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孩子背诵《三字经》违规”,是对“去小学化”的一种误读

【家教智慧 第810期】

一个人的成长有不同的阶段,成年之前,从小到大依次可分为婴儿、幼儿、儿童、少年、青年。每个时期,其身心发展都有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特别是婴幼儿阶段,他们的大脑正处于飞速发育阶段,对世界的认知刚刚开始,对世间万物都充满了好奇,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问,把什么都想塞进自己的大脑中去。这个时候,我们的教育要顺势而为,尽可能地让他们学、多学。

但是我们也要知道,小孩子的大脑和他们的肠胃一样,是柔弱的,纤细的,因而,他们的学习,也就像他们不能和成人吃饭一样,让他们学“成人的知识”,否则,就会消化不良,会败坏了他们学习的胃口,拔苗不能助长。

因此,幼儿园小孩子的学习,应是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尊重和保护儿童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让他们顺其自然地进行学习,扎实好人生的起跑线,任何的“抢跑”行为都可能导致他们的大脑的过早地“固化”“僵化”,使去后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近年来,不少幼儿园打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进行“小学化”教学,忽悠着不少家长趋之若鹜,而实际上,“小学化”严重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幼儿后续学习和身心成长都危害极大。

近日,为贯彻落实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大排查大整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继续在全省深入开展幼儿园“小学化”大排查大整改工作,并公布了幼儿园“小学化”负面清单,让孩子学拼音、强识字、超标算数,强学英语等都被列入整改范围,值得关注的是,“让幼儿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也均属于教学方式违规。对此有不少人提出异议。

记忆是人脑的本能,是知识储存的最基本方式,是人思维创新的基础,没有记忆,人也就无所谓思维和创新。记忆的知识越多越牢,人就越能创新。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因而,背诵是学好知识的最好方式之一。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典故,以及典故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三字经》在格式上,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在内容上,浅显易懂,顺口易记一直是我国传统的少儿启蒙教材之一,自古以来就有“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的说法。

幼儿园孩子,正是大脑记忆大门打开之时,让孩子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对让他们掌握背诵——这一学习最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背诵学习习惯,训练强化他们的记忆能力大有裨益。

但是,大家一定要分清,山东省教育厅公布的幼儿园“小学化”负面清单中的不让背诵《三字经》《弟子规》等,是说,不能“用机械背诵、记忆、抄写、计算等方式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而对于采取寓教于乐方式,让孩子在轻松的游戏和快乐中背诵记忆一些国学经典,还是可以的!并且应当是鼓励的!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