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农的文学梦:龙从志与《龙二弯刀》
龙从志与《龙二弯刀》
蒙鹏
姓龙,名从志。稍稍懂得点取名规则的人都知道,“从”是字辈排行,“志”才是名。妻子说:“一听名字一定是个老者!”妻子真神,未卜先知。龙从志的确是个老者,还八十多岁了。这名字起得普通。不过人如其名,龙从志从志了。从何志?从文学之志。他用二十年心血写就的长篇小说《龙二弯刀》出版了。当县文联的同志把出版的小说送到他家里时,他第一时间把这一喜讯告诉了我。我真心为他高兴。
与龙老的相识完全是个偶然。2015年1月7日那天下午,我去单位楼下的文印店复印资料。进店就看到一位老人,六十多岁的样子,脸上挂着微笑,显得和蔼,憨厚。老板娘忙着整理一沓书稿,用夹子夹好了,交给老人。正在这时,我看到电脑桌面上有个名叫《龙二弯刀》的文档。心生好奇。打开一看,是一个小说的章目,对称,整齐,颇有点章回体小说的味道。
我突然想到,刚才老板娘拿给老人的是不是小说的书稿。我问老人:“老人家,刚才拿到书包里的是不是小说的书稿?”老人怯怯的说:“是!”显得害羞,腼腆,兴奋。“你写的吗?”老人欲言又止,最后说:“是!”“写了几年了?”“写了十多年了,改了三次,写了四十回,还没写完。”老板娘插了一句:“老人家今年高寿?”“八十了!”我和老板娘都感到很惊讶。不像啊!心中一股敬畏之情油然而生。
征得老人同意,我翻看了书稿。从序言里知道,小说以嘉庆年间活动在今纳雍董地一带的龙二弯刀行侠仗义、惩恶扬善的故事为原型进行创作。这个故事流传于纳雍、大方、织金、普定、安顺等地。正当我看得起劲,老板娘提醒我,老人家还要赶路。我一看手机,快六点了,便把书稿交给老人。我问老人家住何处,老人说:“董地街上。”我问老人怎么称呼,老人说:“龙从志。”我说:“老人,你的小说可以拿去出版!”老人无奈的说:“找不到门路,也不得钱出版。”我有心帮助老人,便和老人互留了电话。老人说要回家再次修改,改好了再回纳雍来打印,到时联系我。
老人匆匆走了。我打印好了资料,正准备离开,突然看到旁边的电脑上有一幅画,画的是一个人。我正疑惑,老板娘说:“这就是龙二弯刀。”我仔细端详着这幅画。龙二弯刀手握十字型的弯刀,头发竖着,跨步如飞。几笔白描,龙二弯刀的形象跃然纸上。我问:“这是你帮忙设计的吗?”老板娘说:“老人画的,我扫描的!”我心里更加钦佩老人。后来小说出版,这幅画还做了封面。
回到家里,我还在想着打印店里的情形。怎么帮助老人呢?我想不出一个很好的办法。突然,我想到了媒体的力量。如果老人的事迹媒体报道的话,说不定有人愿意帮助。我想到了新闻中心的周老师,我把老人的事迹编了短信发给周老师。几天后,龙老来电,说是周老师去采访过他了。1月26日,龙老的事迹见报后,迅速被多家媒体转载。
此后,我便和龙老经常电话联系,聊聊近况,谈谈小说。每次来县城,龙老都会打电话给我。因俗务缠身,很少与龙老会面。龙老多次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因囿于俗务,未能成行。每次和老人通电话,老人都免不了要说感谢我的话。说是没有我,他还在家和县城之间不停的奔波,不停的修改小说。还说假如将来小说出版,要在书里感谢我。龙老每每言及感谢之事,我都推辞,也倍感惭愧。于我,这件事不值得一提,纯是举手之劳。但龙老看来,可能是柳暗花明。我知道,媒体关注是一回事,出版却是另外一回事。我怕龙老的希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落空。
慢慢地,我也知道龙老写作《龙二弯刀》的一些前前后后。小时候,龙老就听大人们讲述龙二弯刀的故事。上初中时,龙老就有了记录龙二弯刀传奇故事的想法。但因文字功底不行,暂时放下了。后来,老人不断读书,读《三国演义》《水浒传》《隋唐演义》《说岳全传》……大量阅读经典章回体小说,积淀了龙老的文学素养,为《龙二弯刀》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1993年,龙老开始创作《龙二弯刀》。这一年,龙老58岁。写了一段时间后,觉得写不好,放弃了,1995年又重写。谈及写作的初衷,龙老说一是兴趣,二是感动,三是责任。对文学的兴趣,对龙二弯刀的事迹的感动,有责任把先辈的事迹记录下来。
在写作过程中,龙老遇到不少拦路虎。遇到不会写的字,龙老就查字典。为此,字典被翻得破烂不堪。标点符号可是个难题。龙老学着读过的小说老来标标点符号。“如果用错了的,也只有日后请出版社编辑修改了!”龙老无奈的说。龙老的家人都支持他写书。唯独大儿媳不理解,曾说要把他的书稿烧了。龙老急了,“这是我一生的心血,谁敢毁了跟谁拼命!”
