肌肉濡渍,痹而不仁,发为肉痿。故下经曰:肉痿者,得之湿地。

  渐,渍也。湿处停居相渍,致肌肉痹而不仁,遂使肉皆痿疭也,名曰肉痿也。

  平按:《甲乙》“相湿”作“伤湿”。

  有所远行劳倦,而逢大热而渴,渴则阳明气内代,则热合于肾,肾者水脏也,今水者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故下经曰:骨痿生于大热也。

  劳倦逢于大热,渴则阳明内代者,阳明主谷,其气热盛,复有外热来加,阳明之脉内即代绝,内外热盛,下合水肾,水不胜火,故骨枯髓竭。骨枯髓竭,故足不任身,发为骨痿。

  平按:《素问》、《甲乙》“内代”作“内伐”。《素问》“合于肾”作“舍于肾”。《甲乙》“髓虚”作“髓空”;“发为骨痿”作“热发为骨痿”。

  问曰:何以别之?

  五脏痿有外内,何候知其别异也。

  曰:肺热者,色白而毛败;

  白是肺色。毛,肺之所主也。

  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

  赤是心色。络脉,心之所主也。络脉胀见为嗌也。

  平按:《甲乙》“赤”作“青”。

  肝热者,色苍而爪枯;

  苍,青也。青为肝色。爪,肝所主也。

  脾热,色黄而肉濡动;

  黄为脾色。肉,脾所主也。

  平按:《素问》、《甲乙》“濡”作“蠕”。

  肾热者,色黑而齿熇。

  熇,当为槁,色黑齿枯槁也。黑为肾色。齿,肾所主也。故毛败、脉溢、爪枯、肉濡动、齿槁者,即知五脏热痿也。

  平按:“熇”《素问》、《甲乙》作“槁”。

  问曰:如夫子言可矣,论言治痿者独取阳明何也?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者,束骨肉而利机关。冲脉者,经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合于宗筋,总宗筋之会,会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皆属于带脉而络于督脉,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

  阳明胃脉,胃主水谷,流出血气,以资五脏六腑,如海之资,故阳明称海。从于脏腑流出,行二十八脉,皆归冲脉,故称冲脉为经脉之海。是为冲脉,以阳明水谷之气,与带脉、督脉相会,润于宗筋,所以宗筋能管束肉骨而利机关。宗筋者,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筋,及足阳明筋,皆聚阴器,故曰宗筋,故阳明为长。若阳明水谷气虚者,则带脉不能控引于足,故足痿不用也。

  平按:《素问》、《甲乙》“束骨肉”,无“肉”字;“经之海”作“经脉之海”,本书《带脉篇》同;“筋阴”作“宗筋阴阳”四字。“气街”《甲乙》作“气冲”。

  黄帝曰:治之奈何?答曰:各补其荥而通其输,调其虚实,和其逆顺,则筋筋脉骨肉,各以其时受日,则病已矣。黄帝曰:善。

  五脏热痿,皆是阴虚,故补五脏阴经之荥。阴荥,水也。阴输是木,少阳也。故热痿通其输也。各以其时者,各以其时受病之日调之皆愈也。

  平按:“输”《素问》、《甲乙》作“俞”;“筋脉”上无“则宗”二字;“受日”作“受月”,王冰注云:“时受月,谓受气时月,如肝王甲乙,心王丙丁之类,皆王气法。”不若此注之明显。

  疟解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第三十五《疟论篇》,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五,又见《灵枢》卷十二第七十九《岁露论》,又见《巢氏病源》卷十一《疟病诸候》,惟编次稍异。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疟者,皆生于风,其蓄作有时何也?

  □者,有云二日一发名□疟,此经但夏伤于暑至秋为病,或云□疟,或但云疟,不必日发间日以定□也,俱应四时其形有异以为□耳。因腠理开发,风入不泄,藏蓄合于四时,而发日之辰又异,其故何也?

  平按:“□”《素问》、巢氏作“痎”。《素问》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云:夫疟疾皆生于风,其以日作以时发何也?与此文异。《太素》同今文。”并自“□者有云”至“以为□耳”,全引杨注,惟注中“俱应四时”作“但应四时”。又注“□者下”,袁刻脱“有云”二字。巢氏作“痎疟者,夏伤于暑也,其病秋则寒甚,冬则寒轻,春则恶风,夏则多汗者,然其蓄作有时。”

