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迁徙动物的冠军
文/张国雄
驯鹿有一个美得让人着迷的模样。无论雌雄都长有鹿角,如树干的分枝,又似带在头顶的花冠。它们的毛色有褐色、白色、灰白和杂色。杂色的驯鹿,花白相间,白斑往往出现在腹部、颈部和蹄子以上的部位。它们的毛发,黑而发亮。剑眉下,是一双显得锐利的眼睛。与桃红色嘴唇,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它们,轮廓分明而体型修长,浑身散发着一股冷傲,和孑然独立的孤清。它们的魔力,并不仅仅在那张令人痴醉的脸庞,还有显得高大的身躯、健壮的胸肌和结实的双腿。这些驯鹿,蹄子宽大、尾巴极短、嗓音低沉,整个身体,都透出一股阳刚的气质。
漂亮的驯鹿,在寒温带针叶林中生息,以石蕊为主食,也吃蘑菇、问荆及木本植物的嫩枝叶。驯鹿的中文名,颇有一些名不符实,因为驯鹿,并不靠人工驯养繁衍。就历史而言,约在 200多万年以前,地质上称之为“更新世后期”,鹿类与人类的关系就非常密切。它们分布于欧亚大陆、北美及西伯利亚南部。中国的驯鹿,则分布在大兴安岭的西北坡,如今,仅在内蒙古额尔古纳左旗境内,尚有少量由人工饲养。驯鹿曾是人类主要的食物之一,这一状况,大致维持了数千年之久。所以,人类的祖先,总是将驯鹿视为圣兽,赋予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和传说。西方国家也是如此,他们让驯鹿给圣诞老人拉车,给孩子们送去新年的礼物。
驯鹿的家,山峦叠嶂,林海无边,在湛蓝的天幕下显得肃穆。一望无际的草原,美无处不在,随时会为你带来惊喜。傍晚,幼小的驯鹿静静地依偎在父母身边,似乎在听妈妈讲那遥远的故事。但春天一到,小家伙们,就要开始撒腿狂奔,离开赖以越冬的森林和草原,沿着几百年不变的路线,往北进发。
作为迁徙动物的冠军,驯鹿每年,都会展示一次长途跋涉的壮举。整个行程达好几百公里。大迁移那天,数万只驯鹿会聚集在一起,由雌鹿领头,分成大小不同的群体。少,有数百上千;多,则成千上万。秩序井然,日夜兼程。过程中,它们会脱下一身绒毛,并以此作为后序队伍前行的路牌。旅途漫漫的长途跋涉,驯鹿并不急着赶路,总是边走边吃地行进。但有时,也会遇上狼群的骚扰。此刻的驯鹿会一阵猛跑。大地震动、尘土飞扬,草原的宁静被奔腾声划破,沉寂的野地,仅只瞬间,就展开了一场生命的角逐。
幼小的驯鹿,生长的速度难以想象。它们的母亲在冬季受孕,又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中产崽。幼鹿产下仅两三天时间,就又随着母鹿迁徙。一周之后,便能欢快而矫健地奔跑。时速,可达48公里左右。这也是缘自生存的需要,或者说是逼出来的。大自然中,饥饿的狼群、贪婪的猎户,都是它们生命的天敌,只有摆脱死亡的威胁,这些驯鹿们,才能看到次日地平线升起的太阳。
动物迁徒是在漫长的岁月中,为适应环境,逐渐演化而来的结果。而且,这种移动的记忆,可能还会遗传给后代,变成与生俱来的本能。对动物来说,最重要且最基本的,是寻找食物以维持生存并延续后代。因此,自然而然,就会发生为了觅食和寻找繁殖的场所迁徙的情形。当然,有不少动物都毋需跋涉,很能适应栖息之地。譬如麻雀、乌鸦等,皆为人们熟知的留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