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 国画辑录欣赏
说到国画,有很多的类别,如以山水著称的张大千,动物画中以虾著称的齐白石还有就是擅于画马的徐悲鸿等等。徐悲鸿的中国画创作实践,除了画马,还包括了人物、动物花鸟、风景(山水)等各个方面。徐悲鸿的写意国画,往往可见工笔功底,不仅写意,而且写实。在粗狂中有细腻之感,在写意中不乏生命之真。
徐悲鸿(1895-1953年),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徐悲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徐悲鸿被尊称为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奠基者,他主张发展“传统中国画”的改良,立足中国现代写实主义美术,提出了近代国画之颓废背景下的《中国画改良论》。
他将西方素描注重比例、透视、解剖等融入到中国传统的“笔墨”语言当中,融入中国传统的“线"造型之中,从而与传统文人画追求的“似与不似之间”、“离形得似”的理想对立。在徐悲鸿的中国画作品中,他自始自终都把人物画创作作为主要方面。徐悲鸿曾在《复兴中国艺术运动》中强调过: “吾人努力之目的,第一以人为主体,尽量以人的活动为题材,而不分新旧。”
他始终坚持着“艺术为人生”的理想追求。其中,以古代历史题材中体现侠义精神的人物画成就最高,另外,尽管徐悲鸿现实题材的人物画创作的数量并不多,却体现出画家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祖国命运的关怀。徐悲鸿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动物花鸟画,这些作品把中国绘画借物寄情,托物抒怀的手法发挥到了极致。
虽然徐悲鸿提倡宋代院体画,但他的动物花鸟画,并不完全用工笔表现,基本是工写结合。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徐悲鸿早年创作的马也采用过工整的明暗光影画法,但到30年代以后,他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中西融合"的水墨大写意风格,独创一格,栩栩如生,同时寓意深刻,倾注了画家强烈的思想感情。
至于徐悲鸿的山水(风景)画创作实践,就相对较少。徐悲鸿倡导山水画的写实主义,具体实践是吸收西方水彩画的方法,更多的时候是“以墨当色”,他强调直接对大自然的写生,强调所画山水应体现当地的地貌特征,他的山水更像是写实的“彩墨风景画"。
1953年9月26日,徐悲鸿因脑溢血病逝,享年58岁。
按照徐悲鸿的遗愿,夫人廖静文女士将他的作品1200余件,他一生节衣缩食收藏的唐、宋、元、明、清及近代著名书画家的作品1200余件,图书、画册、碑帖等1万余件, 全部捐献给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