  岐伯曰:疟之始发,先起于豪毛,伸欠乃作寒栗,寒栗鼓颔,腰脊痛,寒去则外内皆热,头如破,渴欲饮。

  寒疟发状,凡有七别:一起豪毛谓毛立,二为伸欠,三为寒栗,四腰脊痛,五内外热,六头痛甚,七渴饮水。寒疟之状,有斯七别也。

  平按:“豪毛”《素问》、《甲乙》作“毫毛”,巢氏作“毫末”。“寒栗”二字俱不重。《素问》、《甲乙》“脊”下有“俱”字。“渴欲饮”《素问》作“渴欲冷饮”,《甲乙》作“渴欲饮水”,巢氏作“头痛而渴欲饮”。

  黄帝曰:何气使然?愿闻其道。

  请问寒疟发之所以也。

  岐伯曰: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也。阳并于阴,则阴实而阳明虚,阳明虚,则寒栗鼓颔,巨阳虚则腰脊头项痛,三阳俱虚,阴气胜,阴气胜则骨寒而痛,寒生于内,故中外皆寒。

  寒气藏于肠胃之外,皮肤之内,舍于营气,至于春时,阴阳交争,更胜更衰,故虚实相移也。三阳俱并于阴,则三阳皆虚,虚为阴乘,故外寒。阴气强盛,盛故内寒。内外俱寒,汤火不能温也。

  平按:“腰脊”《素问》、巢氏作“腰背”。

  阳盛则外热,阴虚则内热,外内皆热,则喘而渴欲饮。

  阴极则阳盛,阳盛则外热。阴极则阴虚,阴虚则阳乘,故内热。外内俱热,甚于慄①炭,冰水不能凉,故渴而欲饮也。

  平按:“欲饮”《素问》、《甲乙》作“故欲冷饮”。

  ①“慄”,人卫本注曰:日抄本作“慄”,疑“懷(怀)”之误。

  此得之夏伤于暑,热气盛,藏于皮肤之内,肠胃之外,此营气之所舍也。

  此言其日作所由也。皮肤之内,肠胃之外,脉中营气,是邪之舍也。

  平按:“此得之”《素问》、《甲乙》作“此皆得之”。

  此令人汗出空疏,[平按:“汗出空疏”《素问》无“出”字,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作汗出空疏,《甲乙》、《素问》并同。”]腠理开,因得秋气,汗出遇风,乃得之以浴,[平按:“乃得之以浴”《素问》“乃”作“及”,《甲乙》作“得浴”二字。]水气舍于皮肤之内,与卫气并居。卫气者,昼日行阳,此气得阳而出,得阴而内薄,是以日作。

  邪舍营气之中,令人汗出,开其腠理,因得秋气,复藏皮肤之内,与卫气居。卫昼行于阳,夜行于阴,邪气与卫俱行,以②日日而作也。

  平按:“昼日行阳”《素问》作“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甲乙》同,惟“昼”下无“日”字。“而出”《素问》、《甲乙》作“而外出”。“是以”上,《素问》、《甲乙》有“内外相薄”四字。

  ②“以”,人卫本注曰:此前疑脱“是”字。

  黄帝曰:其间日而作何也?岐伯曰:其气之舍泻,内薄于阴,阳气独发,阴邪内著,阴与阳争不得出,是以间日而作。

  其邪气因卫入内,内薄于阴,共阳交争,不得日日与卫外出之阳,故间日而作也。

  平按:“泻”《素问》、《甲乙》作“深”。注“入内”下,原重“内”字,袁刻脱。“交争”下,

  袁刻有“不得出”三字。

  黄帝曰:善。其作日晏与其日蚤,何气使然?岐伯曰:邪气客于风府,循□而下,卫气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其明日,日下一节,故其作也晏,此先客于脊背也,每至于风府则腠理开,开则邪入,邪入则病作,以此日作稍益晏者也。其出于风府,日下一椎,二十一日下至骶骨,

  因卫气从风府日下,故作也晏晚也。骶,丁礼反,尾穷骨也。

  平按:《素问》、《甲乙》“□”作“膂”;“一椎”均作“一节”。“二十一日”《素问》作“二十五日”。

  二十二日入于脊内,注于伏□之脉,其气上行九日,出于缺盆之中,其气日高,故日益早。

  邪与卫气下二十一椎,日日作晚,至二十二日,邪与卫气注于督脉上行,气上高行,故其作也早。

  平按:“二十二日”《素问》作“二十六日”;“注□之脉”作“注于伏膂之脉”。《甲乙》、巢氏“伏膂”作“伏冲”。《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甲乙》、《太素》并同。”

  其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偕出,故间日乃作。

  偕,俱也。膜原,五脏皆有膜原。其邪气内著五脏之中,横连五脏膜原之输,不能与卫气日夜俱行阴阳,隔日一至,故间日作也。

  平按:“膜原”《素问》、《甲乙》作“募原”,《素问》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募作膜。《太素》、巢元方并同,《举痛论》亦作膜原。”又《甲乙》“卫气”作“营气”。《素问》“偕出”作“皆出”。

  黄帝曰:夫子言卫气每至于风府,腠理乃发,发则邪入,邪入则病作。今卫气日下一节,其气之发也不当风府,其日作奈何?