龙老整天沉浸在小说的构思中,仿佛着了魔。坐着想,站着想,躺着想,睡着想,闲着想,干活也想,满脑子想的都是小说的构思。夜深人静了,只有他家二楼的灯还亮着。想累了,就在床上靠一会儿。想出思路来,写下了,脑子才停下来,才能安心入睡。看着龙老冥思苦想,劳苦伤神,老伴看在眼里,疼在心上,默默的支持着龙老的创作。
龙老虽然八十多岁了,但身体还好。和很多普通农民一样,平时种种地。和普通农民不一样的,是龙老写了二十多万字的小说。赶场天,龙老还摆个摊摊,给人理发。老人说,给人理发,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聊天。接触了更多的人,也了解更多的故事,激发创作的灵感,有点像蒲松龄摆茶摊收集故事。当然,他也给人们讲解龙二弯刀的故事。
为了更好的写好小说,龙老并不满足于在书斋里构思。他多方请教熟悉龙二弯刀故事的人,全面了解龙二弯刀的传奇人生,力求人物性格更加的丰满。同时,他还走遍了龙二弯刀活动过的地方,拾取龙二弯刀留下的痕迹,考察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丰富了小说的内涵。
小说写到一半,老龙跟着打工的儿子去了广东,也把小说带到广东去写。回来的路上,行李在毕节被盗,半部手稿也丢了。那段时间,龙老茶饭不思,痛心疾首。龙老没有被困难打倒,很快调整好了心态,从头开始写。这一次挫折,让小说的完成推迟了几年。
几年前,小说写作差不多了,龙老在董地街上找人用电脑打印出来。因是熟人,龙老给钱也不要,但几年了还是没有打印出来。龙老无奈,2014年底,带着书稿来到县城,寻找印刷厂或报社。问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些单位。伤心的龙老找了家打印店,将稿子打印出来。写一点,打印一点,来回奔波。全部写好后,装订成书。在这家店里,龙老遇到了我,也开始了我们的友谊。
2015年10月8日下午,龙老给我打电话,说是又写了两回,共计四十二回,并对书稿进行了全面的修改。龙老还告诉我一个喜讯,说是昨天市文联给他打电话,有意出版他的小说,要他尽快将小说修改好,寄给市文联看看。我真心为他高兴。他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此后,龙老的电话打不通,我们的联系暂时中断。直到2016年5月中旬,我去县文联领取稿费,在办公室看到《龙二弯刀》,是本样书。张主席告诉我:“《龙儿弯刀》样稿已校对完毕,估计六月能正式出版!当初没有选上这部小说的,是徐源的大力推荐,才最终得以出版!”我想把这个喜讯告诉龙老,但电话还是不通。
6月13日下午,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疑惑的接下了。一听,是龙老的。原来他换了号码。他高兴的告诉我:“《龙二弯刀》已出版,县文联把书送来了。”第二天一早,我就去县文联领取《龙二弯刀》。张主席说:“小说昨天刚运到的!龙老托我们送一本给你,但不知道怎么联系你。现在好了!”
拿到小说,我就迫不及待的阅读起来。因为俗务缠身,只能抽闲等空阅读。锱铢积累,花了一个星期,才把小说读完。全书基本形成了章回体武侠小说的体系,动作描写精彩,人物性格鲜明,可读性强。只是在有些地方裁剪不够精当,行文也不够流畅。
《龙二弯刀》的写作耗尽了老人的心血。谈及以后的打算,龙老说:“我不会停下来。长篇不写了。把《龙二弯刀》再次进行完善,同时写些小故事。”愿龙老的文学之路越走越宽。