  项发际上风府之空,卫气之行,日日而至。若下二十一节,覆上方会风府,日作则不相当,通之奈何也?

  平按:注“若下二十一节”,袁刻作“若其下一节”。

  岐伯曰:风无常府,卫气之所发也,必开其腠理,气之所合,即其府高已。黄帝曰:善哉。

  无常府者,言卫气发于腠理,邪气舍之,即高同风府,不必常以项发际上以为府也。故卫气发腠理,邪舍之处,其病日作也。

  平按:《素问》“岐伯曰”下有“此邪气客于头项循膂而下者也,故虚实不同,邪中异所,则不得当其风府也。故邪中于头项者,气至头项而病;中于背者,气至背而病;中于腰脊者,气至腰脊而病;中于手足者,气至手足而病。卫气之所在,与邪气相合,则病作。故”八十八字。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甲乙》、《太素》自'此邪客于头项’至'下则病作故’八十八字并无。”“气之所舍,即其府高已”《素问》作“邪气之所合,则其府也”,新校正云:“《甲乙》、巢元方'则其府也’作'其病作’。”

  黄帝曰:夫风之与疟也,相似同类,而风独常在,而疟得有休者,何也?

  因腠理开,风入脏内,至时而发,名之为疟。然则风之与疟,异名同类,其疟日有休时,风府常在未愈,其意何也?

  平按:“有休者”《素问》、《甲乙》作“有时而休者”。

  岐伯曰:经留其处,卫气相顺,经络沉以内薄,故卫留乃作。

  经络停留之处,卫气过之,经脉与卫气相顺,故经脉内薄停处,卫气亦留,卫气与风留处发动为疟,所以其风常在,疟有休作也。

  平按:“经留其处”《素问》作“风气留其处”,《甲乙》作“风气常留其处”。“卫气相顺”《素问》、《甲乙》作“故常在。疟气随”六字。“沉以内薄”《甲乙》作“次而内传”。“故卫留乃作”《素问》、《甲乙》作“故卫气应乃作”。袁刻“留”作“气”。

  三疟

  平按:此篇自篇首至末,见《素问》卷十第三十五《疟论篇》,与上篇相接,又见《甲乙经》卷七第五,又见《巢氏病源》卷十一《疟病诸候》,惟编次先后略异。

  黄帝曰:疟先寒后热何也?岐伯曰:夏伤于大暑,汗大出,腠理开发,因遇夏凄沧之小寒,寒迫之,[平按:“小寒迫之”《素问》作“水寒”二字,新校正云:“《甲乙》、《太素》'水寒’作'小寒迫之’。”据此,则本书下“寒”字疑衍。]藏于腠理皮肤之中,秋伤于风,病盛矣。夫寒者阴气也,风者阳气也,先伤于寒而后伤于风,故先寒而后热。

  夏遇小寒,藏于腠理皮肤之中,至秋复伤于风。先遇于寒,故先寒也。后伤于风,故后热。此为寒疟也。

  平按:“病盛矣”《素问》、《甲乙》作“则病成矣”。“后热”下,《素问》、《甲乙》有“病以时作,名曰寒疟”八字。

  黄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其但热而不寒,阴气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悗,手足热而欲欧,名曰瘅疟。

  此二种疟,略示所由,广解在下。

  平按:《素问》、《甲乙》“绝”上有“先”字;“欧”作“呕”。《素问》“烦悗”作“烦冤”。

  黄帝曰:夫经言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今热为有余,寒为不足。夫疟之寒也,汤火不能温也,及其热也,冰水不能寒也,此皆有余不足之类也。当是时,良工不能止也,必须其时自衰,[平按:《素问》作“必须其自衰”,《甲乙》作“必待其自衰”。]乃刺之,其故何也?愿闻其说。岐伯曰:经言无刺熇熇之气,无刺浑浑之脉,无刺漉漉之汗,故其为病逆不可治。

  此言病发盛时,不可取也。

  平按:“熇熇之气”,“气”字《素问》、《甲乙》作“热”,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太素》热作气。”

  夫疟之始发也,阳气并于阴,当是之时,阳虚而阴盛,外无气,故先寒栗。阴气逆极,则复出之阳,阳与阴复并于外,则阴虚而阳实,故热而渴。夫疟气者,并于阳而阳胜,并于阴则阴胜,阴胜则寒,阳胜则热。疟,风寒气也,不常,病极则复至。[平按:“疟,风寒气也,不常,病极则复至”《素问》作“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病极则复。”王注云:“复,谓复旧也。言其气发至极,还复如旧。”“至”字连下文“病之发也”作句。新校正云:“《甲乙》作'疟者,寒风之暴气不常,病极则复至。’全元起本及《太素》作'疟,风寒气也,不常,病极则复至。’”“至”字连上句,与王氏之意异。]病之发也如火热,风雨不可当也。故经言曰:方其盛时,勿敢必毁,因其衰也,事必大昌。此之谓也。

  此言取其衰时有益者也。

  平按:《素问》、《甲乙》“热”字,上有“之”字,下有“如”字;“盛时”下无“勿敢”二字。新校正云:“《太素》作勿敢必毁。”与此同。

  夫疟之未发也,阴未并阳,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已,故工不能治其已发,为其气逆也。

  此言取其未病之病,未盛之时也。

  平按:《素问》、《甲乙》“邪气乃已”作“邪气乃亡”,别本亦作“亡”。

  黄帝曰:善。工之奈何?早晏何如?

  晏,晚也。疗疟之要,取之早晚何如也?

  平按:《素问》“工”作“攻”。

  岐伯曰:疟之且发,阴阳之且移也,必从四末始,阳以伤,阴从之,故先其时,坚束其处,令邪气不得入,阴气不得出,后见之在孙络,盛坚而血者皆取之,此直往而取,未得并者也。

  此言疗之在早,不在于晚也。夫疟之作也,必内阴外阳,相入相并相移乃作。四肢为阳,脏腑为阴。疟之将作,阳从四肢而入,阴从脏腑而出,二气交争,阴胜为寒,阳胜为热。疗之二气未并之前,以绳坚束四肢病所来处,使二气不得相通,必邪见孙络,皆刺去血,此为要道也。阳以伤者,阳虚也。阴从之者,阴并也。

  平按:《素问》、《甲乙》“阳以伤”,“以”作“已”;“后见之”作“审候见之”。“直往”《素问》作“真往”,新校正云:“真往,《甲乙》作其往,《太素》作直往。”

  黄帝曰:病不发,其应何如?

  疟病有休有作,其应何气也?

  平按:《素问》、《甲乙》“病”作“疟”。

  岐伯曰:疟气者,必更盛更虚,随气所在。病在阳则热,脉躁;在阴则寒,脉静;极则阴阳俱衰,卫气相离,则病得休;卫气集,则复病。

  疟气不与卫气聚,故得休止。若疟气居卫,与卫气聚者,则其病复作。故病不发者,不与阴阳相并故也。

  平按:“随气所在”《素问》作“当气之所在也”。

  黄帝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

  夫疟之作,迟数不同。或不间日,谓一日一发也。或有间日,隔日而发也。或间二日,三日一发也。或至数日一发,四日以去有一发也。诸间二日以去温疟,人多不识,不以为疟,宜审察之,以行补泻也。

  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

  疟气卫气俱行,行至六腑,谷气有时盛衰,致令二气相失,数日乃得一集,集时即发,故至数日乃作也。

  平按:“而时相失”《素问》作“而有时相失”,《甲乙》作“而相失”。

  疟者,阴阳更胜,或甚或不甚,或渴或不渴。

  阴盛寒甚不渴,阳胜热甚故渴也。

  平按:“或渴”上,《素问》、《甲乙》有“故”字。

  黄帝曰:论言夏伤于暑,秋必□疟,今疟不必应何也?

  夏伤于暑,秋必□疟。今疟之发,不必要在秋时,四时皆发,其故何也?

  平按:《甲乙》无“论言”二字。“□疟”《素问》作“病疟”,新校正云:“按《生气通天论》并《阴阳应象大论》俱作痎疟。”注“不必要在秋时”,“要”字袁刻作“应”,亦通。

  岐伯曰:此应四时者也。其病异形者,反四时者也。

  或夏伤于暑,或冬伤于寒,以为疟者,至其发时,皆应四时,但病形异也。

  其俱以秋病者寒甚,以冬病者寒不甚,以春病者□风,以夏病者多汗。

  ,于路反,畏□也。言同伤寒暑,俱以四时为疟也。秋三月时,阴气得胜,故热少寒甚也。冬三月时,阳生阴衰,故热多寒少也。春三月时风甚,故恶风也。夏三月时温热甚,故多汗也。

  平按:《素问》、《甲乙》无“俱”字;“□”均作“恶”。

  黄帝曰:夫温疟与寒疟各安舍?舍何脏?

  问寒温二疟所居之脏也。

  平按:《素问》“夫”下有“病”字;“各安舍?舍何脏”作“而皆安舍?舍于何脏”,《甲乙》作“其在何脏?”

  岐伯曰:温疟者,得之冬中风,寒气藏于骨髓之中,[平按:“寒”下,《甲乙》、巢氏重“寒”字。]至春则阳气大发,邪气不能出,因遇大暑,脑髓铄,脉肉销泽,[平按:“邪气不得出”《甲乙》作“不能出”,《素问》作“不能自出”。“脉肉销泽”《素问》、《甲乙》作“肌肉消”;巢氏作“脉肉消释”。]腠理发泄,因有所用力,邪气与汗偕出,[平按:“因”《素问》、《甲乙》作“或”;“偕”作“皆”。]此病藏于肾,其气先从内出之于外,如是则阴虚而阳盛,则病矣,衰则气复反入,入则阳虚,阳虚则寒矣,故先热而后寒,名曰温疟。

  此言温疟所舍之脏,谓冬三月时,因腠理开,得大寒气深入,至于骨髓,藏于肾中,至春阳气虽发,亦不能出,以内销于脑髓,销泽脉肉,发泄腠理,有因用力汗出,其寒气从内与汗俱出,是则阴虚,阴虚阳乘,内盛为热,故先热也;热极复衰,反入于内,外阳复虚,阳虚阴乘为寒,所以后寒,故曰温疟也。

  平按:“则病矣”《素问》作“阳盛则热矣”,《甲乙》作“阳盛则热衰矣”。又注“阳虚阴乘”,别本无“阳虚”二字。

  黄帝曰:瘅疟者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之素有热盛于身,厥逆上,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

  瘅,热也。素,先也。人之肺中,先有热气,发于内热,内热盛而不衰,以成瘅疟之病也。

  平按:“肺之素有热”《素问》、《甲乙》无“之”字,巢氏“素”作“系”。“厥逆

  上冲”,巢氏作“上下”。

  其气不反之阴,故但热不寒,寒气内藏于心,而外舍分肉之间,令人销铄脱肉,故命曰瘅疟。黄帝曰:善哉。

  为寒气所发热气,不反之阴,故但热不寒。神引寒气藏心,而舍分肉之间,故能销铄脱肉,令人瘦瘠①。然则,无寒独热,故曰瘅疟也。

  平按:“不反之阴”《素问》作“不及于阴”,新校正云:“全元起本及《太素》作不反之阴,巢元方作不及之阴。”“寒气”,“寒”字《素问》、《甲乙》不重。“销铄”《素问》作“消烁”,《甲乙》作“消铄”,巢氏同。

  ①“瘠”,萧本误作“脊”。今据仁和寺本改

  十二疟

  平按:此篇自“足太阳疟”至末,见《素问》卷十第三十六《刺疟篇》。篇首“疟而不渴”至“为五十九刺”,《素问·刺疟篇》编次在后。又自篇首至末,见《甲乙经》卷七第五,又见《巢氏病源》卷十一《疟病诸候》,惟编次小异。

  黄帝曰:疟而不渴,间日而作,奈何?岐伯曰:疟而不渴,间日而作,刺足太阳;渴而间日作,刺足少阳。温疟者,汗不出,为五十九刺。

  足太阳在阴主水,故不渴间日发也。足少阳在阳,故渴而间日作也。此二皆寒疟也。温疟,伤寒所为,故汗不出,以五十九刺也。

  平按:自“黄帝曰:疟而不渴”至“岐伯曰”,《素问》、《甲乙》无此十六字。“刺足太阳”,《甲乙经》云:“《九卷》曰取足阳明,《素问》刺太阴。”今本《素问》作“刺足太阳”,新校正云:“《九卷》云:刺足阳明。《太素》同。”“刺足少阳”,《甲乙经》云:“《九卷》曰取手少阳,《素问》刺足少阳。”今本《素问》作“刺足少阳”,新校正云:“《九卷》云:刺手少阳。《太素》同。”据新校正所引,则《太素》与《九卷》同,与《素问》异。今本书云“刺足太阳”、“刺足少阳”,与《九卷》异,与《素问》同。又检今本《灵枢·杂病篇》云:“疟不渴,间日而作,取足阳明;渴而日作,取手阳明。”再检本书卷三十《刺疟节度篇》,与《灵枢》同,与《甲乙》、《素问》新校正所引不尽同,与本篇所云“刺足②太阳”、“刺足少阳”亦异。细玩杨注本篇云:“此二皆寒疟”,《刺疟节度篇》云:“取所主输”,故不尽同也。

  ②“足”字,萧本脱。今据经文补。

  足太阳疟,令人腰痛头重,寒从背起,先寒后热渴,渴止汗出,难已,日刺郄中出血。

  足太阳脉从头下背下腰,邪客之,故寒从背起。《明堂》足太阳合委中,疗经疟,状与此同也。

  平按:“渴,渴止汗出”《素问》作“熇熇暍暍然,热止汗出”,新校正云:“全元起本、《甲乙经》、《太素》、巢元方并作先寒后热渴,渴止汗出。”与本书合。“日刺郄中”,《素问》、巢氏无“日”字,《甲乙》作“间日作,刺腘中”。

  足少阳疟,令人身体解□,寒不甚,热不甚,恶见人,见人心惕惕然,热多汗,汗出甚,刺足少阳。

  足少阳脉羁终身之肢节,故此脉病身体解□。足少阳与厥阴合,故寒热俱不甚,恶见

  人也。若热多,即汗出甚也,可取足少阳风池、丘虚等穴也。

  平按:“解□”,巢氏作“解倦”。《甲乙》无“热不甚”三字。“汗”字,《素问》、《甲乙》、巢氏均不重,疑衍。

  足阳明疟,令人先寒,洒淅洒淅,寒甚久乃热,热去汗出,喜见日月光火气乃快然,刺阳明跗上。

  足阳明两阳合明,故汗出,喜见日月光明,见之快心也。足跗上,足阳明脉行也。

  平按:“洒”,巢氏作“灑”;“日”下无“月”字。《素问》“刺”下有“足”字。《甲乙》“跗上”下,有“及调冲阳”四字。巢氏作“刺足阳明脚肤上”。

  足太阴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热汗出,病至则善欧,欧已乃衰,即取之。

  足太阴脉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故疟令人不乐,好太息也。脾胃主食,故脾脉病不嗜食。其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侠咽,故病将极喜欧。欧已乃衰时,即宜取之也。

  平按:《甲乙》“多寒热”作“多寒少热”。“欧”《素问》、《甲乙》、巢氏并作“呕”。“取之”下,《甲乙》有“足太阴”三字。

  足少阴疟,令人吐欧,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而处,其病难已。

  足少阴脉贯肝膈入肺中,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故足少阴疟令人吐欧,甚则寒热俱多于余经疟。其足少阴为阳乘之,故热多寒少。以其肾阴脉伤,故欲闭户而处,病难已也。

  平按:“令人吐呕”①《甲乙》作“呕吐甚,多寒少热”,巢氏作“久寒热”。“难已”下,《甲乙》有“取太溪”三字。

  ①“令人吐呕”四字,萧本原无。今据文义加。

  足厥阴疟,令人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非癃已,数小便,意恐惧,气不足,腹中邑邑,刺足厥阴。

  足厥阴脉环阴器,抵少腹,故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癃,淋也,小便不利如淋也。其脉属肝络胆,胆为足厥阴腑,故胆伤,恐惧气不足,肠中邑邑也。可刺足厥阴五输、中封等穴也。

  平按:“非癃已”《素问》、《甲乙》作“非癃也”,巢氏作“非癃状也”。“数小便意”《素问》作“数便意”,新校正云:“《甲乙》数便意三字,作数噫二字。”“邑邑”,《素问》、《甲乙》、巢氏并作“悒悒”。

  肺疟者,令人心寒,寒甚热间,喜喜惊如有见者,刺手太阴、阳明。

  以上言经病为疟,以下言脏病疟。肺以逼心,故肺病心寒喜惊,妄有所见。宜取肺之脏腑表里之脉也。

  平按:“喜惊如有见者”《素问》、《甲乙》作“善惊如有所见者”,巢氏作“如是有见者”。

  心疟者,令人烦心,甚欲得清水及寒多,寒不甚,热甚,刺手少阴。

  心中烦热,故欲得冷水及欲得寒。以其是阳,得寒发热,故使得寒多也,其寒不甚,其热甚也。心经手少阴受病,遂令心烦,非心受病。人心有神,不可多受邪气,非脉不受邪也,故令烦心。疗在手少阴少海之穴也。

  平按:“及寒多,寒不甚,热甚”《素问》作“反寒多,不甚热”六字,新校正云:“《太素》云:欲得清水及寒多,寒不甚,热甚。”与此同。《甲乙》作“寒多,不甚热”,巢氏作“乃寒多,寒不甚热”。

  肝疟,令人色仓仓然,太息,其状若死者,刺足厥阴见血。

  肝疟病甚则正色见,故仓仓然也。仓,青也。病甚气奔,故太息出之。可取肝之经络,见血得愈也。

  平按:“仓仓”《素问》、《甲乙》、巢氏均作“苍苍”。《甲乙》无“太息”二字。

  脾疟,令人疾寒,腹中痛,热则肠中鸣,已汗出,刺足太阴。

  脾脉足太阴脉属脾络胃连肠,以谷气盛,故寒疾腹痛肠鸣。可取脾之经脉大都、公孙、商邱等穴也。

  平按:《素问》无“疾”字,《甲乙》作“病”字。

  肾疟,令人洒洒,腰脊痛宛转,大便难,目询询然,手足寒,刺足太阳、少阴。

  询,请也,谓有询请,举目求之。询询,举目视专也。洒,音洗,谓恶寒也。肾脉贯脊属肾络膀胱,故腰脊痛宛转,大便难也。其脉从肾上贯肝膈,肝脉入目,故询询然。又或为眩,肾腑膀胱足太阳脉起目内眦,故令目眩也。足少阴、太阳上连手之少阴、太阳,故手足寒也。取此肾之脏腑二脉也。

  平按:“洒洒”下,《素问》有“然”字,《甲乙》作“凄凄然”。“目询询然”《素问》、《甲乙》作“目眴眴然”,巢氏作“目眩眴眴然”。

  胃疟,令人疸病也,喜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刺足阳明、太阴横脉出血。

  疸,音旦,内热病也。胃受饮食,饮食非理,致有寒热,故胃有疟也。胃脉足阳明属胃络脾,故胃中热,喜饥不能食,腹□满也。足阳明大络,即大横脉也。

  平按:“疸病”《素问》、《甲乙》、巢氏均作“且病”,新校正云:“《太素》且病作疸病。”《素问》“喜”作“善”,《甲乙》作“寒善”。

  疟以发,身方热,刺跗上动脉,开其空立寒。

  以前诸疟中,温疟将欲热时,可刺足跗上动脉。动脉即冲脉,为五脏六腑之海,故刺之以疗十二疟也。开空者,摇大其穴,热去立寒也。或寒衰方热也。

  平按:“空”下,《素问》有“出其血”三字,《甲乙》有“出血”二字。

  疟方欲寒,刺手阳明、太阴,足阳明、太阴。

  以前诸疟之中,寒疟可刺手足阳明、太阴。手阳明脉商阳、三间、合谷、阳溪、偏历、温溜、五里等,足阳明神庭、开明、天枢、解溪、冲阳、陷谷、厉兑等,手太阴列缺、太泉、少商,足太阴大都、公孙、商丘等穴。或热衰方寒也。

  平按:“诸疟”上,《素问》有“疟脉满大”至“则失时也”八十九字,本书在第三十卷《刺疟节度篇》,新校正云:“详自疟脉满大至则失时也,全元起本在第四卷中,王氏移续于此。”本书无此八十九字,则《素问》为王氏所移益信。

  诸疟而脉不见者,刺十指间见血,血去必已,先视身之热赤如小豆者尽取之。

  十二种疟各有络脉见者,依刺去之。若络不见,足阴阳脉,刺足十指间,手阴阳脉不见,刺手十指间,皆出血必已。又诸疟将衰,身上有如赤小豆结起者,皆刺去之也。

  平按:《甲乙》“而脉不见”,“而”作“如”。“赤”上,《素问》、《甲乙》无“热”字。

  十二疟者,其发各不同时,察其病形,以知其何脉之病也。先其病发时如食顷而刺之,

  此言通疗十二种疟,并于疟未发先一食之顷,刺之必已。

  一刺则衰,二刺则知,三刺则已;

  一刺病衰,病人未觉有愈;二刺知愈,其病未尽;三刺病气都尽也。

  不已,刺舌下两脉出血;不已,刺郄①中盛经出血;有刺项以下侠脊者,必已。舌下两脉者,廉泉也。

  如前刺之不已,可变法刺,凡有三刺:一刺舌下足少阴脉、任脉廉泉之穴;二刺腘内委中,检无郗中,或可刺于腘内郗穴委中之中,足太阳盛经出血;三刺项下侠脊足太阳大杼、譩譆等穴。

  平按:《素问》、《甲乙》“有刺项以下”作“又刺项已下”。注“腘内郗穴”,“内”字袁刻作“中”。

  ①“郄”,萧本原作“郗”。今据仁和寺本改。

  刺疟者,必先问其病之所先发者,先刺之。

  先问者,问其疟发之先,欲疗其始,问而知之也。

  平按:“必先问”,“先”字袁刻脱。

  头先痛及重,先刺头上,

  先取督脉神庭、上星、囟会、百会等穴。

  及两颌两眉间出血。

  两颌眉间取络出血。

  平按:“两颌”《素问》、《甲乙》均作“两额”。

  先项背痛者,先刺之。

  先起项及背者,先刺项及背疗疟之处也。

  先腰脊痛者,刺郄②中出血。

  刺委中之郄也。

  ②“郄”,萧本原作“郗”。今据仁和寺本改。

  先手臂痛者,先刺阴阳十指间。

  手表里阴阳之脉,十指之间也。

  平按:《素问》、《甲乙》“阴阳十指间”作“手少阴、阳明十指间”,新校正云:“别本作手阴阳,全本亦作手阴阳。”

  先足胻痠痛者,先刺足阳明十指间出血。

  足阳明为三阳之长,故刺足十指间出血,皆称足阳明也。

  平按:《素问》、《甲乙》“胻”作“胫”。

  风疟之发,则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输之血。

  此风疟状也。风疟候手足三阳经之背输,有疟于穴处取之。

  平按:“之发”《素问》作“疟发”。《甲乙》“三阳”上有“足”字。

  胻痠痛甚,按之不可,名曰胕髓,以鑱,鑱绝骨出其血,立已。身体小痛,刺之诸阴之井,毋出血,间日一刺。

  人足胻痠痛,按之不可,名曰胕髓之病。可以鑱,鑱出血也。五脏诸阴之井起于木,宜取勿出血也。有本“髓”为“体”。

  平按:“胕髓”下,《素问》有“病”字,《甲乙》作“肘髓病”。“以鑱,鑱绝骨”《素问》、《甲乙》作“以鑱针针绝骨”。《素问》“刺之”,“之”字作“至阴”二字。

(0)

相关推荐

  • 自我康疗33: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

    自我康疗33:解读<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 是从整体看局部细节,还是从局部细节看整体,这是人们观察周围事物完全相反的思维模式.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就是因为各人观 ...

  • 《五行精纪》卷第二十五:论三刑、六害、空亡

    论三刑 刑有四种: 一曰无礼刑,子刑卯,卯复刑子.盖子为生阳晶,卯为日门,阳者,君也,夫也,势不两立.又子者,水也,卯者,木也,有子母之道,因两阳之竞不恤,所以相生递相刑害.故曰无礼刑.生旺主人威肃, ...

  • 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五

    续资治通鉴--卷第二十五 卷第二十五 [宋纪二十五] 起阏逢执徐十一月,尽旃蒙大荒落十二月,凡一年有奇. ○真宗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景德元年(辽统和二十二年) 十一月,乙卯,遣使安抚河 ...

  • 太平廣記卷第二十五 神仙二十五

    采药民 元柳二公 采药民 唐高宗显庆中,有蜀郡青城民,不得姓名.尝采药于青城山下,遇一大薯药,劚之深数丈,其根渐大如瓮.此人劚之不已,渐深五六丈,而地陷不止,至十丈余.此人堕中,无由而出.仰视穴口,大 ...

  • 鸡峰普济方[卷第二十五] 丹诀

    伏火朱砂丹     龙胆草五倍子黄连草乌头(各一两)辰砂(四两成颗块者)上为粗末以米醋调得所入合子以赤石脂固口缝盐泥固济浓一大指许略晒不候干先以灰洒水拌自顶饮下     伏火朱砂丹     朱砂不以多 ...

  • 容齋五筆卷第二(十五則)

    二叔不咸 左氏傳載富辰之言曰:「昔周公弔二叔之不咸,故封建親戚,以藩屏周.」士大夫多以二叔為管.蔡.案蔡仲之命云:「羣叔流言,乃致辟管叔於商,囚蔡叔,降霍叔為庶人.」蓋三叔也.杜預注以為周公傷夏.殷之 ...

  • 宋大诏令集卷第二十五

    皇太子 奏请批答 天禧二年宰臣向敏中等请建储第一表批答 省表具之.朕以崇建储闱.具存方册.我国家接九皇之洪绪.席二圣之永图.卜世绵长.累功深厚.恢复疆宇.混并寰区.肄予纂承.驯致熙盛.奉顾怀之宝命.毕 ...

  • 中华诗词大讲堂||​​第二十五卷:七排半命题《…咏…》作品雅辑

    中华诗词大讲堂 第二十五卷 七排半命题<-咏-> 作品雅辑 指导老师:刘涛(犁夫) 收集编辑:高雅芳(芳草) 七排.咏松 文/刘涛(犁夫) 历尽艰辛皮褶皱,扎根石缝破崖中. 身随斗转颜相似 ...

  • 资治通鉴第二十五卷

    汉纪十七 中宗孝宣帝上之下地节三年(甲寅.前67) 汉纪十七 汉宣帝地节三年(甲寅,公元前67年) [1]春,三月,诏曰:"盖闻有功不赏,有罪不诛,虽唐.虞不能化天下.今胶东相王成,劳来不怠 ...

  • 『詩詞人生』鬱盦詩草【第二十五卷】

    作者簡介 姚珈, 字子善,號鬱庵,鬱盫.一半山人,駱越堂主人,畱社創始人.1965年大年初一生,杭州人,以收藏靑銅兵器等著名.駱越文化研究會顧問,浙江省收藏協會冷兵器委員會主任.         鬱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